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老忍不住揍,尤其是辅导作业,各位家长有体会么?

紫银凰


确实有时候对孩子期望比较大,一不如意就控制不住。

我家尤其是老大比较吃我收拾,他还是一两岁左右吧,不听话的时间比较多,就用比较粗暴的方式对待,那时候的我脾气不好,控制不住。问题根源都是在我自己身上。


后来专门学习了调心的方法,平常有情绪来了就察觉情绪生起的那个地方,就是在我们的胸口中间,平常称它为心口、心窝的地方。通过长期的觉察,看到自己情绪起来时,里面翻涌动荡,学着不去攀附,不去助长和阻碍,就是看着它的起伏。慢慢的自己的情绪情绪也好了很多。

后来孩子读一年级,也辅导孩子做作业,不注意就大声嚷嚷出来了。但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我能快速的感觉到自己情绪不对,然后又用观心觉察的方式调整自己的情绪,说话语气上也发生改变,孩子也能调整好状态做作业了。

这样的事情也会反反复复,不断地调整我自己的情绪,一次比一次的情绪会小,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但在对自己的认识上提升了很多很多。

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考题,让我们对自己的情绪一次次的认清楚,认识到自己做好了也轻松快乐,做不好也轻松快乐。

这是我的一点经验分享,孩子就是来成就我们的,借助他们我们的成长才会加快,对自己的认识才会更加清楚明白。

我是童教雷老师,为大家分享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欢迎大家关注,谢谢!


童教雷鸣


辅导孩子写作业,调整心态,控制情绪最重要!

陪伴孩子写作业最考验的是家长的耐心!我是宝爸一枚,女儿上一年级,每天都是我陪伴孩子写作业的。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1,写作业之前要跟孩子做好计划,做好准备!

先跟孩子一起讨论一下用多长时间,并且做好约定,完成的好,要有奖励!完成的不好要有惩罚!“奖罚分明,恩威并施”!我跟女儿的奖励约定是“一朵小红花”,集够五朵可以换一个小玩具。惩罚约定是“打三下屁股”!当然惩罚约定要“严说宽办”!做到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就可以了!



2、要沉心静气,先训练一下专注力!

让孩子“盯表针”五分钟,规则是做端正,用心盯着秒针转五圈,最好要“听到滴答的声音!”。目的就是让孩子静下心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3、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多欣赏孩子进步的一面,并且要及时表扬!

每天看到孩子写的作业不要一味的“挑毛病”,应该多发现孩子进步的一面,比如:“宝贝,你这几个字写的比昨天好看多了!继续加油,相信你能做的更好!……”



在提高孩子的同时,也在考验我们自己的修为,只要坚持引导,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我是育儿领域爱好者,希望能够帮助你,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朋友关注我吧!一起学习成长!🙏


亲子教育文化


看到这个问题,我很羞愧。都说孩子都是别人教的,这句话深有体会。在学校,我对班里的孩子说一不二,布置下去的作业从来都按时按量完成。

但是回到家里,轮到自家的娃的时候,真的是,有时很无奈。自小宠惯了,压根不怕。有时候火气一上来,狠抽一顿,打完又后悔了,又重新自我反思?乖巧的时候是天使,顽皮的时候是小恶魔。相信这是家长对小孩的相同看法。

一路走来,养儿不易。常对自己说:亲生的,亲生的。多点耐心,少点脾气,当年,自己不也是那样被爸妈揍过来的?多想想方法,该打还是要打,该骂还是要骂。能不打骂就不打骂,总会有个印子留在孩子心中。

不知不觉娃就大了,善待自己,善待娃,育儿的路很长,育儿的路也很短,一家子,好好的。





风掠过留痕


现在儿子二本读大三了,从小到大我没有打过他。所以认识我的朋友同事亲友甚至老师都讲我太宠小孩了,在学习上我们几乎没有太管。不过也许运气比较好我们碰到的都是好老师,小学里老师每次都留下他,让他完成作业后回家。语数外三门主课老师都盯他。老师讲如果家长能配合一下,这孩子的成绩还要好,但是我觉得还是孩子的感受比较重要,小学的时候他做不好作业我也就吓唬吓唬他,也没有动真格的。初中老师一直讲我儿子情商比智商高,儿子现在都和中学老师联系就像老朋友一样。高中老师一直讲如果家长配合一点这孩子能考好点大学可惜了,我问儿子你幸福吗,开心快乐吗,如果读书带来的的痛苦,我们还学什么。


