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手下士兵无数,宋江为什么一直想要被诏安?

梦锐轩说


宋江生性懦弱,同时正直善良, 在朝廷中,始终是碌碌无为, 被高俅等高官压制, 自己也想过安逸的生活, 所以他的目标始终是招安。 宋江,受到封建迷信的思想比较严重,曾经因为自己讲义气,喜好结交义士 怕因此拖累父亲与父亲脱离父子关系。



水泊梁山梁山兵多将广,例如,林冲、玉麒麟卢俊义等人比比皆是。相比之下,自己在带领队伍方面才智不足,自信心差。比才智比不了吴用,比带兵比不了卢俊义等人。比起带领这些才智、能力都远超自己的人物,他更喜欢带领一群“庸庸碌碌”之人,至少这些人不会威胁他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不会威胁他可怜的自尊心。

梁山奇人异士颇多,脾气暴躁,行事怪异,性格难以捉摸,这支队伍并不好带啊。而宋江是一心走正途上大道的人物,虽然他在兄弟里面比较被推崇。但是,说实话,他看不起这群所谓的梁山好汉。生怕他自己一生及时雨,忠义无双的天下美名被这群不好带着兄弟给毁坏。



所以对于他来讲,能有一个为朝廷效力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他得知能够替朝廷征缴方腊,会被朝廷封赏,他的队伍以后也不再是什么山寨土匪,而是会被朝廷封赏,加官进爵,走向他所认为的正道。当他抓住高俅,能为兄弟林冲报仇的时候,他却把 自己以及梁山所谓的前途作筹码,忘记了兄弟林冲所受的灾难。



此人虽然正直、善良,颇有仁义之风,但无奈性格懦弱,并不是成大事的英雄。


历史树洞


宋江对梁山未来的出路有过深思熟虑的思考,如果不招安,梁山面临三大难题:其一,梁山压力越来越大;其二,梁山树敌越来越多;其三,梁山人心越来越散。如果招安,至少有三大好处:其一,梁山作为聚义之地瓦解,生存压力问题随之消失无形;其二,梁山众好汉华丽转身,找到一个好归宿;其三,实现了宋江报效朝廷这个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

如果不招安,梁山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梁山上的人马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王伦时期,只有4个头领,七八百名喽啰,发展到了宋江时期,聚集了108名头领,喽啰和家属估计有数十万之众。这数十万人天天吃饭就是个大问题,更何况梁山上动不动就大摆宴席,花钱如流水。同时,还得给大家发工资,经常还要打赏,没有金钱的激励作用,这么庞大的队伍可不好带。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梁山上战马估计都有数万匹,养这些战马也是不小的开支。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打劫客商和对外开战,久而久之客商宁愿绕着走,也不路过梁山,地方州府必然会加强防范,攻打的难度越来越大。宋江作为梁山的当家人,每天睁开眼睛,这些问题就扑面而来,可谓压力山大!

如果不招安,梁山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梁山树敌越来越多。

第一条说到生存之艰难,数十万人要吃饭,要拿工资,还要给他们打赏。同时还要有数万头牲口。梁山上最紧缺的就是粮草和金钱。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解决的办法就是三个,一个是下山打劫,专门打劫过往的客商,久而久之梁山的恶名就传开了,客商梁山无可奈,但一定是恨之入骨;第二个办法就是专门攻打和梁山敌对的势力,比如祝家庄、曾头市之类的,其他类似的这种山庄,必然要把梁山作为假想敌人严加防范;第三个办法就是攻打地方州府,比如青州和大名府,所有的地方州府也必然把梁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久而久之,当这三股势力形成强大合力的时候,朝廷必然会下血本,无论如何都要剿灭梁山!

如果不招安,梁山面临的第三个难题是梁山人心越来越散。

梁山上看起来好像特别兴旺,但其实内部矛盾重重,派系纷争,暗流涌动,人心越来越散了。因为梁山的头领来源不同,自然就划分为几股势力:第一股是元老派,林冲和阮氏三雄等,他们对宋江只是表面服从,其实是在观望之中;第二股是宋江的嫡系势力,花荣和李逵等,他们对宋江唯命是从,是宋江的中坚势力;第三股是被宋江坑上梁山的,比如卢俊义、朱仝和秦明等,他们本来也挺好的日子,都是被宋江坑了,被逼无奈才上梁山的,他们并不想在梁山待一辈子;第四股是朝廷过来的降将,如关胜等人,他们本来就有较高的地位,内心是瞧不起梁山这种地方的,一颗心还向着朝廷;第五股是铁了心想在梁山待一辈子的,比如武松等人。这五股势力都各有打算,人心怎么会齐呢!

