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25公里的新国标电动车,车身不超55公斤,你会买吗?

天天21842


老国标电动自行车的标准是依据最早的自行车样式来制定,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电动自行车有了质的飞跃,一是样式多样化,二是功能多样化,记得最早的电动自行车是成都倍特生产的,那是一款纯自行车样式的电动自行车,电机在座椅的后面,后轮的上方,电机带动滚动轮和轮胎表面摩擦产生动力,由于车子重量基本都在车子后方,骑行稳定性非常差,慢慢电动车有了改进,由36伏的有刷电机慢慢升级成无刷电机,36伏乃至48伏的电动自行车动力较差,骑骑平路还可以,稍遇上坡就无力了,很多坡道得下车推行!

为了改善电动车的骑行能力,很多厂家逐优化电动车的配置,慢慢把电瓶电压升到60伏乃至72或甚至出现了更高电压的电动自行车,为了满足人们的续航里程需求,电池容量也在逐渐加大,由最早的12安时慢慢提升到20安时、32安时、甚至还有更大容量的电池出现,由于老国标完全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骑行需求,无奈,大多数人只有买超标电动车,这个需求市场是非常之大,由于人们对超标车的刚性需求,管理慢慢就跟不上了,导致超标车越做越大,车身过重,速度过快。

今年的4月15号电动自行车的新国标出来了,这一出来引起了骑电动车的人的强烈反感,为什么新国标比老国标有了指标上的提升(也就是放宽了一些指标),大家还不满意呢?这是因为现在的踏板电动自行车如果满足60伏32安时的指标要求(车子有保险杠,反光镜,转弯灯等安全措施,多数人的正常骑行需求,上坡和基本的续航能够满足)车身重量一般都要达到180斤以上!而新国标的整车重量不超过55公斤,完全不能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骑行需求!

现在的城市范围逐渐扩大,人们的需求不再是多年前的近距离出行,很多工地上上班的人往返几十公里,现在的国标车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你让他扛着工具坐地铁、坐公交?根本不现实,还有就是快递外卖行业,他们骑的国标车什么也干不了,跑着跑着没电了,而且那么小的车身也装不了什么东西……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国标不要拘谨在老式电动自行车上提升,毕竟新式电动车更优秀,如果指标靠谱,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会接受的,为什么超标车这么泛滥?就是因为国标,没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低收入人群要吃饭,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有很多人收入不高,买不起汽车,也养不起汽车,还有一部分人即使买得起汽车,也不愿意开汽车,成本高就不说了,还要限号,到处堵的一塌糊涂,办点小事停车难,稍不留神就吃罚单,所以很多人愿意骑电动车,机动灵活,方便停车,成本也不高。

建议专家到街上多走走,多看看,找一个既安全,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好办法,现在把超过55公斤的电动自行车都弄成轻便电动摩托车,或是摩托车,这样就解决问题了吗?明显这是给骑超标的车人出了一道难题,让这些人知难而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骑行速度三四十公里的电动车骑机动车道的话,会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开车的人也不愿意这么干,骑车的人更不愿意这么干。

由于机动车保有数量暴增,满大街都停着车,非机动车道上,人行道上,乃至部分机动车道上都停有很多机动车,有些电动车也是无路可走,所以侵走机动车道,不是骑非机动车的人有意违章,有些时候也是不得已,就像有些人行道已经很窄了,还有地铁站出口,还有行道树,有些商家还摆了货物,你让那些骑电动车的人怎么走?还有就是新国标没有后视镜,转弯灯强行指标要求,很不合理,也不安全,反而大家不需要做脚蹬子专家却很钟爱!不合理的就要大胆改进。

建议有关部门认真考虑,不要一堵了之,一刀切是不可行的!合理引导,避免整车重量过重、电池电压过高、危及行人安全的电动车出现。尽量保证非机动车道的畅通,速度和重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大家是绝对会支持的,也会遵守法律法规的。

把国标制定的合理靠谱,让广大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能接受,也愿意去接受这才是合理的解决之道。


青青小草5012


对于我个人来说,不会买,因为我觉得平时骑自行车更方便。

曾经我在上大学时,我就是自行车运动员,所以现在上班一般骑山地车,从家到单位有14公里多,一般骑行速度在30左右,远超电动车的最高速度。加上路上其他各种时间,差不多35分钟。

以前也想到过买电动车,但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充电都不方便,而且遇到堵车时也没有自行车灵活,我的山地车只有13kg,上天桥搬上去也很方便。



牛仔交通旅游


新国标下,电动车自行车是为概念而生,不符合实际需求。骑惯了电摩车,电动自行车真的受不了!

