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得到

,不代表創客法商學院如果您認為標註與事實不符,請告知我們。

文|劉潤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趨勢是什麼?

趨勢是正在發生的未來,如果是很久遠的未來,可能對我們今天的商業沒有特別大的幫助,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我們談正在發生的未來。因為只有那些正在發生的改變,才會帶來商業世界的結構性的變化,這個結構性的變化才會給沒有處於優勢地位的你,或者你的公司,帶來一個機會。否則永遠是大者恆大,強者恆強。只有趨勢發生變化時,我們才有翻身的機會,才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到底什麼叫“趨勢會給我們帶來翻身的機會”呢?

就是那些結構性的變化:過去大家用這個工具,今天大家用那個了,過去成功的人沒有意識到,你意識到了,於是你就有機會迅速獲得優先的位置,等它發生變化的時候,你已經佔據很好的位置了。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下面我分別說一下這五個趨勢。

1、流量如水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意:

1)產品生意

2)流量生意

一種人拿著產品尋找用戶,叫產品生意,還有一種是拿著用戶尋找產品的,這種叫做流量生意。

比如說你今天在某一個商業區裡面租一個門面開服裝店,把服裝店的店鋪租給你的人,我們稱之為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做什麼生意?他做的是流量生意,他其實是把某一個旺鋪,某一個人聚集比較大的地方的小地段租給你,把流量賣給你,這叫流量生意。

今天很多人談零售、新零售、互聯網、電商等各種各樣的概念,本質趨勢就是流量正在被重構,而且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在未來兩三年、三五年之內,依然會高度變化的趨勢,就是流量依然如水一樣正在被重構。

總結一下我自己的商業生涯,講講我經歷過的幾次比較重要的流量如水一樣的紅利的改變。

第一次改變是在2006年的時候,那時候我還在微軟工作。我是1999—2013年一直在微軟工作,我離開時的最後一個職位是戰略總監。

我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在網上寫文章,實際上在2013年這是非常新的一個東西。我寫博客寫了三年的時間。

我寫了一篇文章《一個出租車司機給我上的MBA課》,講他是如何做生意一個月能賺8000塊錢的。這篇文章被很多報紙、雜誌、廣播、電視拼命報道,中央電視臺衝到我家裡採訪。我當時拒絕了採訪,因為它跟我主要的工作沒有關係,但是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認知改變。在早期互聯網流量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如果你能抓住它,就能抓住機遇。當然我花了三年的時間去抓。

所以這個時候,用戶去哪裡,你就應該去哪裡。

第二次享受紅利應該是在2013年。2013年5月我正式從微軟離職,做自己的管理諮詢公司,主要是幫助比如說恆基這樣的大型企業理解移動互聯網給這個時代帶來的變化。

在2013年我持續在微博上寫了一系列我對於互聯網轉型、對商業變化、對這個時代理解的文章。到2013年12月份的時候,我有一篇文章被一個很著名的企業家看到,我意識到流量在那個地方被重新聚集了。

在過去只有發表在報紙電視上才能被看到的東西,在微博上被一個企業家看到了,那個企業家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的集團。集團戰略部有一天在微博上給我留言說:“我們集團看了你的文章之後,覺得深受啟發,我們特別想邀請你到我們公司來跟我們聊一聊,如果可以的話,請你儘快聯繫我們。”署名是海爾公司的集團戰略部,我當時覺得是騙子,但是我還是跟他聯繫了。

於是我飛到海爾,從2013年開始就作為海爾的集團戰略顧問。然後就開始慢慢做了中遠、百度等很多公司的集團戰略顧問,我的戰略顧問的生涯也是從流量的紅利開始的。

第三次流量紅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就是今年,我是一個70後,跟現在90後打交道有一個非常大的障礙,因為90後不看微信不看微博,看抖音。

所以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又重新抓住這一撥的流量紅利,記住,用戶在哪,我們就應該去哪。這是一個巨大的趨勢,抓住這個趨勢。我堅持發抖音,現在已經有69萬多的粉絲。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事例告訴大家,在今天這個變革的時代,用戶正在重新彙集,如水一樣在你的頭頂上,在這個互聯網的世界裡到處重新彙集。

我特別希望每一位《5分鐘商學院》的學員能夠重新理解我們在《5分鐘商學院》裡面講的基礎篇和實戰篇的知識,我希望你用一條主線串起這些知識。這條主線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個是做產品,一個是做流量。

一個商業模式是“把產品賣給用戶”,一個商業模式是“把用戶賣回去給產品”,你到底是做什麼的?如果你是做把用戶賣給產品的,你要知道用戶正在被重新洗牌,被重新分配,我們要重新理解:用戶在哪裡,我們就要去哪裡。這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條主線。

2、技術如刀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技術如刀正在割掉我們曾經很多冗餘的商業嘗試。我想用五個字母幫助你做一個小結,一切商業的進步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效率。商業只會往更高效的方向去走。科技是提高效率的不二法門。科技會給商業帶來哪些重大變化?