如果招安,第一个好处是梁山作为聚义之地瓦解,生存压力问题随之消失无形。

如果招安,梁山这个聚义之地,就必然要人去山空,所有人都要离开梁山,今后的吃喝拉撒、工资待遇、赏金等都由朝廷作出安排。宋江再也不用花心思什么时候下山去打劫过往的客商,再也不用劳神带兵下山去攻打祝家庄之类的敌对势力,再也不用兴师动众去攻打地方州府。这些所有的生存压力等随之消失无形,这对宋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求之不得!

如果招安,第二个好处是梁山众好汉实现华丽转身,都找到一个好归宿。

梁山上的这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被逼上梁山,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行各业,有些人原来就过得不错,甚至有些人之前过得很辉煌,自从上了梁山,就被世人贴了标签,被称作草寇、反贼,如果一辈子待在梁山,意味着这个标签就要贴一辈子,很多人是极不情愿的。如果招安,这些世人眼里的草寇、反贼,就能摇身一变,成为吃皇粮的公人,这无疑是绝大多数人所向往的最好归宿。

如果招安,第三个好处是实现了宋江报效朝廷这个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

宋江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认为好男人就该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功成名就、封妻荫子,打死都不能当反贼。宋江还是郓城县押司的时候,对这份工作看得很重,因为这也是报效朝廷的一种途径。杀死阎婆惜逃亡江湖,身在江湖,心怀庙堂,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重获自由,再次为朝廷效力。所以宋江才会婉拒晁盖上山入伙的邀请,也才会教育花荣要好好经营职场关系。如果招安,宋江报效朝廷这个梦寐以求的人生夙愿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








乔鞅


我认为宋江一直想招安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宋江的个人信仰

宋江骨子里是一个“忠君”思想相当严重的人,他一直想把他一腔热血和抱负全部献给赵家王朝,不管他上梁山之前还是上梁山之后,他的这个思想从来就没有减弱过。而这种“忠君”思想在他坐上梁山头把交椅后表现得尤其突出。他在晁盖刚刚去世,尸骨未寒,暂摄梁山泊主之位时,就迫不急待地将“聚义厅”改为了“忠义堂”,他的领导原则和思想从这时开始就表露无遗,这个思想也一直主导着他向“招安”方向不断努力,他后来做的一切工作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在进行。领导人个人意志决定着企业的方向,宋江不仅个人要向朝廷尽忠,他还要带领手下一起向朝廷尽忠。

(二)宋江实质在为梁山好汉们谋求出路

上梁山的108将和普通士兵,成份也是相当复杂,三教九流,穷人富人,老百姓当官当兵的,什么样的人都有。实际上他们其中真正想“落草为寇”的有几人?很多都是被逼无奈暂时到梁山避避风头,他们内心中其实也想成为“良民”,或者“封妻荫子”。就是最有反叛精神的三阮不都唱“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这充分说明了这些好汉们根本就没想与朝廷作对,宋江也是看清楚了这一点。否则,如果好汉们铁了心要与朝廷作对,凭宋江个人影响力是无法带领所有兄弟们归顺朝廷的。所以说,宋江一心招安,实质上是满足了大多数人的心愿,为兄弟们最后谋求一个正常的好的归属。

(三)宋江不得已而为之

梁山虽然有108将,有无数的士兵。但这些数量要是真正与朝廷相比,那还是不值一提。而实际上,梁山最鼎盛时期所有人马也不会多于五万人,这无法与朝廷上百万正规部队相提并论。虽然梁山能依靠地理优势赢得局部的短暂的战争的胜利,但长期的消耗战、围困战,梁山是无法支撑的,在朝廷强大的兵力优势和供给优势下,梁山不用打只是围困住最后饿都会饿死。这种深远的、战略性的考量,一般的好汉也不想也想不透,而作为统帅的一把手宋江却不得不想,不得不想清楚。我猜当宋江一旦想明白后,一定是后背透心凉,会出一身冷汗。在这种情况下,梁山还有得选吗?宋江还有得选吗?只有被招安成为朝廷的人,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他和他的兄弟们是没的选择。从这点看,宋江应该是一个高人,他能高瞻远瞩,从长远、大局思考问题。


文斋堂


我们先从宋江说起。

宋江没上梁山之前,做过最大的官是押司。押司说白了,就是文书一类的基层小吏,手无实权。宋江平日里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喜欢结交江湖豪杰(宋江的社会层次决定的,实非宋江所愿),因此,在江湖上赢得了一个好名声,人称及时雨宋公明。也就是宋江认识的这些江湖朋友,把他拉下水,最后迫不得已上了梁山落草为寇。

