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有哪些陷阱

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有哪些陷阱


合作社走向联合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趋势

合作社走向联合是合作社发展的基本趋势。联合可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的降低,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甚至更加有利于争取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国内外合作社发展实践也证明,合作社的联合可以为合作社发展带来很多好处,并增强合作社自身发展竞争力。浙江大学农民合作社研究专家徐旭初教授指出,合作社发展的秘诀就是联合、联合、再联合。


合作社联合社主要类型和存在问题

在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历程中,不少地方合作社也走上了联合发展的道路。全国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有1万家左右,还有联合会等其他联合形式。主要有三种联合形式,一种是区域性的联合,其实更多的是相当于联合会的职能,联合社为成员社提供一些会计代理、项目申报等服务;一种是同业横向联合,这种联合社较为普遍,运作相对较好;一种是纵向产业链联合,通常表现为产业化联合体的形式,联合难度较大,利益联结机制较难建立。各地合作社在联合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是为了联合而联合,弄不清楚联合的目的,缺乏形成联合组织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至于联合社成立后很难实质上运营,更谈不上为联合社成员服务了。一些地方合作社之间有业务上的联系,比如农机合作社与种养合作社之间的业务往来,不少人就认为他们之间存在联合机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市场交易行为和利益联结机制是两码事,就像你在淘宝上购物,但你不能说购物后就和淘宝有利益联结机制。


合作社联合发展需要具备的条件

合作社联合发展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高效运营的联合社一般是基于同类产业进行的联合,联合后生产规模直接扩大,生产成本明显降低。联合社的成员社要运作良好,一些联合社为了联合而联合,对成员社要求不高,联合的结果往往是一帮乌合之众。联合社发展以自下而上为主,当合作社有发展联合的需求与参与合作的能力时,再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联合。联合社要有职业化的运营团队,有一定规模的联合社单靠理事长一个人是很难运作的,运营团队不靠谱联合社也难以发展。


如何推动合作社联合社发展

推动联合社发展需要处理好联合社自身定位、联合社与成员、联合社与其他农业企业之间的关系。联合社发展定位要紧紧围绕单个成员社办不好、办不了、办了不划算的事情开展工作,针对成员社在组织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痛点提升服务水平,针对合作社成员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攻关,低成本、便利化实现。联合社要通过提供服务为成员社不断赋能,增强成员社为合作社成员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降低成员社组织农户的成本,增强合作社在成员中的威信;成员社也要积极配合联合社的工作,按照统一要求组织农户开展生产。联合社相对来说,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启动资金和发展条件相对较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优势,要探索通过成立企业在市场上运作,或者通过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有实力的企业,共同为合作社成员提供社会化服务,让合作社成员分享更多产业链上的增值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