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1999年,社會學家,資深教會青年工作者基姆漢考克在《培養成年人》一書中指出,如果我們認為自己在養小孩兒,那最終得到的就是個小孩兒。相反,他極力主張,我們的任務是培養成年人。聽起來這話好像明顯不過,但我問自己,我或者任何人,是否知道做為成年人立足於世的真實含義?是否知道孩子如何能成長為那樣的人?朱莉

成年人的標準是什麼?我們怎麼樣能培養孩子變成一個成年的人

1、接受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

2007年家庭心理學雜誌發表一項研究,就成年的主要標誌,研究人員詢問了18到25歲的年輕人。你認為自己已經成年了嗎?結果只有16%的人回答是,如果以這個標準來看,不只是孩子沒有成人,即使很多家長都沒有長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諮詢很多案例中,很多家長都是幼稚的。孩子不聽話我就哭,有的一直在講道理,當然還有我的會暴力相向,即使父母都不能為自己的後果承擔責任。那麼一個孩子逃避責任,就正常不過了,因為他沒有學會承擔責任,沒有人引導他承擔責任,他在家庭中看到的都是逃避責任。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孩子不會在第18個生日的午夜時分,魔術般的獲得生活的技能。童年應該是訓練場,父母幫助孩子的方式,不是寸步不離事事代勞或者通過手機遙控指揮,而是閃到一邊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不放手,孩子怎麼會行?很多父母這樣抱怨,不幫孩子穿衣服不行,孩子不會搭配衣服,不知道天氣冷熱該穿薄厚。不幫助孩子輔導作業不行,因為孩子總是錯題。不幫助孩子收拾書包不行,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如果有人為我們負責,我們為什麼還要辛苦地的負責。

2、以平等的成人身份與父母相處。

想一想我們的孩子從小到大到底會做什麼?為什麼他們不會做?為什麼簡單的飯菜不會做?為什麼不會收拾屋子?為什麼遇到和同學間的矛盾就會逃避回自己的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是父母出面,所以很多人都是在養孩子,我們也會看到很多這樣的老人,自己的女兒都已經50多歲了,媽媽還是不放心,還是處處指揮。有的人還會感覺到很幸福,認為有個媽,才有個人關心,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都是幼稚的表現。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以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處,代表著一個人的成熟。現在很多孩子見到父母總覺得低父母一等,所以很多人成年後很少回家,因為他覺得在家裡是壓抑的,是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同樣的道理,很多父母也總會盛氣凌人得指使孩子,我是父母,你就必須聽我的。所以不成熟的父母很難有成熟的孩子,諮詢中遇到很多父母用各種方式綁架自己的兒女,你不聽我的我就不吃飯,你不聽我的我會打自己的嘴巴,有的甚至給自己的孩子下跪,逼迫自己的孩子必須聽她的。

所以成熟代表著自己具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具有成熟的思想。而不是還受父母思想的影響,如果一個人形成不了自己獨特的思想,即使爸爸媽媽不在了。爸爸媽媽的思想會從墳墓中飄散出來繼續影響他的孩子,所以一個人真正想改變自己是很難的。在什麼家庭受什麼樣的影響?從小長在乾淨的家庭,對衛生就會有特殊要求。從小理性的家庭長大,這樣的人就只會為了名利而活,而疏忽身心的享受。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3、財務上獨立於父母。

一個成年人代表著財務上必須獨立於父母之外,如果一個成年人不獨立,慢慢兒就會形成依賴性格。在金錢上依賴父母,父母就會通過別的方式來控制自己的孩子。所以很多人非常糾結,既想要父母的金錢,又不想聽父母的指導。很多人會做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很多年輕人講儀式感,用名牌化妝品穿名牌衣服。沒有看到的經濟能力,沒有看到父母是怎麼掙錢的,沒有看到父母是怎麼節約的。這樣的人出入在西餐廳,穿名牌兒,超過自己的能力消費。沒錢了,不是找父母要就是網貸,這就回到第一點,一個不能為自己負責的人,這樣的人也沒有長大。

學會財務獨立非常有價值,這會影響自己的一生。一個不會經營財務的人,就是一個不會規劃的人。如果父母不滿足自己,如果在社會上掙不來這麼多的錢。自己就會心生怨恨,不但怨父母,而且還會怨社會。這是一種明顯的攀比心理,不管自己有沒有條件,一定要走進富人圈。表面上是追求儀式感,實際上正是自己的虛榮,愛面子,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給自己的好吃找藉口。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所以只有財務獨立的人才有獨立的人格,否則一個四處伸手要錢的人,終究會被所有人拒之門外。因為沒有誰會滿足一個這樣的人,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成長不是口頭說說,成長是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自己為自己負責,否則都是假大空,都是拖延、是另一種逃避。

4、不受父母與他人影響自己決定信念和價值觀。

只有一個不受父母影響的人才能決定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否則一定會極左極右。父母說上東好,我為了反對父母我一定上西面,這是一種報復。我要證明我和你不一樣,我也會成功,所以很多人都會在證明中傷痕累累,因為證明的過程一定會偏離我們自己的本心,偏離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

現在很多人都是非常從眾,我認可上重點大學抑鬱,也不願意上普通大學快樂,因為父母太愛孩子,他們總會希望孩子得到最好的一切。所以對現代父母有一個詞,直升機式的父母。焦慮的父母就會有焦慮的孩子,一個不給孩子獨立空間的父母,一個不允許孩子有獨立思想的父母。這樣的父母不會給孩子帶來自信,帶來的更多是挫折和恐懼,因為一個從來不會經歷失敗的人,是害怕未知的,他們遇到失敗會導致挫折和沮喪,所以過度養育孩子一定會出問題。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在過去那一代中,儘管沒有好的衣食住行,甚至每個人都在父母的打罵中長大,在校園中被欺凌長大。在社會中經歷挫折後的長大,可是過去的人很少有心理問題。你們一直經受挫折的人,能承受那個挫折帶來的痛苦。現在的孩子從來沒經歷過挫折,所以挫折來了就把她嚇到了,所以這樣的孩子多數只能萎縮在家裡,他會想外界是不安全的,只有家裡面是安全的。在家裡面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讚美,在外面得到的都是別人的批判和白眼,所以要想培養一個有能力的成人,就要有開放的眼光,而不是要用培養孩子的方式,因為你培養的孩子,即使他年齡長大了,在心裡面還是孩子,能經歷風浪的,才是一個成熟的人。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讓自己先學會成熟,一個成熟的父母,才會培養出一個成熟的孩子,他終究會變成一個成熟的人。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心理諮詢師合作和投稿)

我們是養育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養育一個獨立的成人?父母慎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