再来看看梁山上的人员构成。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吴用是个科举考场上失意的书生,鲁智深当过提辖,武松当过都头,还有被梁山好汉用不择手段拉上梁山的军中将领呼延灼、关胜、秦明,更有鸡鸣狗盗之辈的时迁。总之,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单将是三教九流的人都有,皆因各种原因被逼上梁山。说穿了,梁山存在的意义就是一个大的难民营。各个出身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人汇聚到一起,不说其它,单说生活习惯融合都得一段时间。

我们一直有个错觉,梁山兵将打仗很厉害,腐朽不堪的北宋政府军不是其对手。那是在梁山的地界上或其势力范围内打仗,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都具备的情况下打的。再看看被朝廷诏安后,远征围剿方腊时的战绩,梁山好汉精英折损大半,元气大伤。虽说当了朝廷的炮灰,但也可看出,梁山军马想要改朝换代,绝非易事,出身未捷身先死的事极有可能会发生。

呆在梁山上,过着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真的好吗?一日为寇终身为寇,就算梁山众人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子孙后代考虑,总不能子孙一生下来就被打上贼寇的烙印吧。这么看来,宋江是梁山上头脑最清醒的人,为了给梁山好汉找条出路,不惜背负千古骂名。宋江错就错在看走了眼,没看清朝堂上的形势,是奸佞当道,硬是凭着自己的忠君爱国思想和书生意气,把梁山的前途命运推上了断头台。


逍遥客小刘


从《水浒传》中得知,晁盖死后宋江为寨主坐头把交椅。于是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正式把被朝廷招安变成山寨的战略方针提上日程。

为什么宋江不推翻宋朝自己当皇帝而一心想着招安呢?

一、最初山寨本无明确的政治纲领和诉求,只是提出了”劫富济贫”,靠”打家刧舍”来维持山寨的日常开支,没有远见。宋江此举其实为梁山的战略前途作出规划。

二、宋之之所以选择招安,是梁山的总体力量太弱。首先,梁山虽然有一百单八将有几万喽啰,但与朝廷相比相差太远书中交待,光宋朝禁军就有八十万,不说各州府的地方部队,力量对比异常悬殊;其次,按书中描写,宋江占据梁山及八百里水泊。这里的八百里是什么概念?其实就是八百平方里,长宽超不出三十里加上一座梁山,再加一倍,长宽不超六十里,与朝廷的万里江山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三、宋江选择招安,与自己的地位及出身有关。宋江乃郓城县押司,是一小吏,连官都算不上。天生自卑和对体制内的向往,成为使其极力向上爬的动力,而能够使“吏”变成“官”的途境就是造反坐大后招安。事实上也是如此,梁山被招安后宋江马上华丽转身成为“宋先锋”。



四、宋江选择招安一途,是中国几千年深入人心的忠君思想。《水浒传》里描写的梁山,其主旨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替天行道”,这个”天”就是指的赵宋皇帝。同也暗示了赵宋皇帝的正统地位。这也是《水浒传》这部四大名著之一未被列入禁书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


神舟六



其二,宋江当上梁山寨主,俗话说的好,不当家不知道柴米主贵,这一个大家庭要吃,穿,住,梁山就哪点地盘,又不搞农业生产,又沒有后方根据地,全靠抢夺富户维持生机,这四邻八乡也沒有太多富户,还不敢向外太远的地方抢夺,还不敢单独行动,哪样会被官兵击破,只能抱团取暖,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犯了法的人员投靠梁山的越来越多,成了收容所,虽然朝庭攻打了几次,但凭着地势险要得到胜利,宋江明白朝庭是没有腾出时间来,朝庭面临着外国入侵,国内还有几支起义大军,如果朝庭下大气力征讨肯定必亡无矣。



其三,让朝庭剿灭落个贼匪骂名,让朝庭招安为国家效力还能名垂青史,落个忠君爱国的美名,所以宋江选择招安,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宋江就是不走招安这步棋,虽着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的激化,梁山军也成不了气候。


七星印月


对于宋江为什么一直想要被招安,首先得从梁山好汉的组织成分中来看,这样就会有一种很清晰明确的认识,从梁山上的这一百零八将看看他们各自上山的目的性,就能明白宋江的选择了。

宋江剧照


梁上众人上山的理由无非就这几种,骗上山的,逼上山的,投降上山的,自愿上山的。其中像骗上山,投降上山的像玉麒麟,关胜,呼延灼,还有自愿上山的包括自己犯了事或者就想当来混口饭吃的,真正对宋朝失望透顶,想要推翻他的人,在梁山众人当中占比很小,大部分人都是心里还想着恢复从前的官家身份,或者是想混个官家身份,毕竟当时人们心中还是觉得官比匪更有前途的。