Daisy33434879


家长需要自己调整自己,不要用成人的想法去衡量孩子的作业。写作业不听话的原因要反思一下,揍孩子其实是对自己不满意的想法,行动却落在了孩子身上。

想像一下,再过几年可能再也不需要你看着写作业了,好好享受孩子童年的每一刻。

不要老盯着孩子的缺点,调皮,好动时孩子的天性,你应该带着一种享受的心情去看待这一切。

我家孩子小学三年级,回家当下书包就去坚持作业,找我签字。

昨天回来说53天天练放学前前10分钟做的,来不及了,只好照着答案抄上去了。

"你还很聪明呀!"我笑着说了一句。孩子说"时间太急了。"

我笑了。

检查作业时我抽出几道题,考了一次做题的思路,基本没啥问题。


盈盈美语


你的处境我非常理解,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

首先,认为把孩子培养成“听话”的孩子,这种观点并非完全正确。教育孩子主要是培养他高尚的道德,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的文化知识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努力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为家庭做出应有的贡献。

孩子在平时生活中让你觉得“不听话”,在做作业时让你觉得“不听话”,那是因为他比你觉得他“听话”的时候长大了,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思想。或者是用自己的思维产生的结果顶撞你,或者用自己思维的结果不顺从你,或者用自己思维的结果忽略你。

或许他“不听话”时,他也有可能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拖拉,自我要求标准不高,作业马虎,时间观念不强,意志力不够坚定,自我要求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等等问题。

遇到孩子不听话了,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1.家长转变思路。把孩子不听话理解为孩子长大了,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孩子会独立思考问题了,即使他想的不对,我也不应该指责他,我应该引导他面对这些情况应该怎么解决问题,有哪些办法等等;把孩子不听话理解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受某些原因影响,养成了不好的学习、行为或者生活习惯,我需要多多关注和引导教育,防微杜渐,早日改正。不断告诉自己:太过于听话的孩子长大不会有出息的,他也许不会独立思考,他也许会没有担当等等,他虽然现在不听话,只要我正确引导,也许长大后还能有一番作为呐。作为家长,我们这样转变观念也许就不一样了。

2.寻找孩子“不听话”的原因。问问度娘,可以找到孩子在某个年龄段他的认知水平会达到什么程度,自我意识和思维意识会发展到什么情况,对照一下自己的孩子,看看是不是刚好处于认知、思维、或自我意识的觉醒或发展期。或者自己平时多多观察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是不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形成了某些不良习惯的雏形,譬如马虎,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时间观念不强等等问题,可以整理出来,但不要直接告诉孩子,他会不接受甚至反感(人性的弱点都一样),我们把问题记下来,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作业辅导中,有意识的但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给孩子做有的放矢的训练提高。

3.针对性解决问题。家长是一个唯一不需要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工作岗位,但是如果要当一个好家长,就必须要付出精力和时间,掌握家庭教育方法。如果属于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导致的“不听话”,我们正确引导,只要孩子慢慢见到的人和事(题),知道的人和事(题)多了,那就慢慢会向好发展。如果是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那么我们一定要针对性的设计专项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引导训练,润物无声也会取得我们想要的成效。

孩子终究要长大,我们做不了他一生的避风港。以后他要学会独自面对很多,所以我们不追求他要听话,我们要追求他会独立思考,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省心放心安心就好。

个人见解,如有跑题或者不妥还望谅解。



做人有温度


儿子做作业什么,不听话的时候,我可以温柔的说第一遍,第二遍,可是没效果啊,到后面都是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揍一顿,我也知道不好,可是控制不住情绪啊,怎么办呢?