用五個字母來總結,ABCDE。

第一個字母A,什麼是A?A就是AI,或者人工智能。當然很多人不稱之為人工智能,而把它稱之為機器智能。當今天人工智能已經下贏中國或者韓國的圍棋高手的時候,人工智能已經可以給餐廳打電話預定座位的時候,當人工智能可以識別人臉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相信未來工作的效率會大大提升。只有取代了人,商業的效率才會提高。

第二個是B,就是區塊鏈。我在得到直播間裡面專門做過一次直播,花了將近兩個小時來講區塊鏈到底是什麼。但是很多的群和論壇邀請我去做區塊鏈的演講,我基本上都拒絕了。為什麼?是因為今天很多做區塊鏈的創業項目,其實離區塊鏈已經很遠了,離集資融資走得更近。真正的區塊鏈,其實是一項能夠改變人類的技術,但是遠沒有今天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強大。區塊鏈能夠做的是產生信任的主體,一個可信任的第三方去人類化的技術的賬簿,希望你在未來一段時間認真關注區塊鏈。

C是什麼呢?就是雲,我在2013年正式離開微軟的時候,微軟的股價當時是30多美元。我是1999年12月20號那天加入微軟的,我加入那天微軟股價是多少錢呢?119.125美元。因為微軟是發期權的,如果真的漲到200美元,我能賺一大筆錢。可是自從我加入微軟那一天開始,微軟股價再也沒回去過。第二年的3月份跌到80多美元,6月份跌到60多美元,我一直心懷愧疚。後來2006年6月份開始拆股,一直到我離開微軟,微軟的股價一直在30美元左右徘徊。

但是今天你們看微軟,很多人覺得微軟好像已經落後於這個時代了,微軟的股價是多少錢呢?大概是100多美元,當然這兩天美國股市有一個重大的波動,但是它最高已經超過了100美元,靠什麼?靠的就是雲計算。我們相信在未來大量的計算不是在你的辦公室裡發生的,大量的計算不是在你的機房裡面發生的,不是在電信運營商裡面發生的,而是在一個統一的雲計算裡面發生的。所以這個東西對未來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第四個東西,D,data,大數據。我家裡有一輛車停在車位上幾乎不開,我即使是在上海也特別喜歡用打車軟件,因為你還可以操作手機,提高工作效率。我那輛幾乎從來不開的車,一年要交好幾千塊錢的保費,我覺得不合理,我覺得我放在那的車如果一天不開,我一塊錢的保費都不應該交,我只應該交停車費。只有把車開出去才應該交保險費。

我們認為未來的保險費應該怎麼交?就是那種開車開得多的人應該交得多,未來的保費應該用公里數來交。可是今天為什麼不可以?因為沒有數據,但是一旦掌握數據之後,這件事就可行了。

今天很多大型的車企在車子預裝的時候,裝了一個小的盒子,我們稱之為OBD。這個設備裝進去之後它會監測你的行車數據,比如說你踩剎車的時候有沒有踩油門,踩了你肯定是在漂移。你對數據一旦掌握了之後,就知道哪些人是菜鳥,哪些人是高手。如果按實際開車情況來交保費的話,打左轉向燈往右轉就應該多交保費。

在未來,車企可能會給我打電話,說你找我們大眾買保險吧,過去你是五千,以後你找我買,兩千塊。我當然願意了,為什麼是兩千呢?因為你開車少,你行車習慣好。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的好朋友,我說趕快,上海大眾搞活動了,一輛車的保險費交兩千塊了,我朋友特別高興,於是他也去找上海大眾,上海大眾接到電話說,你要在我這兒買保險也可以,多少錢呢?兩千塊不行,你要買一萬二,我的朋友特別惱火,為什麼我買一萬二?因為你的行車習慣不好,你經常漂移。我朋友說我不買不行嗎?他去找他之前買的保險公司,結果那家保險公司發現好多人都跑到上海大眾、奔馳、寶馬去了,而留下的客戶出險率越來越高,最後沒辦法,只好開始提高保費,從五千提高到六千,六千提高到八千,最後好的客戶都會流走,因為車企掌握了數據。

我相信未來大型的保險公司都是車企開的,而不再是第三方保險公司開的,這就是數據的威力。

第五個,E,就是能源。今天的新能源車,不管你是關心賈躍亭的FF,還是特斯拉,新能源車將會越來越流行。甚至我們看漢能等等機構開始做新能源牆,新能源也會對未來的商業世界產生一個改變。

