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現在電動車都要有腳踏板,你認為合理麼,腳踏板會不會影響騎行?

l全球時尚l


很多人對電動自行車必須要有腳踏板的規定不理解,是由於沒有讀懂新規定的本意,

新規中把電動自行車納入非機動車管理,可以不用駕駛證,既然是非機動車,那電動就是輔助動力,主要動力還是人力,所以有重量和尺寸的要求。如果沒有腳踏板,就說明電動是唯一動力,自然就是機動車,要納入機動車管理了。

為什麼人們反映腳踏板不能用,蹬不動呢?當然是由於製造商為了迎合人們既想當機動車用,又想按非機動車享受免駕照的心理,把非機動車做成機動車的尺寸和續航,打擦邊球罷了。

管理部門在審核上牌的時候,對尺寸和重量等指標懶的仔細測量,只看有無腳踏板,官方對新規的解釋也不到位,導致大家的不理解和吐槽。


lllsllls


能不能把制定這個規定的磚家,名字和照片公佈出來?給全國人民好好看看,認識認識,學習學習,揣摩揣摩,讓他們給全國人民做一個表率。很簡單,騎一輛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用腳蹬一個小時,車速絕對不會超過25公里,連續5天,人車合一,重量240斤(磚家們和制定的人,可能體重不止140斤),地點就選在機動車駕照道路考試路線,有上坡有下坡,有各種路況。或者選在城市道路,時間選在早上7:20~9:00,下午4:30~6:00……全稱跟蹤拍攝。


光頭009


這個腳踏板是害人的,將會有很多人被這腳踏板絆倒甚至絆傷。因為人的騎電動車習慣是啟動後兩腳繼續協助著平衡向前兩步,然後收起騎行,這時候多了這個腳踏板就很容易在向前的過程中絆到正在協助平衡的腳,重則傷骨。

而騎自行車由於開始騎行的時候需要用腳踏在踏板上用力才能向前,就不存在踏板絆腳的問題。

專家們是不用騎電動車也忘了自己曾經也是騎自行車出身的,現在這麼多電動車又影響到他們小汽車的出行,當然他們就不高興了。實際上電動車限制在25公里的時速該闖紅燈的照樣闖,因為這是一個人的素質問題。而該上機動車道的還會上,因為非機動車道太窄或被機動車佔用了。該逆行還是逆行,因為過街天橋上不去,有的路段開口太遠。

電動車是現在老百姓的最普通的代步工具,出現問題應該加強管理,加大處罰力度,出事故該誰的責任就是誰承擔。而不是堵,堵不能解決問題,只會增加矛盾。


laolanc


我不得中國專家對腳踏情有獨鍾,哈哈,讓他們定標準,估計就是腳踏電動自行車,沒電可以腳踏,腳踏新能源汽車,四個位子四個腳踏功能,沒電可以腳踏,腳踏火車,火車沒有動力,全火車人腳踏回家,腳踏高鐵,高鐵電路故障,全高鐵人員腳踏,腳踏飛機,飛機失去動力,全飛人員腳踏飛機降落,😄😄😄,這些專家都不知道標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標準是拍大腦袋隨隨意想出來的嗎,你們還是去問問世界上,工程工裡業制定標準的專家,是不是他們自己隨意想出來的,如果實在不懂,也可以百度下標準的定義,看看標準裡有能有說拍腦袋搞出來的,😄😄,丟人都丟到文盲都不如,實在是可悲了,腳踏功能的自行車,沒電了,莊稼去腳踏下看看,舒服不,能不能腳踏的動,山區裡爬坡沒電了,莊稼去腳踏一下試試,舒服不,腳踏遇到突發事故,腳都不敢放下來協助車身平衡,生怕腳踏甩腳,有時候不休息,硬生生的被腳踏打到小腿的骨頭上,還有下雨,萬一腳踏的鏈條脫落,卡主電機,直接拉到電機卡死,鏈條還變成剎車,一個鏈條急剎車,騎的好好的,就是一個跟頭翻在路面上,後面的車剛好可以壓過去,這莊稼的邏輯我真不明白,要麼被驢踢了,要麼被門夾了吧,這麼多安全隱患,難道都不知道嗎?為何大家都說專家是磚家,就是從這些事上看出來的吧,真成為街頭巷尾的笑柄。


張馨宇1


邏輯上是對的!電動自行車,說到底還是自行車,所以這個規範明確了這是自行車,並按照自行車的基本性能制定標準,腳踏就是自行車的基本構件。其次是車速,自行車的車速不快,所以要求電動自行車不能快。綜上,電動自行車不過是加上了動力系統的自行車。不過這個標準確實忽略了普通群眾的需求,速度就不說了,腳踏這玩意兒更是累贅,誰騎電動車用到腳踏?這個標準反映了我們國家一些標準嚴重脫離實際的現象,美其名曰安全第一,可是規範條文更像是坐在辦公室裡的那些專家主觀臆想的產物,想的很好,但是脫離實際!社會治理,需要智慧,這個智慧不是給新生事物上緊箍咒,而是深入研究新生事物,平衡治理與需求!我認為這個標準是失敗的!


