汽車尾標吹牛那回事

一輛汽車,除了車頭,就車屁股最引人矚目,除了車標,尾標也被視為車輛的獨特信息。

汽車尾標吹牛那回事

早先,汽車的尾標都很老實,一般都是註明車輛的排量、發動機缸數等。比如,尾標2.0,就是2.0排量的;1.6就是1.6排量的。T5就是5缸,T6就是6缸。V6就是發動機V型佈局6缸。W12就牛了,是W佈局12缸。

另外也有一些汽車比較個性。比如寶馬320,就是3系2.0排量,325就是3系2.5排量。奔馳C200就是C級2.0排量。最有個性的莫過於日產天籟了,尾標是250,意思是2.5排量。這車一直賣不出去,日本人琢磨了好久,終於開竅。250是罵人的啊!馬上改成了2.5。不過2.0排量的天籟,還是200。

但是後來,大家都不守規矩了。始作俑者第一個就是大眾。話說歐洲市場,環保規則加重,大眾第一個上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一開始老老實實,1.8T就標1.8T。大家應該在老帕薩特上見過不少。後來大眾琢磨著,怎麼樣才能標新立異呢?於是在尾標上懂腦筋了,TSI上。一個字母紅是1.4T、兩個是1.8T、3個是2.0T。

這還行,寶馬也上渦輪增壓了,主打2.0T,調成多種功率,都是2.0,難道都標320?不行。寶馬琢磨著,不如按照功率來。184功率的,就標318?不行不行,弱爆了,往大的標。於是184馬力的變成了320。241馬力325?不行,牛皮吹大點,至少328。

奧迪一看寶馬吹得這麼厲害,著急啊!德國人就是奸猾,腦子一轉,想了一個複雜的點子。反正就是加速度與重力加速度的比值再乘以係數。於是,奧迪1.8T的變成了40T。2.0T的變成了45T。看上去好牛逼啊!彷彿40T是4.0排量一樣。

汽車尾標吹牛那回事

其他車子看得都眼紅,大家爭相吹牛。比如奔馳C200,就是2.0T,184馬力的。241馬力的本來應該是C250,但是德國人一琢磨,250是罵人的,乾脆再吹點牛,C260。

凱迪拉克老實點,25T就是240多馬力的。28T就是270多馬力的。沃爾沃一看,乾脆也玩這出,T4是180多馬力的,T5是240多馬力的。

大眾急了,老子是始作俑者,怎麼能夠落後呢?馬力已經被人玩爛了,老子乾脆上扭矩,對,扭矩!230就是1.4T低功率的扭矩,280是1.4T高功率的扭矩。320是2.0T低功率的扭矩,380則是2.0T高功率的扭矩。

大家在尾標上的牛皮越吹越大,特別是奔馳寶馬,更是登峰造極。奔馳把1.5T,加了48V混動的,硬是吹到了C260,也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花40萬買個1.5T。寶馬急了,乾脆升級。比如原先184馬力的320,升級到了325。241馬力的328,升級到330。跟我鬥,論尾標吹牛,寶馬說第一誰敢說第二?

說起來,這點還是日系老實點。ES200就是2.0排量,250是2.5排量——不對,日本人的腦子還沒有轉過彎來。不過300開始吹牛了,其實是2.5+混動罷了。

喜歡這篇文章就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