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一九八八年,王朔与妻子沈旭佳的爱情结晶降世,由于从小特殊的家庭原因,王朔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冷淡,作为军官的父亲很少回家,难得见到父亲的王朔也经常提心吊胆,生怕做错了事被父亲暴打,谈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王朔至今咬牙切齿。

他看着自己的女儿王咪,心中暗自发誓,以后绝不动孩子一根手指头,用王朔的话说,王咪的降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快乐,他不需要儿女将来报答自己,因为小时候王咪带给自己的快乐已经远远超过王朔对她的付出了。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王咪

除了对女儿无私的爱,一些现实问题也需要王朔去解决,随着王咪逐渐长大,给本来居住条件就很有限的家庭制造了更大的难题。由于三代人挤在一套房子里,老人事多,小孩泪频,王朔被一上一下加在中间,自己还要仰仗手里这支笔养家,而这样的环境下,王朔难以得到灵感,他常常手里攥着笔坐一个钟头,桌上却仍然是白纸一张。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王咪

为了给女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王朔决定到影视界去试试水,从前王朔看不起写剧本的人,他认为作家就是作家,写剧本那就低一等,而为了生活,王朔也俗了一把。

王朔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准备开始钻研剧本,而房主正好是王朔的粉丝,他表示除了房租,水电等其他费用一律免除,只希望王朔能送他几本书就满足了。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王朔

王朔在这里开始了剧本的创作,那段时间里,写作对于王朔来说就是个体力活,他活脱脱就是一台人肉打字机,一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上百万字的各种剧本,并且,那个时候的王朔文思如泉涌,写完的剧本自己都没时间看,紧接着就投入到另一个故事的创作当中了。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顽主

回忆起那段日子,王朔认为那一年他把自己写废掉了,把自己的生活全部透完毕,自己的思绪也全部被挖空,他的手指写的都磨破了皮,生了茧子,那段辉煌期过后,王朔曾一度陷入了创作瘫痪期,导致之后他很多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了,不要说是自己亲自执笔写作,哪怕是看到文字他都觉得恶心。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顽主

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那几年中,由王朔担任剧本创作或小说改编的电影,照亮了整个八九十年代,《顽主》、《编辑部的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大喘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包括由王朔参与策划的《渴望》都是一代人的经典。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电影《顽主》

王朔也自己富足了腰包,他购置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大房子,还花一万多买了一套意大利真皮沙发,喝起了洋酒。

有一次,王朔携妻女与马未都在南方游历,看到一个古董店,小女儿王咪看上了一块手表,标价800元,王朔问了问马未都:“这东西真吗?”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马未都与王朔

马未都答:“东西是真东西,这个倒是没问题”。接下来可能马未都还有话说,东西虽真,但值不值800块钱,可能值得商榷,然而王朔根本没容马未都说话,眼都不眨当场点出800块钱买走这块手表送给了女儿。

可能今天年纪小的朋友没有概念,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正兴着“万元户”的说法,一个普通职工一年不吃不喝都挣不了800块钱,王朔对女儿那是真的挥金如土。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王咪与自己的画家丈夫朱砂

而王朔的妻子沈旭佳当场就急眼了:“你怎么能这么惯着孩子呢?她要什么你就给什么!”。王朔不以为然的回答说:“我现在花钱不眨眼的给她买东西,就是从在培养她,不要以为别人用个臭钱就能把我女儿骗走,我女儿从小什么都见识过,没那么好哄”。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当时王朔可以说是呼风唤雨,如日中天,他把马未都、莫言、海岩、苏童、刘恒、刘震云、魏人、史铁生等他能瞧的上眼的各路牛人聚集在一起,成立了“海马影视创作中心”,从那时候开始,影视剧开始逐渐的被大量生产和出售,文艺和商业的交流形成了产业链,而王朔是核心人物,他身兼法人和理事长,马未都担任秘书长。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当时各种媒体争相报道中国电视剧空前繁荣的盛况,尤其是由自己的公司“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出品的《渴望》热播之后,迅速引爆全国,达到了万人空巷的盛况,一到时间,大家都回家看《渴望》去了,社会上的犯罪率都降低了,相关部门还专门为此表彰了电视剧的制作组。

真正的“影视之王”,王朔让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夜不闭户

《渴望》


后来的王朔也创作过《甲方乙方》、《非诚勿扰2》、《私人定制》、《一步之遥》等重量级电影的剧本,但是属于王朔的时代还是随着他们散去的青春年华而一去不复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