从脚踏实用性来看,买电动车就是因为可以省力、速度快才选择它,你给我装上我也不会踩,就是一个摆设罢了。久而久之,脚踏转圈圈还碍脚。


从配置来看,限速25km/h,又限电压48v,虽然续航也可以达到40-50公里,但是慢悠悠的真受不了,要满把开车了。另外,400w的电机功率上个坡都困难。

从用车需求来看,我需要能面积大一点,有时候需要拉一点东西,不用到处找车。速度有个30码左右就可以了,在至少有个40码的余量即可。


从用车体验来看,电动自行车重量轻,减震效果差,开起来不稳,舒适度差。没有储物箱,雨衣,充电器,锁头等物件不方便放置。



所以,电动自行车不是我的菜。另外我想说的是,厂家会把电动自行车尽量往标准边缘上做,尽可能接近电摩,这样的电动自行车能和自行车一样吗!踩不动,跑不起来,不能滑行,只为概念而生,活生生的一个“四不像”!


电动车维修工


新国标电动车的定性是准确的,大家可能有误解了!

2019年4月15日,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实施,引起国内很大的关注和热议。本人看了很多跟贴,评论基本是负面的,说好的不多。其实,很多人是误解了。申明一下,我本人平时主要也是靠超标电动车出行。

注意新国标电动车的标准,大家可能漏了三个字“自行车”,规定的是新国际电动“自行车”标准!

新国标电动自行车:

两个车轮、两个脚踏、一块锂电池、一个坐垫,车型在质量上(含电池)小于55kg,电池标称电压不超过48V,电机额定功率不超过400W,最高车速不超过25km/h的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是GB 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简称,只要符合这个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均为非机动车,享受以下三大优待——

第一、电动自行车的牌照均为免费安装,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不强制电动自行车的车主购买保险,更没有交强险。

第三、电动摩托车需要考驾照,而电动自行车不需要驾照!

很多人怪制定标准的专家,说专家坐四轮出行,不了解实际,不了解民间疾苦。其实专家没有错,专家这次可真是被冤枉的!

怎么说呢?

原来的违规超标电动车,时速高的可达60,如果经过改装,时速80甚至100都有,和摩托车无异,如果允许这样的电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就会造成机非不分,增加出行危险因素。

而现在,新国际出台和实行,严格区分了电动车和电动自行车,这没有什么不好。

你如果只是短途上下班,买个电动自行车就可以,安心在非机动车道上以不超过25公里的安全时速行驶,不用担心身边呼啸而过的高速电动车。

如果电动自行车不能满足你日常的上下班或者工作需求,买个电动摩托车吧!就是现在的超标电动车,不过现在要有准驾资格了,需要考个牌照,还要给车辆买购置税和交强险,遵守交规出行。

只是现在有的城市又限摩,要怪,就怪在这里了!

国家应有新法规出台,除了公交发达的少数大城市,应鼓励广大中小城市发展两轮电动车出行,而不仅是四轮电动。四轮电动汽车现在的电池技术有待提高,电动汽车也不是普遍的需求,道路也不允许。而两轮的电动车电瓶技术成熟,基本上可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了,道路通行率又高,为什么得不到鼓励呢!

 必须要说的是,中小城市指望发展公交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还是电动两轮方便实用。











东GUO先生的农庄梦想


电动车作为无污染的新能源交通工具给普通百姓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但被专家阉割的新版电动车买了用处不大,所以不会购买。根据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对照,也给那些养尊处优开惯了豪车的专家们几点建议。
一:发动机排量不能超过1.0L,油箱容量不得大于30升,不能跑得太快太远了,一来可以少一点污染,二来更安全嘛!二:在坐登下必须装上蹬踏装置,以免车没油了,可以用脚蹬踩着回家。三:必须将车顶锯掉,一来减轻重量,二来万一哪天掉到河里去了逃生快。





罗马79921843


时速25公里,重量55公斤的新国标电动车,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买的。其实95/1O0左右的人并不认可。

因为这样的电动车一句话说完;不实用。我就想不明白,专家们为什么心死在电动车的时速,大小,重量形状上,电动车违规,导致车祸,这能怨电动车吗?

应该抓住主要矛盾,骑电动车违规现象,主要去整治骑电动车的人,一切违规现象都是人造成的。

在头条上曾看过一则报道,可能有不少朋友会看到过;外国有一名司机超速行驶,在过十字路口时,被交警阻拦,司机不但不停车,还加速闯红灯,这时两名交警同时开枪,一人把车后胎打破了,另一名交警把司机打死了,车送废品厂,人送火葬厂,就这样解决了。看来外国的交规比中国严多了。

电动车闯红灯,超速,带人,逆向行驶,行机动车道…等等违规行驶,除了宣传,批评教育之外,要加大整治力度,就不说开枪把他打死,也要让违规驾驶人付出一定的代价,现在骑电动车违规了罚20元,可以提高到5O0元或上千元,甚到刑拘或判刑。这样能让违规者长长记性,以儆效尤。

如果不把骑车人整治好,就是骑上新国标电动车难道就不违规了吗?