3、人口如山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在介紹第三個趨勢之前,我想先解釋兩個詞:上帝視角和操盤手視角。

很多創業者都擁有一種視角叫操盤手視角:我看待世界的時候,從我的立場、角度和我正在做的事出發,我看到底還能做點什麼。這叫操盤手視角。這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他能夠腳踏實地,我們說叫接地氣。

但是操盤手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他看不到全局,當他看不到全局時他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擁有上帝視角,他俯視整個商業世界,知道這個地方堵車,我們不要去了,那個地方倒了一棵樹。當他用上帝視角看這個商業世界時,知道哪裡好走,哪裡不好走。但是上帝經常不參與。

如果用上帝視角看人口問題,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口結構都將發生改變。中國的人口撫養比正在從9比5變成5比9,中國人口正在從9億人養活5億人,變成5億人養9億人。

在前段時間南京大學一個專家發表過這麼一個言論,他說未來要交生育基金,就是你在40歲之前如果沒養孩子,你先交一筆錢給國家,等你生了孩子把錢再退給你。如果你到60歲還沒生,國家再把錢退給你。這個只是提案,但是一樣在互聯網上被罵死了,說單身還有錯嗎?說今天的專家怎麼成了這個樣子?

如果你真的有上帝視角,希望你理性,生育基金有沒有道理?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生育基金幾乎是必然會實施的,只不過未來它會換一個名字,不是說單身就要交錢。反過來說是不是你會高興一點,你生兩個我多給你一點錢,你高不高興。但是你要明白,這個本質是一模一樣的,是一個差異化的對待,因為人口真的變得越來越少。

比如說如果有很多同學去日本的話,你會發現日本開出租車的人都是老頭老太太,我看到老太太下出租車幫我拎行李我都不好意思。到超市裡面去,賣東西的服務員也都是老頭老太太。這意味著未來在中國,你的孩子、你自己要明白一個道理,未來越來越多本來是年輕人在乾的事情,最終都將由老年人來幹,這就是趨勢。

為了今天的直播,我從上海飛到北京,來到羅輯思維的辦公室。我注意到飛機上的空姐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子,但是你要明白,再往後的5年、10年、20年,在中國未來空姐總體年齡會越來越大。我們去美國的時候,發現在美國,那都不叫空姐,都是“空嫂”。因為年輕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年輕人應該去研究AI、研究人工智能,應該做商業。當然她們還可以做空姐,但是航空公司的成本會急劇上升。

所以未來你如果打算讓你的孩子讀空姐這個專業的話,今天我建議你要必須慎重考慮,因為未來這個專業可能招的人越來越少,或者招之後,找到工作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意味著本來由年輕人乾的行業,會由老年人來幹。

包括收銀員、呼叫中心、售貨員,包括出租車司機、滴滴專車,包括快遞員,所有行業都會由老年人承擔。未來老年人退休的年齡也會因此不斷地推後。所以當你用一個上帝視角來看待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時候,你再來看未來的商業世界,你甚至對於未來孩子的培養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看法。

我建議你,在未來應該讓孩子學習一些有創造力的東西,這才不會被科技所取代。我特別建議每一個孩子,不管喜歡文還是理,都應該學編程,因為未來就能多一門語言。

當5億人養9億人的時候,你想每一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必須要翻倍,怎麼才能翻倍?你必須極大地利用科技才能你的商業效率。所有靠人力成本支撐的商業,都必須要算一筆賬:如果你是創始人,或者財務人員,我建議你把公司的財務報表拿出來,其中所有跟人力相關的成本拿出來,直接乘以3,放回財務報表,你還賺不賺錢?什麼叫人力成本?工資、獎金、社會保險、旅遊的福利等等。

如果不賺錢,那你將會迎來一個巨大的變革。

今天可能遇到的是經濟的寒冬。但是你要明白,我們的孩子可能面臨的挑戰更大,我們必須要為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必須要研究商業效率,要研究方法論,研究技術,研究工具,研究邏輯。

4、新零售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為什麼馬雲、雷軍2015年大量談“新零售”這個概念,2016年新零售已經變成中國很廣泛的概念了。

就在前段時間馬雲說:新零售快過去了,我們談新制造了。其實這兩個邏輯是相輔相成的,所謂拿著用戶找產品的人是幹零售的,而拿著產品找用戶的人就是做製造的。不管你是幹零售的還是乾製造的,一個叫創造價值,一個叫價值,在這個大邏輯上我想分享幾個觀點。