大師傅的主旋律


  1. 現在的電動車都要有腳踏板,也就是新國標電動車。那麼他合不合理呢,那麼我們來看看他的標準是什麼,4月15 日起新國標將正式實施,規定電動直行車必須有騎行能力,最高車速不超過25公里每小時,整車重量(含電池)不超過55公斤電機功率不超過400瓦。蓄電池標準電壓不超過48伏。

    那麼問題來了,買電動車的群體上班一族,外面人員較多。這種每小隻跑20多公里的新國標車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嗎。如果買了這種新國標車對他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我覺得對上班族來說每天起床的時間得提前了,如果你以前上班小時能到的,現你得一個小時了,不早點起床的話你估計得遲到了。對外賣人員來說每天跑的單量會有所減少,那對應的工資也會減少。再來說說腳踏的問題,其實以前的電動自行車也有腳踏,他也的確可以在沒有電的時候可以助力,但以前買的人都是因為喜歡才買的,不喜歡的還可以買電動摩托車,新規出來後那麼會對電動摩托車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首先電動摩托車不再歸類於電動車,而是歸類於摩托車,那意味著你上路必須得有駕駛證,和行駛證不然交警叔叔回找你的哦。那麼問題來了你們那裡禁摩沒有呢?如果禁摩,那電動摩托車歸類於摩托車後會被禁嗎?好在我這裡沒有禁摩托車。而且摩托車還很多





    看看這火爆的生意就知道😊

    說完對買車的影響再說說對賣車的影響,既然新國標不太好滿足對速度有要求的用戶,而電動車摩托車也被要求需要考證上戶,估計不少人會轉而買燃油摩托車,肯定會給只賣電動車的商家一定的壓力,而兩種都賣或只賣燃油摩托的商家也會迎來一個小春天!不過大家也不太擔心,其實在4月1號前還是可以買超標車的,因為有個過渡期。而且4月1號前買可以上臨牌,給予3到7年的使用期。那麼問題來了大家覺得新國標電動自行車好不好?會買新國標還是會轉去買摩托車呢?


歸去來兮9999


實踐才能出真理。

我覺得定規矩的人必須要自己騎兩年電動車才有資格說話,讓一百位磚家騎電動車上班半年,再給機會他們定電動車的標準,定出來的標準讓他們繼續執行一年半。這樣才能服眾。

比方我不出席外交活動,能不能讓我制定外交禮儀?如果可以讓我制定,我首先就要提一條,為了表示兩國領導人的坦誠和熱情,某國主席和某國總統一絲不掛光著屁股在某地舉行會晤,這叫坦誠相待。初次見面的兩國領導人要用互扇耳光的禮儀來表示不打不相識。

外國人養牛會在牛肚子上開個洞,養牛的人不會問牛同不同意,並且養牛的人不會自己在肚子上開個洞。我們現在大多數人就是牛。



那個酒瓶是我扔的


凡是吐槽這一標準的大都是自私的站在自己角度考慮問題的人群。他們是沒看見這些年來由於電動行業標準滯後,好多生產廠家打著擦邊球把電動車越做越離譜,從一個人騎的小電動到拉兩三噸貨的三輪和所謂老年四輪電動車,都叫電動車,國家如果再不出臺新的行業標準予以細分管理的話只會更亂,更離譜,最終受害的都是老百姓。現在駕駛電動車的大多是沒有駕駛證的就是說沒有經過道路交通知識學習,不懂得作為交通參與人上路以後應該遵守什麼樣的規則,隨性而為。別人撞了他,他是受害者,他撞了別人還是受害者,被撞的也是受害者,因為他那麼快的車速沒有保險,沒有駕駛證不受法律約束,沒有出行保障,這些年拒不完全統計有百分之八十的交通事故跟電動車有關。國家只是把交通工具進行了細分,你覺得自行車太慢不能滿足你出行對時間的要求你可以選擇摩托車,那麼你就要具備高速行駛的條件,給自己給別人一份保障。奉勸大家不要亂噴專家如何如何了,國家出臺的每一項法律法規都是為了大眾利益不是為了保護專家的。識好歹是做人的基本!


a深呼吸1199921811


個人覺得對於電動車確實應該上牌管理。為什麼大城市3年,太原卻是一年。有百分之70的不符合標準,在對於舊的電動車商家回收也就300元左右。我是小牛電動車N1超標電動車車主。我們買車都6000元到9999元不等。我們也就騎行了1年就報廢太虧了,那怕給我們上個電動摩托車牌也算。主要是不要闖紅燈,逆行,走機動車道這些不文明行為。還有就是一些品牌新款電動車有個腳蹬子就能上牌,速度可不是25之下也可以上牌,這樣和之前有什麼區別。我們小牛電動群在這2年裡的時間裡可是幫警察👮叔叔找見過好多次小偷,我們車還是了鋰電池。剎車輪胎在和其他品牌比較絕對有安全的合格性。在本人騎車當中做為小牛的騎行者不能說一次都沒有闖過紅燈,絕對是禮貌騎行。汽車來了都是讓汽車過,希望能給所謂我們這些超標電動車也能上個電摩牌。文明出行,文明騎行。


感恩jjlp


任何制度都是人制定的管理辦法,而且人是有偏好和頑固習性的差異性,就這次4.15電動車實施辦法來說,充分體現了這一點。這個公共交通的權威專家,在制定電動車種種性能、載重、速度、行為方式上頑固地朝後看,而不是制定一部承上啟下的管理標準,讓使用者怎麼彆扭怎麼來,怎麼不方便怎麼來,怎麼容易出交通事故怎麼來!可見,專家為磚家也!比如說,自行車腳踏已經在進化為電動車後被廠家、消費者逐漸淘汰,而且近幾年已經完全不存在了,為什麼還上了電動車標,成為必須具備的功能?從現在到未來,已經完全喪失的前朝用品自行車的功能卻成了後代電動車必須保留的活化石道理何在?不說磚家誤國吧,倒可以說磚家誤了一個朝前發展的行業,誤了老百姓對電動車的期許。這個規定毛病多的地方不少,如現在城市都是大型、超大型城市,你的重量那麼小考試到雨雪天的安全嗎?電池是一種重量,車輕了電池也很小,一但電池使用衰減後,那上班的人能跑完上班的路途全程嗎?一分析文章更長,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