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倪瓒的书法由隶入楷,以独特的个性、雅逸的风貌,越来越得到同道们的重视。

倪瓒书法发展历程,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图1

早期大约在至正十四年(1354年)以前,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题《梧竹秀石图》(图1)为代表。其特点为字形多瘦长,纵向取势,笔画硬拙有力,顿按不明显,线条平匀。结字或松散,姿态或平正端雅,字距或宽或紧,行线或弯或直。似在绘画之余信手而写,不事修饰,潇洒随意。风貌稚拙,略嫌生硬。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图2

中期,至正十五年至至正二十三年(1355—1363),以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题《江岸望山图》(图2)为代表。其特点为字形由瘦长向扁方字过渡,扁方字已占主流;主横画末端顿按加重,或起明显的圭角,左轻右重的态势已现,笔力清劲,笔法渐趋圆熟,行气较为流畅。

晚期,至正二十四年至明洪武七年(1364—1374)。这一时期其题款书法精品较多,以现存上海博物馆的题《渔庄秋霁图》(图3)为代表。其特点为撇、捺画展逸多姿,主横画末端和有的点、捺画,或顿按回锋,或顺势回钩,或轻挑出锋,或起圭角,变化甚富,楷中带行,兼存隶意。字形宽扁,横向取势;结体宽博,略呈左轻右重、上紧下松之态势,并有正欹、疏密、跌宕、错落、照应等变化,已形成成熟的书法风格。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图3

倪瓒作品中无处不在的对比和辩证思想。

1.疏与密

徐渭曾谓倪瓒的小楷“密而疏”。单个字当中,倪瓒将笔画作横向处理且将笔画间距缩短,这样就会形成很密的空间,破解的办法一是夸张地延伸个别笔画,增加疏密对比,如“叹”字。另一个就是拉开左右的间距。倪瓒左右结构的字,中间都有很大的空间,也增加了疏密对比,且视觉效果十分突出。这也是倪瓒结字的典型特征之一。另外,从整篇作品看,行气疏朗,疏密安排巧妙,通透空灵,绚烂多姿。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倪瓒小楷中,同向线很多,但不单调,倪瓒将撇、捺、竖、钩等笔画加长,如“羲”字。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2.疾与缓

倪瓒小楷节奏感非常强,带来作品强烈的视觉效果,这源于其书法作品中的节奏。不论从单字分析,还是通篇研究,都可以看到节奏的丰富表现。一般来讲,对比越强烈,节奏感越强烈,情感的表现也越激烈。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3.纵与横

倪瓒小楷的纵向笔画很多,字体向上向下呈开势状态。有些字在没有竖向笔画的前提下,依然会通过延伸左下右下的撇捺笔画来达到这种效果,如“仰”字。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4.仰与覆

横画较多的字中,充分注意到横画平、仰、覆等变化,显得有韵味,不死板。如“鸢”的上两横呈下覆之态,中横平,下横仰,互相照应,顾盼生姿。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5.收与放

倪瓒在处理撇、捺、卧钩、反捺等笔画时,有意将其角度变小,呈横向状态,这样,就增加了字体的横向感,这样的结果是,节奏感强,稳定性高。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家”的捺,极力舒展向右下延伸,整个字平稳,而“秋”的捺画处理成顿笔,也显得平稳,笔画长短对比强烈。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6.尖与顿

左尖右顿,形成字形的左轻右重。但大多数字的结构左紧右松,笔画左长右短,所以,整个字视觉上并不显得歪斜,反而显得稳定。这种结构的字,在作品中随处可见。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7.连与断

“连生紧,断生松”,倪瓒通过笔画之间的连接来形成一定的内白。连接越多,形成的封闭空间也就越多,字体的完整性就越好,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就越强。在空间分割上,倪瓒有时将左右结构的字拉开距离,形成封闭的空间,如“欢”字。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8.曲与直

把倪瓒的字用单线勾出来,可看出笔画大多为曲线。长横多呈波浪线形,竖画相背取势也为曲线,大多笔画起笔处的顿笔无形中也增加了曲线。曲线的运用也打破了横强纵弱的僵化,使字体增加了一种“妩媚”的感觉,增加了情调,如“道”“目”“有”。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临习楷中带隶、古雅俊逸的倪瓒小楷,读完此文,要点皆明矣

倪瓒楷书,师法传统而不拘于传统,不断变法和升华,直写胸中逸气,诗书画合一的路径和创新精神,值得后人学习。我们在临创时,要深入把握作者所处的元代书风,了解作者的艺术历程,分析每幅作品的章法、笔法,才能做到精准临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