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典型的我國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河南開封市劉青霞故居景區

劉青霞故居,位於河南開封市順河回族區北土街劉家衚衕,故居原為尉氏縣大地主“劉半縣”莊園的一部分,位於尉氏縣城正中央,跨東西兩條大街是有名的“師古堂”大院。昔日大院十分雄偉,一排三座插花走獸大門,門前出平臺,臺前是存放轎車、拴馬的廣場,全師古堂約有房三百餘間,佔地約19畝,這裡是“劉半縣”家族中最集中最好的建築群。

清末典型的我國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河南開封市劉青霞故居景區


昔日劉氏家族的莊園大致分佈在縣城東大街至西大街,西大街至後新街之間,東大街和新民街路東還有其當鋪、錢莊和商號,人民路南有其南花園,北門裡還有其北花園,總之劉氏家族的房產佔據了半個縣城,古稱“劉半縣”。

清末典型的我國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河南開封市劉青霞故居景區


現在保留下來的“劉青霞故居”分東西兩部分,座落在西大街兩側,東院有房36間,分內外兩進院落,內院堂樓面闊五間,進深丈八,通高三丈七,東西樓略低,仍面闊五間,進深丈五,水磨磚出廈天井院,簷下透雕花磚,青瓦高疊脊出獸,下層木柱出廈一週,廈下大亮窗,室內雕花木隔扇,室中有樓梯可登上層,昔日院內怪石並奇花裝點,牡丹、桂花、丁香、臘梅四時芳香,目前尚存有劉青霞女士親自栽種的臘梅一株。

清末典型的我國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河南開封市劉青霞故居景區


西院分三部分,其中:南跨院有南、北、西兩層三座樓各10間共30間,東為迴廊和門,門兩側各有房3間共6間,北跨院北樓一座兩層共16間,西屋一座5間,東客廳一座進深三丈面闊5間,西跨院有西樓一座10間,南北樓各一座均為6間,共12間,跨院南還有方三丈客廳一座,耳房一間,整個西院共有房88間,其建築風格同東院。

清末典型的我國北方民居四合院建築,河南開封市劉青霞故居景區


這些建築,既有北方四合院的的典型面貌,又有河南民居的建築特色。劉青霞故居紀念館作為劉青霞生活及奮鬥的實物載體,不僅市人民群眾更瞭解到她的傳奇人生,體現了她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核心價值觀的追求,而且對當代社會就、教育有積極的借鑑意義。

在辛亥革命波瀾壯闊的歷史上,有兩位女性聲望極高,一位是秋瑾,另一位是劉青霞。"南秋瑾,北青霞",曾是當時傳遍大江南北的聲音。

1895年,18歲的她嫁給尉氏縣豪門劉耀德,改姓劉,故人稱劉青霞。25歲時夫亡,劉青霞開始步入社會,參加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活動。

1907年,劉青霞隨兄馬吉樟攜義子鼎元東渡日本,成為她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在東京,她接觸了孫中山及同盟會人士,通過與留日進步學生的頻繁接觸,深知清王朝的腐朽沒落,逐步接受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並加入同盟會,成為一名社會活動家。留日期間,瞭解到豫籍留日學生中的同盟會會員因缺款不能辦《河南》雜誌,於是慷慨捐資,使該雜誌在東京出版。她與友人在東京創辦《中國新女界》月刊,宣傳婦女解放思想。劉青霞的日本之行,奠定了她革命思想形成的基礎。從此她全身心地傾注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民國的事業上,並捐出大量財產支持革命事業。

回國後,劉青霞又捐鉅款資助同盟會河南支部在開封開設的"大河書社",作為開展革命活動的經費。1908年,河南創辦的公立中州女子學堂附小(今開封市二師附小)的創辦人之一便有劉青霞。1909年,劉青霞在尉氏縣創辦了華英女子學校,這是當時河南省的第一所女校,後又捐地2公頃,興辦蠶桑學校。她還出資先後在尉氏縣開辦劉氏小學堂、孤貧院、平民工廠,還在賈魯河上建造了歇馬營大石橋。

民國初年,劉青霞曾兩次赴上海晉見孫中山,並通過馬吉樟掩護同盟會成員從事革命活動,並捐巨資作為武裝起義經費。在國內,劉青霞享有很高的聲望,她曾先後被聘為北京女子法政學校校長、北京女子學務維持會會長、北京女子參政同盟會會長、河南國民捐總經理等職。

1922年,馮玉祥任河南督軍,劉青霞毅然將全部家產捐給國家,以作為河南的辦學經費。1922年末,劉青霞因長期在艱苦的環境下生活和為社會、為革命奔走操勞,積勞成疾,不久病逝於安陽。其侄將其遺體運回尉氏縣,葬於尉氏縣大橋莊劉氏祖瑩。在劉青霞故居仍完好保留有兩處四合院、35間房屋,院中她生前栽種的一株臘梅花,依然枝繁葉茂、幽香襲人。

19世紀末20世紀初,正是中國社會急劇變革的時代,社會轉型期改革思潮的激盪,使劉青霞由被動轉變為主動地融入到時代的潮流中,從而使她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愛國革命女性之一,成為辛亥革命時期與秋瑾齊名的傑出的婦女活動家、教育家、政治家。她的一生,坎坷傳奇,胸懷天下,孫中山曾親筆題寫"巾幗英雄;天下為公"盛讚劉青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