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京東怎麼了?

清明之前創始人“被離婚”風波才剛剛落下帷幕,近日又有京東內部員工在脈脈等互聯網平臺吐槽:京東取消了京東快遞員底薪,並將攬件計入績效,此外也下調了快遞員公積金繳費比例(12-7%)。

一石激起千層浪。遙想兩年前,劉強東曾經放話說,要讓京東快遞員的工資比縣長還高,並不斷在各個場合強調,“京東是全行業第一家為快遞員繳納五險一金的公司”。一時間民眾前呼後擁,身價逾500億元的京東創始人揹著76枚雞蛋讀大學的故事人盡皆知。

劉強東乘勝追擊,又喊出“2020年做國內電商第一”口號,一副捨我其誰的態勢。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4月8日,京東一日之內憑藉#京東取消快遞員底薪#,#京東淘汰三類員工#,#京東回應淘汰三度員工#,三度登陸微博熱搜榜單,一家互聯網企業如此牽動人心,實為罕見。

更為唏噓的是,距離2020年刻度表僅剩八個月的時間,曾經佔據中國電商前三極之一的京東,已經悄悄滑出了前三的席位。

01

取消快遞小哥底薪:

“我給自己發快遞刷績效”

對於取消快遞員薪酬一事,京東物流官方微博在4月7日發文回應稱:

“過去,在京東物流業務模式相對單一(主要為京東商城派單)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快遞員的基本收益,我們的主要薪酬結構設計為‘底薪+提成’的模式。但如今京東物流獨立運營之後,不僅服務京東商城自身的訂單,還有大量外部訂單業務、大客戶業務以及個人快遞的攬件業務等等,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模式,無法對績效優異的員工體現出足夠的激勵……關於降低公積金係數,則是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依法合規對員工公積金繳存比例進行調整。”

此外,京東還稱,將在部分地區試點底薪轉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業務提成,並在各區域制定了4-6個月的員工薪酬保護政策。

對於這一解釋,京東的快遞員們並不買賬。“並不是說我們就靠底薪過日子,而是原來還有千元左右的底薪,而今連這些底薪都沒有了,不知要送出多少件快遞才能把這些底薪的錢給掙回來”,有京東的快遞小哥在《投資界》頭條號的留言下哭訴道。

更有知情人士表示,為了完成平臺既定的績效,不少快遞員已經開始採用自己發件、到付、然後拒收的方式,以完成攬件量。針對此信源,不少快遞小哥紛紛在《投資界》頭條號下留言,稱有的快遞站點要求每個快遞小哥每日攬件10單,快遞小哥只能回去自己貼錢發快遞。為了搶生意,甚而搬出了“到處打游擊”的方式。


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02

別了,東哥!

一個月3位高管離職

這是一個多事之秋。

劉強東,曾經光鮮亮麗的底層民營企業家形象,早已坍塌,兄弟們一個個離去。

3月15日,京東宣佈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張晨將卸任,自6月30日起擔任集團顧問;3月19日,京東集團首席法務官(CLO)隆雨(Rain)正式辭去集團首席法務官職務,將於6月30日生效;4月4日,藍燁辭去了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職務。這已經是京東在一個月內失去的第三位CXO,如此情境,無論放在哪家互聯網公司,都是極大的損失。

至於原因,京東給出的理由都是因為個人和家庭原因。令人感慨的是,最近宣佈離職的藍燁,是京東自2012年搭建“CXO”體系以來引進的第一批職業經理人,在京東內部他一度被稱為劉強東的“心腹”。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宣佈2019年將末位淘汰10%的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根據此前媒體的報道,京東這個級別的高管預估在幾十到一百人左右。京東這場自上而下的淘汰賽來勢洶洶。


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更令人咋舌的是,近日又有京東員工在網上爆料,稱京東發佈內部郵件,要求堅決淘汰三類人:不能拼搏的人,無論業績好壞,職位高低,也不管是老員工或者管培生,不管是身體原因還是家庭原因,凡是不能拼或者拼不動的;不能幹的人,也就是績效差的人;性價比低的人,有的人降薪。這三類人都要淘汰掉或協商解決掉。

對於上述消息,京東回應稱:“脫離郵件上下文的語境和具體案例去解讀信息很容易產生片面解讀”。

至於3月下旬媒體報道的京東400人排隊離職的傳聞,京東則表示,該信息完全是謠言,有個別人員和機構有組織地將企業正常人員流動進行誇大不實的虛假傳播。

接二連三的登陸熱搜,真真假假幾許未能辨知。但京東的闢謠,顯然已喪失了大公司該有的以正視聽的功效。

03

劉強東要輸給黃崢?

京東掉隊,拼多多後來居上

在中國電商格局中,京東曾經是至關重要的一極。

不過,在2016年京東營收增速跌破50%這個重要關口之後,京東這列高速行駛的快車正慢慢減速。反而唱空京東的聲音,越來越響亮。

“2018年對我、我家人、公司都是異常艱難的一年。”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新年公開信的致辭中表示。

2018年,京東用戶人數出現“蒸發”跡象。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用戶數為3.05億,環比下跌2.8%,較二季度的3.138億下滑860萬(同期阿里增2500萬)。

需要強調的是,京東成為當前本輪中國互聯網巨頭中,首個用戶下滑的大型企業。


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雖然2018年財報發佈後,京東股價曾創近5個半月新高。但很多有心人細讀之後,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看似光鮮的數據,經不住專業人士盤一盤,其中備受關注的兩個數據指標:營收增速和年度活躍用戶數,暴露了京東的疲弱。

財報披露,2018年京東全年的營收同比增速為27.51%,從絕對增速來看是令人滿意的,但是同比增幅相比2017年度40.28%的同比增速,卻也下降了不少;不僅如此,京東2018年第4季度單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速只有22.4%,明顯低於全年的營收同比增速。事實上,自2014年以來,京東的營收一直在持續下滑。


劉強東終於對兄弟下手!曾放話快遞員工資比縣長還高!


此外,京東平臺的用戶增長面臨著較為明顯的瓶頸。截至2018年12月31日,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3.053億。相比較而言,其競爭對手淘寶和拼多多的活躍用戶數依然在快速增長。同期淘寶的年度活躍用戶數為6.36億,較上季度增長3500萬;拼多多年度活躍用戶數達到4.185億,較上季度增長3300萬。

有國際知名投行直接拋出了這樣一個結論:現階段拼多多已超過京東,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2018財年,京東年度GMV為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9.5%。據此推算,如果未來3年內拼多多可以維持60%以上的GMV年複合增長率,2021年拼多多GMV將趕超京東。屆時,拼多多年活躍用戶將達6.28億,預計2023年拼多多用戶年平均消費將達3823元,全面超越京東。”

恐怕沒有人想到,一直想要趕超阿里的京東,如今正在被剛剛成立3年的拼多多打敗——2019年年初,京東市值一度比拼多多少了1億美元。

04

結語

回想2014年5月,京東登陸納斯達克前夕,京東的早期投資人徐新與劉強東有這樣一段頗具深意的對話:

“你什麼感受?”

“什麼時候京東能成為中國最賺錢的公司就好了”

“你覺得會是什麼時候?Ten years?”

“我現在還不能告訴你。但是當下的股價不重要,誰能笑到最後才重要”。

如今再看,不勝唏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