春风化雨168609502


电动车新规出台骂声一片,很多人说时速25km难以满足代步需求,但那只是电动自行车,为什么不去购买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说白了就是想享受机动车的速度,又不想承担机动车的责任,天下哪有这么两全其美的好事?而且电动自行车的标准一直都有,只是之前没有强制执行。

电动车是民生所需,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出行问题。但很多人对于电动车的新国标骂声一片,不过是因为习惯了以前的电动车无监管状态,而这次新政给电动车增加了众多规范,让这些既得利益者浑身不自在。电动车新政的实施是大势所趋,未来低速电动车的发展肯定是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去的,又何必抵制浪潮。

我们先看一下新国标与之前的标准有什么不同。

新国标颁布以来,对电动车也做了明确的划分,将我们常见的电动车分为三类:轻便电动摩拖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均属于机动车的行列,必须要依法持照上路,此类电动车需要考驾照、办保险。

而对于电动自行车,规定时速甚至有所提高,由20km/h提高到了25km/h,电机功率由240w提高到400W,整车质量从40kg提高到了55kg,标准是有所提高的。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去年10月份发布的《中国电动车节能白皮书》显示,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2.8亿辆。电动车由于横穿马路,逆行,占用机动车道,超速行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交通事故,堪称马路杀手。2013年至2017年,我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引发火灾数目等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人说相比汽车的交通事故,电动车的事故数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汽车敢随意逆行,闯红灯,超速吗?如果没有牌照的监管,交通事故会增加多少,你们有想过吗?

我反而觉得电动车新政来的晚了一点,早就该给肆无忌惮的电动车套上缰绳了。


老司机侃侃车儿


说起新国标电动车,几乎每个人心里都是不满和抱怨,叫好的基本上没有。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话说的没毛病。当一种新鲜事物出现后,不能要求人人说好,起码支持的人更多些,才说明这是个好东西,值得我们拥有。像这种时速25公里的新国标电动车,车重不超过55公斤,我反正不会买。



不实用。现在的生活节奏那么快,大家都在赶时间,骑着这种最高时速只有25公里的电动车,慢悠悠的在路上跑,性子急的人还不得急出病来?虽说是最高时速25公里,加上负重(成年人体重50公斤+车重55公斤),真正骑起来根本就达不到25公里。那些动不动就将近二百斤的大胖子,骑这种车能不能跑起来都是个问题。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甚至还没有自行车快的电动车,试问有多少人愿意买呢?

性价比极低。你别看新国标电动车跑不快,也跑不远,但价格可比以前的电动车要贵很多。电动车贵就贵在电瓶上,新国标电动车一般配备锂电池,价格高就理所当然了。以前用2000多块就能买到不错的电动车,现在买新国标电动车起码得3000~4000左右。买东西都讲究个性价比,跑不快跑不远的新国标电动车,价格却这么高,几乎没有性价比可言,不买它不足为奇。

造型不美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买电动车就像娶老婆,咱不要求有多好看吧,起码也不能太难看了。新国标电动车最丑的地方就数脚蹬子,真不知道砖家怎么想的,非要给电动车装上这么一对脚蹬子,既不实用又不美观,还增加安全隐患。简直就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电动车并非越慢就越安全。电动车安全与否和车速快慢不成正比,虽然车速太快了不安全,但是车速太慢了就一定安全吗?记住,永远是人在骑电动车,安全不安全取决于人有没有安全意识,是不是遵守交通规则。这么简单易懂的道理,不知道砖家是真不知道,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综上所述,像这种不实用,不美观,不便宜,不一定安全的新国标电动车,你愿意花钱去买吗?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的农村日常


前些年买过一辆小电动车没骑多久就发现带个几岁的小孩连家门口那条坡路都爬不上去(山区城市,时常会有大大小小的坡路),没几个月就换了辆大点的,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超标车,接送孩子上下学、买菜、跑短途办事儿都非常方便。不像开车时常堵不说,到哪儿都得花好长时间找停车位,很是头疼。我们购买电动车就是为了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快捷,只要遵守交通规则,我觉得没任何理由去打压禁止。而新国标电动自行车根本就是倒行逆施,能有几个老百姓支持?反正我是坚决不会去买的,开车就开车,堵就堵吧,大家都一起堵!


橘子花开605


我上班的单位路程比较远,现有的电动车是去年春节前购买的,为小厂生产,按规定只能上过渡期牌照,五年后报废,不准再上路。


明摆着国标电动车带脚踏蹬不实用,而且容易碰撞驾车人的小腿骨,无奈公家嘴大,小腿拧不过大腿,反正平民百姓都得守"规矩"背动地执行,否则罚你款和没收你正规生产厂家买来的"不合格"电动车没商量。

时速25公里的新国标电动车,车身不超55公斤,为了赶时间讨生活,你有选择余地吗?几年后,我被迫必买无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