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創業的出發點,到底應該是什麼?

劉潤:創業的出發點,到底應該是什麼?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和領教工坊私董會的領教,經常有人找我聊創業。聊得多了以後,我發現不少人創業的出發點或者說邏輯是不對的,今天,我想來講講我的創業模型。


很多人這樣說:潤總,哪裡有賺錢的機會啊?哪裡有我還沒有看見的,別人賺大錢的機會啊?我要到那個地方去創業,去賺他們賺的那種錢。


當他們用這種方式來開場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們尋找的,是一個套利空間。他們先找到哪裡有錢賺,然後再去賺那個錢,他們想的是在市場中博弈,分一杯羹。


而另外一些人,他們這樣說:潤總,哪裡有賺錢的機會啊?哪裡有我還沒有看見的,別人賺大錢的機會啊?別人賺了很多錢,而我可以花更少的代價,做得跟他們一樣好,甚至更好,替消費者省錢。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心態,其中一種的心態是:憑什麼那些人賺這麼多錢啊?這錢應該我來賺。而另一種心態是:憑什麼那些人賺這麼多錢啊?這錢應該還給消費者。


由此引出一個問題,創業的出發點,到底應該是什麼?


我認為一切創業,或者說一切商業的出發點都是:消費者獲益。基於這個出發點,我總結出了一個模型,我稱之為1-3-2模型。


劉潤:創業的出發點,到底應該是什麼?


為了說明這個模型,我畫了上面這張圖,圖裡面有一個循環,從不同的出發點來看,可以看到1-3-2-1循環,和2-1-3-2循環。


什麼是1-3-2模型呢?


創新之父熊彼得曾經說過,企業家的本質是創新。他的意思是說,如果你想做的這件事情,沒有更優化地配置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你都不配叫做企業家,而應該被稱為套利者。


比如說別人花1塊錢的資源,能夠創造1塊5的社會價值,換成你還是花1塊錢創造1塊5的社會價值,或者你還會花更多的資源,那麼這不叫創新,也不叫創業,這只是在現有的模式之下,分了別人一點市場。


而企業家,應該花1塊錢的資源,創造出2塊、甚至3塊錢的社會價值,比原來花同樣的資源創造的價值多得多。


我認為真正的創業,是符合1-3-2模型的。


首先,出發點是1,1到3,是指通過創新或者效率提升,用1塊錢的資源,必須要創造出3塊錢的社會價值。


我舉個自行車的例子:假設別人做自行車,各項原材料是1塊,他實現的社會價值是1.5塊,你同樣花1塊的原材料,雖然很辛苦才做出來,但是因為質量太差,你做出來的自行車連8毛都不值,那麼你根本沒有創造出社會價值。如果你做到1.5塊呢,那麼你打平了行業的社會價值。


如果你發現自行車不能這麼做,我應該用輕量化的實心胎來做,這樣就沒有爆胎的可能性,減少了維修成本,整個社會的成本就降低了,這就是創新。


再舉個例子,你要喝一杯好咖啡,可能需要去咖啡店買,需要付出3塊錢成本,而咖啡店的成本是兩塊錢,而如果我發明了一款咖啡壺,只需要花1塊錢,就可以很方便地喝到這個價值3塊錢的咖啡,這也是創新。


我認為,創業的出發點,一定是“消費者獲益”,不是通過創新讓消費者獲得更大的利益,就是通過提升效率讓消費者省錢。這兩種都增加了社會價值,如果你打算做的事不能增加社會價值,建議你不要去創業。


3到2,則是指取半舍滿,就是說我給出了一個滿滿的東西,但是我只取一半的收益。


創造了一個3塊錢社會價值的東西,一些人的心態會是想辦法賣4塊錢,這個心態是不對的,把一個只值3塊錢的東西,賣到4塊錢,那是有欺騙成分的,需要付出很大的說服成本,也影響口碑。


而如果本身價值3塊錢的東西,你只賣兩塊錢,則會形成良好的性價比,而性價比具有非常大的系統動能。


我自己的創業,也是實踐了這個道理,如果給別人交付6,說成9,最後取8,這種生意是很難做的。而我一般是給別人交付9,自己只拿6,雖然看上去吃虧了,但是形成了非常好的動能。


所以你看,在這個系統中,1塊錢的成本,產生了3塊錢的價值,這中間的2塊錢新增的價值,你賺了1塊錢,消費者也賺了1塊錢,這個動能就會很足,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這個循環不斷地轉起來。


總結一下這個模型,就是1到3,靠創新和效率,3到2,靠取半舍滿的性價比,就是消費者獲益,2到1,靠商業模式產生的持續盈利。這個模型的關鍵是,需要通過創新和效率,創造出足夠的新增價值,為後續的循環提供動力空間。


那麼,反過來說,什麼是錯的模型呢?錯的模型,就是2-1-3模型。


什麼是2-1-3模型呢?


還是用自行車來舉例,有的人沒有任何創新,僅僅是因為看到別人做自行車很賺錢,於是就去做自行車,他花了兩塊錢的資源,才做出了價值1塊錢的自行車,這部分並沒有創造社會價值,反而消耗了社會價值。為了獲得盈利,又想辦法把這個產品以3塊錢的價格銷售了出去。


這個模型中,所有的新增價值都是消費者提供的,消費者提供的3塊錢中,1塊錢是自行車的價值,1塊錢被耗散掉了,1塊錢變成了利潤。這樣的循環是走不下去的,因為它的動力來源來自於說服或者說欺騙消費者接受質次價高的產品,這本身就違反市場規律。


我們今天處於一個創業的時代,我們經常聽說很多名詞,比如“紅海、藍海”,比如“從0到1”,再比如“10倍好創新”,在我看來,他們描述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

所謂的創造,是產生新的價值,創新如此,創業也如此,如果沒有創造出新的價值,那麼是在存量中博弈,必然是陷入紅海的,開頭可能很容易,但是越往後做,會越難。


創業,從本質講,應該是一個創造增量的行為,只有創造了足夠多的增量,並且在循環過程中,善加分配這些增量,讓循環的每一個環節都帶上動力,才會形成正反饋,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而你的事業,也擴展出了新的邊疆。


出發不難,難在從1創造出3,並實現1-3-2模型,想要創業的你,或者正在創業的你,想好怎麼實現你的從1到3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