首先,这个不听话的界定,在父母这里给出呢,还是尊重孩子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权,另外,家长温柔的说几遍的是什么内容,一个命令还是指令还是去了解孩子的话语?

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模式,就是你或者我,暴力或者无力,家长要么就行使权力,要么就拿孩子没有办法,在家长的眼里,只有那个要完成的任务,某些时刻失去了对孩子的凝视,家长的注意力都在应该做些什么,而忽略了孩子在做自己的过程发生了什么,在这些应该要做(往往是父母觉得应该要做要如何做的各种观念)里,家长并没有真正看见孩子,孩子要么就听话,被打断自己的过程,被忽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要么就叛逆,奋起抗争去坚持自己的选择和过程。

有没有第三种方式相处呢?

父母与孩子遇到一个需求冲突的情况,父母请孩子与她一起寻找某种能令双方接受的解决方案,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双方可以仔细的评价这些方案,并最终找到一个双方均可接受的最终解决方案,在选定方案后,无需再说服对方去接受,因为双方已经接受了它,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权力来迫使对方服从,因为没有人对这个决定持有异议。

要运作这个第三种方式,我有时候会称它为空间法,空间意味着容纳全部,既容纳了父母同时容纳了孩子,父母与孩子有连接,看见孩子的过程,同时也看见自己的需求,

孩子被父母理解,同时也意识到生活不止自己一个人,当孩子在自己的过程中,父母升起一个需求,此时,请父母先看见孩子的过程,也许你可以说:宝贝,你要加快做作业咯,睡觉时间马上要到了,那孩子说:我现在好累,想要看一会儿书,或者玩一会儿游戏。如果在这里进入你或者我,进入你,家长说好吧,那你玩一会儿,进入我家长说,不行,现在,马上,停下你的游戏,去做作业,即使很温柔的命令那也是一个命令。

*

那么进入第三种空间法:

家长先倾听孩子,可以说现在你有些累了,或者说恩,游戏正玩到很关键时候,那孩子就被看见,被理解到,他的过程不是被生硬的打断,孩子可能就会说,是呀,今天怎么怎么巴拉巴拉,发生了很多事情,我好累,怎样怎样,或者说对呀对呀,你等我几分钟我这个玩过了再停下来。那如果融合进孩子的过程还不能解决问题,那父母可以这样,将两个人的需求都提出来,来谈论一个解决方案,就进入到我们前面说的,不涉及权力的解决方案,同时尊重双方的解决方案。

你可以多一些尝试,祝你可以更多的看见你可爱的孩子生活中的许多过程,并且与他培养出一种愉快尊重的相处模式。


新高考有话说


看到这个问题,就像看到自己,感觉很简单的问题他都不会,关键是教了还不会,就会感觉陪孩子写作业很冒火!每天揍娃的经历后,发现孩子,不但没学好,反而越来越差了!经过不断的从网上取经,自己不断的试探,慢慢找到共处方法。

对他写作业,先不干预,让他把会的写完。对不会的要事先说明,可以给他讲解但要做一些类似的题以加深他对题的理解力,争取他的同意后让他写作业。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保持和孩子平等的姿态,说话~讲解,不要让他感到你在命令他,命令的口气会让孩子心生叛逆的。

经过这样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学习慢慢就不用怎么管了,学习也稳定下来。

个人经验不喜勿喷


梦中的现实325


这种体会相信大家都有,有一次我和同事聊起来,大家都有这种感受,我说那大家相互交换一下孩子,然后各自辅导对方的孩子会怎么样呢?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比较有耐心了。然后几个家长把孩子,组织在一起,相互辅导,结果就好多了。揍自己的孩子只会有一种结果,以后孩子有什么事情都不会再给你说了,而且长大以后,每每想起这件事,就会说爸爸妈妈对我不好,就会揍我。


用户9986133737602


没有孩子,但是自己小时候老是被揍,女孩子。我感觉孩子有时候还是需要打,但是不能打得太过,太过了会有心理阴影吧。像我就有一点,我爸爸现在声音大点,我心里会控制不住去害怕,发抖。打了以后要讲明白因为什么原因被打。这样可以会长记性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