另外,梁山的总体实力相对宋朝还是强于梁山的,这也使得梁山方面动摇的原因之一,当然宋朝的正统地位稳固是最主要的原因,加上梁山是以打家劫舍,替天行道为理念,造反意志没有,或者说不坚决,也是宋江一直一来主张投诚的原因。


Y一花一世界YB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梁山说好听的是梁山好汉,其实就是个土匪窝,连普通人都不如,不然怎么会叫落草为寇嘛,你想想这一百零八名好汉都是犯事了,一般都是杀人了才会沦落至梁山啊,人多了自然鱼目混杂,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关键是一群人没有收入,靠什么养活大家呢,只能是打家劫舍,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首先你看宋江也是想当皇帝,但是你看跟宋军多次交战虽然为了救兄弟但是也能感觉到不是宋军的对手,所以当皇帝这条路走不通只有换条路走。

其次既然不能公然对抗朝廷,只能求合作了,招安就可以把自己带领的土匪一下子变成正规军,解决了如何营生的问题

最后,其实凡是有才能,有抱负的人是不甘于只做一个土匪头子的,肯定也想为国效力,光宗耀祖啊。宋江也不例外

请大家多多关注我哦😊




凤凰涅槃之飞儿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宋江招安上上策

宋江是个外弱内强、具有领导、管理、军事才能的人,常常示弱于外、示诚于人、示强于敌而又内心极其孤独苦闷的“心机男神”。郓城为吏时仗义、周全人无非图个虚名,攀个高枝,求个高升,逃难时不忘嘱托义弟武松招安图个前程,路过梁山时不下枷具恐坏了朝廷法度,浔阳楼题反诗亦无非表明自己有位极人臣之才智啊。内心绝无造反之意,能把造反做为升官之途径应是老宋之创举,后世多有效访者。

从招安一事看,宋江是有政治远见的,招安是宋江对内对外充分分析后的梁山集团的正确选择,一是宋江看“赵官家”为明君,只要“清君侧”即可中兴大治,与当时的上层诸多政治清流相合,是大宋当时舆论主流。二是宋江数万人马与大宋百万禁军相比,战胜几无可能。三是宋江等人多非为生活计而上梁山,有犯罪避难的、被擒被赚的、被哄被骗的、被强迫强劝的、打酱油的等等,逼上梁山者唯林冲与二解,整个梁山,招安是主流呼声。四是内部山头林立,派系相互不“尿”,利益诉求不一,稍有不慎,火并即有可能。五是忠臣良将之心态绝非今人所能理解。

宋江不招安,其后果只有两条,一是被剿灭,二是做王伦第二。宋三哥不傻啊!





一哥于一


梁山被招安是迟早的事,也是必然的,我认为原因有几点。

第一,梁山诸好汉,绝大部分都是有一腔报国的热血的,只是无奈之下才会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其中宋江上梁山前就是一地方押司,相当于一个文书吧,更是那种认为自己有本事,想当大官的人,因此不会甘愿当个强盗头子,他认为当强盗是非常丢人的一件事,这一点从他最后把额头上刺配的金印去掉就能看出,他内心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曾经是个囚徒。

第二,上了梁山,队伍越来越大,吃喝拉撒都要钱,梁山的经济来源应该主要是当初劫来的生辰纲,生辰纲说是十万贯,曾有人计算过,十万贯相当于现在的三千万,即使算上其他来投诚的带点钱过来,也不会很多,但梁山大大小小的人数,据说在招安时有七万左右,这些人吃喝拉撒都要钱,三千万花起来也很快,难道天天去打家劫舍吗?显然也不符合“替天行道”的初衷,所以吃公家饭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即使钱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名声。如果不招安,梁山上一干人等永远是贼寇,按现在的说法,他们永远是反政府武装,或者叫恐怖分子,要么一辈子当贼,要么就是推翻政权自己当皇帝。但按照宋江的性格,他会起义反抗吗?即使他起义反抗了,梁山这点兵马,还不足以和整个国家抗衡吧,梁山只是易守难攻,但要主动出击,梁山兵马不见得会是政府军的对手。梁山几次出击,都没有很顺利得胜的,曾头市,祝家庄,高唐州,都有点麻烦的,最后打方腊,那就更惨了。所以梁山兵马,小型战役还不错的,但打大战,尤其和一个国家打,相信宋江和吴用心里还是有点B数的。

因此综合来看,最好的归宿就是招安,哪怕还是被奸臣迫害,但始终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年轻时,很讨厌宋江,为什么一门心思要招安,现在看,宋江还是有战略眼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