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要學會“絕招”,個個很管用

文 | 群美育兒

當孩子長到三歲左右時,就需要將他們送到幼兒園。可千萬不能小瞧幼兒園的作用,這是他們接觸學習和集體生活的第1步,對他們日後的成長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不過看到原本偎依在自己臂彎的寶寶,突然離開自己到了陌生的環境,很多父母都會擔心,怕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或者過得不開心。雖然能夠看監控,但畢竟操作起來比較麻煩。其實有很多辦法比監控還有用,家長需要好好學一學。

要是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要學會“絕招”,個個很管用

主動跟幼兒園的老師或者孩子的同學詢問。想要掌握孩子在幼兒園的第1手資料,最有效也是最直觀的辦法,就是向老師和孩子的同學詢問。詢問也是講究技巧的,如果是詢問孩子的同學,需要選擇在放學的時候,在一起回家的路上,放低自己的身段,跟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好比問一問他們,學校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趣事,誰又受到了表揚,今天學習了哪些知識等等。

要是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要學會“絕招”,個個很管用

孩子天真無邪,一旦聊到感興趣的話題後,就會竹筒倒豆子,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如果是跟老師進行詢問,需要注意的問題更多。老師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重,白天幾十個孩子圍著他們,肯定已經筋疲力盡,如果家長沒有掌握好尺度,逼著老師問這問那,老師肯定會不耐煩,甚至還會覺得討厭。要是孩子沒有出現異常情緒,儘量不要找老師詢問。

要是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要學會“絕招”,個個很管用

跟其他家長進行溝通。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孩子們通常會在一起玩耍,此刻需要跟其他家長多溝通。要是方便的話,彼此可以留下電話或者微信,以便於日後的交流。有一些家長掌握育兒經驗,跟自己的孩子關係特別好,孩子對其無話不說。要是發現自家的寶寶不對勁,而又不肯向自己傾訴,就可以找到其他的家長,通過一番旁敲側擊,搞明白到底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不過這也要講究尺度,畢竟彼此關係不熟,不能夠過於頻繁,容易造成對方的不滿。

平時要多注意觀察自己的孩子。有的孩子性格內向,再加上表達能力較差,因此很多事情不願意或者不敢跟家長表達,因此家長要學會觀察。這種觀察分兩個方面,其一是在家中觀察,孩子下學回家之後,家長要多留點兒心,看看他們的精神狀態是否正常,言行舉止是否得體。

要是擔心寶寶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要學會“絕招”,個個很管用

舉例來說,要是孩子偷偷哭泣,或者變得沉默寡言,甚至不愛吃飯,晚上睡覺做噩夢,則很可能是在幼兒園受到了別人欺負,也有可能是自己闖禍讓老師批評。此時家長不要急躁,要多方面、多角度瞭解事情的原委,然後再採取辦法解決。其二是在學校觀察,去接孩子放學時,或者參加親子互動時,家長可以仔細看看孩子的表現,要是孩子表現得十分活潑,跟其他人有說有笑,說明孩子一切正常,家長就完全可以放下心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進入幼兒園後,孩子也相當於步入了社會,父母必須時刻謹慎,瞭解孩子的一舉一動和內心想法,並給予他們足夠的呵護與關心,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