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百姓唾棄的大軍閥“吳佩孚”,為何死後卻有數萬百姓為其送別

引言:

日本侵略者一直都覬覦地大物博的中國,但是日本侵略者深知,要想侵佔和統治龐大的中國,他們需要扶持“偽政府”來達到“以華制華”的目的,於是日方高層便設計出了“汪主文,吳主軍”的侵華方案,日本人挑選了在當時極具影響力的兩個人,分別是時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汪精衛,以及當時的剛被國民政府北伐軍擊敗的大軍閥吳佩孚,日本人在挑選好人選後,便開始了勸降計劃,很快汪精衛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倒戈投靠了日本人,正當日本了為這一方案完成一半開心時,令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吳佩孚卻是塊“極其難啃的硬骨頭”,本文以吳佩孚為什麼會被選中、日本人動用了哪些勸降手段以及吳佩孚之死三個方面來解析日本人的這一侵華方案是如何破產的以及影響。

一、吳佩孚為何會被選中

民國時期,有很多軍閥,為什麼日本人就偏偏非要選擇吳佩孚?

這裡我們不得不說下吳佩孚在當時的背景

遭百姓唾棄的大軍閥“吳佩孚”,為何死後卻有數萬百姓為其送別

吳佩孚

吳佩孚本是一名書生,後來棄筆從戎,憑藉自己的出色才略,一直做到了直係軍閥的首領位置,在1922年的直奉大戰中,憑藉過人的謀略,一舉擊敗張作霖率領的部隊,並且將張作霖逼退至關外,憑藉這場戰役,吳佩孚名聲大噪,甚至在1924年被美國的時代週刊評價為“中國最強者”,可見當時吳佩孚在國內乃至世界的影響力。

成長迅速的吳佩孚萌生了將張作霖徹底擊潰的統治北方的想法,於是又一次直奉大戰便爆發了,然而憑藉25萬精兵本以為能勝利的吳佩孚沒有想到最終卻以馮玉祥等人的倒戈導致了自己這次直奉大戰的戰敗,戰敗的吳佩孚不僅沒能完成他的統治北方地區的夢想,就連佔領不久的北京地區都保不住,只能退守到湖南湖北等地,退守到兩湖地區之後,吳佩孚重新整治軍隊,擴充軍隊,雖然一時間不能再去硬碰張作霖軍隊,但是勉強自保獨佔一方還是可以的,事不隨人願,正在休養生息的直係軍閥,被國民革命軍盯上了,1926年秋天,國民革命軍發動了北伐,將吳佩孚所率領的直系軍隊全滅,吳佩孚從此走下軍閥舞臺,成為一個尋常人。

遭百姓唾棄的大軍閥“吳佩孚”,為何死後卻有數萬百姓為其送別

侵華日軍

1931年日本侵華戰爭爆發,為了加快侵華的腳步,日本高層想要扶持“傀儡政府”,此時失意的吳佩孚便成了他們最好的人選,日本人想要憑藉吳佩孚的影響力以及出色的軍事才略來幫助他們。

二、日本人勸降吳佩孚

為了勸降吳佩孚日本人可謂是絞盡腦汁,動用了各種手段:

日本人允諾吳佩孚,只要吳佩孚答應幫助他們,他們就提供“十萬支槍支,兩千挺機槍,數百萬的援助款”來幫助吳佩孚重新走上軍閥舞臺,卻遭到了吳佩孚的拒絕,吳佩孚回應日本人“我曾經擁有的槍支不止十萬,擁有的金錢不止百萬,但是最終我還是失敗了,說明成敗的原因不在於槍支金錢,如果我願意藉助外援,又何至於等到今天,中國人的事應由中國人自了”,不肯善罷甘休的日本人又派了江朝宗等人上門勸說,都被吳佩孚痛罵沒有好下場。

在動用吳佩孚身邊這些“熟人”勸說無果的情況下,時任日本特務機關統領的土肥原賢二隻能親自出馬。

遭百姓唾棄的大軍閥“吳佩孚”,為何死後卻有數萬百姓為其送別

土肥原賢二

1.土肥原賢二首次登門

作為一個“中國通”的他很有信心說服吳佩孚,土肥原賢二來到吳佩孚的住處見到吳佩孚,對吳佩孚說“如果您願意幫助我們成立偽政府,我們可以放棄北平的統治權以及您提出的任何要求”,吳佩孚回土肥原賢二“非常感謝您的抬舉,但是我已經不想再出風頭了”,聞聽此言的土肥原賢二發現利誘不成,便央求吳佩孚“

