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 为贫困村办好事实事2.6万件

面对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实情,镇巴县按照“融入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思路,高擎“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旗帜,创新建立县委“三个抓手”、党员“三种类型”、机关党组织书记驻村担任“一把手”的“三抓三当一引领”强党建促脱贫工作机制,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引领万名党员冲锋在前,用全面刚性党建实现县域脱贫攻坚对象全覆盖。

“只有根据村里的地域特点和气候环境,实打实地思考产业项目,才能改变目前的贫困现状……”观音镇大市川村党支部书记向发昌在办公室和同事讨论。去年4月,向发昌在支部换届中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自上任以来,他将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心,到处搜集资料,请教农业专家,吸纳贫困户组建达旺养殖合作社,贫困户通过自己出资、小众小养的直补资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贷款和小额贴息信贷入社,再签订协议,山羊全程由合作社托管,年底进行分红。如今,合作社已完成投资125万元,建成生物发酵床12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1000吨青储饲料场1个,种羊104只,带动贫困户33户,户均增收3000元。

该县共选派818名干部组成129支驻村工作队,精选129名优秀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落实5910名干部结对帮扶。将具备“三有一带”能力的农村能人选进村级班子,其中新提名村支书92人、村主任97人,分别占比51%、54%,237名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同时,全县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四支队伍”人员、农村优秀党员等精兵强将充实到“先锋队”中,现已组建201支“共产党员脱贫攻坚先锋队”。

去年以来镇巴县抽调36名优秀骨干到县级脱贫攻坚指挥部集中办公,招录12名大学生村官任镇扶贫专干,选优配强了扶贫“一线指挥员”。持续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西农大专家教授助力团,引进10名优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来县挂职副局长、副镇长,协助全县实施茶叶、畜牧、中药材、魔芋、马铃薯等主导产业和其他优势特色产业项目论证和规划实施,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自帮扶三元镇刘家沟村以来,镇巴县委组织部积极争跑项目资金,破解交通不便、饮水困难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确立了以种养业为主的脱贫致富项目,目前该村已硬化通村到组公路12公里,铺设宽带7.4公里,新修饮水工程8处,改扩建村级活动阵地1000平方米,危房改造6户15人,移民搬迁安置60户198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截至4月底,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共为贫困村群众办好事实事2.6万件,累计整合涉农资金7.5亿元,该县新发展扶贫互助合作社135个、培育能人大户2500余户,建成电子商务孵化基地、农村电商网点93个。全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24亿元,建设产业扶贫项目526个,发展茶园12.4万亩、魔芋10万亩、中药材13.8万亩、新发展生猪养殖42.07万头。培育涉农经营主体859个,主体带动和“小众产业”覆盖贫困户1.14万户3.9万人。(汉中日报 通讯员 周维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