零售的效率正在變得越來越高。有一句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我特別希望你能記住這句話。什麼意思?很多人不太理解商業的真正邏輯,他會說你把東西做得便宜就是不好,你永遠不要期待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好東西。但是,我想再次重複,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個月前,互聯網上有一段視頻傳得很火,說一個賣兩千塊錢的包,它的製造成本是多少錢?大概是100塊錢人民幣。也就是說你去買一個兩千塊錢的包,也就100塊錢人民幣的成本,中間差價是1900塊,100塊錢是製造,1900塊錢是零售。

中國為什麼出現新零售,零售過去佔商品的成本太高,我們把這個叫做“定倍率”,化妝品的定倍率是20倍。一瓶1塊5的礦泉水,水的成本大概一分錢左右,也就意味著過去商品的價格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創造價值,也就是製造的價格,一部分是傳遞價值,就是零售的價值。創造價值和零售價值的佔比是非常懸殊的,也是過去在零售的價值佔得實在太高。

但是你們並沒有看到做零售的人因此成為全國首富,為什麼?因為零售的效率太低,所謂新零售就是要成為傳遞價值的效率。

某個品牌的女鞋,幾乎每一個女孩子都有它的鞋子,可能是中國名氣最大的女鞋之一了。但是過去兩年,它大量從中國的商場撤櫃。有人說是它的設計跟不上今天的時代了,不是這樣的,而是通過商場賣鞋的效率已經很低了。

為什麼?因為商場賣鞋的定倍率大概是十倍,而網上大概只有三倍。

為什麼小米這些年獲得這麼大的發展?用雷軍的原話說是,他要做感動人心的價格厚道的產品。本質意思就是我要降低定倍率。過去所謂的定倍率,如果是十倍,就意味著十分價錢是一分貨,可是今天如果我們能做到提高效率,讓一分貨賣到三分價錢,我還能比你賺錢,這就叫做新零售。

新零售不是犧牲利潤,新零售是做得比你好,賣得比你還便宜,結果比你還賺錢,這一切的邏輯就是因為提高了價值。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耐克過去在全球範圍內有3萬家左右的專賣店。但是耐克就在2016年10月份的時候宣佈說將把3萬家專賣店砍到40家,他們未來通過網上賣鞋子,線下提供體驗。

所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新零售正在通過提高效率的方式來提高傳遞價值環節的效率。

5、新制造

劉潤:你必須瞭解的未來5大商業趨勢(在未來,如何順勢而行?)

最後一個叫新制造,核心是什麼?

(1)產品的品質要越來越好。

比如說一瓶礦泉水,因為這樣的產品是標準化產品,所以對效率和規模化要求越來越高。這是拜誰所賜呢?拜拼多多所賜,拜京東、阿里所賜。因為賣得越來越大,效率提高之後,價格將越來越便宜。賣標準化的商品將會變成少數巨頭的生意。

(2)體驗。

體驗指什麼?我就是要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我們很多人其實並不真的理解什麼叫體驗化的商品。舉個例子,比如說我們家的電飯煲,假如我今天晚上6點到家,希望吃上熱氣騰騰的飯,我們可能會用定時的功能。我要定6點半吃飯,煮50分鐘,什麼時候煮好,減去50分鐘,就是從5點40開始煮。

但是你想過沒有,定在什麼時候開始煮飯這件事多傻?為什麼?你幹嗎讓我算,煮50分鐘電飯煲你自己不知道嗎,你非要我幫你算一遍,你自己不會算嗎?我就應該定幾點開始吃的時間,而不是幾點開始煮。

但是各位同學想過沒有,有幾家的電飯煲能做到自己算時間?大家其實都不理解什麼叫用戶體驗,因為過去賺錢真的是太容易了。但是,讓我充滿信心的是,看到一些90後小朋友,今天做的那些新的產品又好又關心用戶體驗,顏值又高。我對中國未來的製造充滿了期待,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3)新制造的核心詞是:個性。

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完全為他定製的產品。你的西裝、你的襯衣等等都應該是為這個人定製的。

最後,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時代關於新零售和新制造這兩個巨大的趨勢,通過不斷提高傳遞價值,也就是零售環節的效率手段,來倒逼創造價值,也就是製造環節的品質的提升。

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幹什麼?要求我們通過不斷提高傳遞價值環節效率的方式,來倒逼創造價值環節的品質提升。

好,我總結一下今天講的五個趨勢,希望你記住:

1、做流量如水

2、技術如刀

3、人口如山

4、新零售

5、新制造

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五個趨勢,它不是我昨天講完之後明天又講別的趨勢了,它會不斷地被重複,希望你成為擁有上帝視角的操盤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