還請玉師出面救救日本吧”,吳佩孚冷笑道“自身不能救,焉能救人”,見此情景的土肥原賢二隻能灰溜溜的走了。

2.土肥原賢二二次登門

經過第一次登門的失敗,土肥原賢二想到了“迂迴之策”,他知道想要勸降吳佩孚這個直性子,不能太直接的去談,於是他便二次登門和吳佩孚聊起了所謂的“治國理道”,吳佩孚雖是軍閥聞名,但是畢竟也是書生出身,對待治國治理,道德倫常還是很透徹的,對於土肥原賢二的這通“歪理”,吳佩孚直接回他“治國理道不同於賣國求榮”,並且將自己寫的一首對聯讀給了土肥原賢二聽“得意時清白乃心,不納妾、不積金錢、飲酒賦詩,猶是書生色;失敗後倔強到底,不出洋、不進租界、灌園抱甕,真個解甲歸田”,作為“中國通”的土肥原賢二,自然能聽懂這首詩的意思,再次灰溜溜的走了。

3.土肥原賢二施以金錢誘惑

土肥原賢二瞭解到吳佩孚不積金錢,廣交好友的特性後,推測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吳佩孚家底子應該快用盡了,於是就讓當時的北平偽政府給吳佩孚安排了一個顧問的閒職,讓他能有一份收入,土肥原賢二想要藉此賣一個人情給吳佩孚,因為在土肥原賢二對中國文化的認知中他深知“

人情”的重要性,只要吳佩孚接受了這個職位就代表欠他一個人情,這樣以後勸降就更加容易了,果不其然,和土肥原賢二的猜測一樣,為了補貼家用,吳佩孚接受了這個職務,只是讓土肥原賢二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已經打開了“一道缺口”,卻不曾想吳佩孚卻壓根沒有記住他這個人情,依然對他冷眼相待,這次計劃又一次以失敗告終。

4.土肥原賢二利用輿論來強迫吳佩孚

即將無計可施的土肥原賢二,最後想到了利用新聞輿論的方式逼迫吳佩孚就範,於是他便私自通過新聞報社印發了關於吳佩孚支持日本人的講話稿,對外散發,並且定下了發表演講稿的時間,一時間全國上下都被這個消息震驚了,各種輿論蜂擁而至,很快到了發表演講稿這一天,吳佩孚出席了記者會,日本人將演講稿放到演講臺上逼迫吳佩孚照著讀,看了一眼演講稿的吳佩孚隨即開口講述”日本人讓他擔任偽政府之職的陰謀之行,以及演講稿的虛假杜撰”,當著所有記者的面,再次表明了自己堅定的抗日立場。土肥原賢二的陰謀被揭穿。

土肥原賢二的數次失敗,也讓日本高層對其失去了耐心,日本高層將土肥原賢二從特務機關長撤職,讓川本接替他。那麼川本又是如何面對吳佩孚的呢?

川本在吸取了土肥原賢二的失敗經驗後,他明白硬來肯定是不行的,不同於土肥原賢二當初的央求,川本來到吳佩孚的住處直接行拜師大禮,要向吳佩孚學習中國文化,吳佩孚心中自然明白,又是一個來套近乎的,自然沒有搭理川本,施軟不行的川本,立刻暴露了自己的醜惡嘴臉,隨即翻臉威脅吳佩孚“要是不配合他們,就有性命之憂”,見川本說這話,吳佩孚笑著帶川本來到一個房間,讓川本沒有想到的是房間裡放著一個棺材,吳佩孚為自己準備的棺材,川本此刻才明白無論他們用什麼計謀都是徒勞。

三、吳佩孚之死

在動用了無數手段都沒有成功勸降吳佩孚後,日本高層非常惱怒,他們感覺自己不僅僅白白付出那麼多努力,更重要的是顏面盡失,吳佩孚作為公眾人物,日本人不好明目張膽的殺他,於是日本在華特務機構便尋找機會密謀殺死吳佩孚。

遭百姓唾棄的大軍閥“吳佩孚”,為何死後卻有數萬百姓為其送別

吳佩孚

1939年的一天,吳佩孚像往常一樣在家中吃他喜愛的羊肉餃子,卻不小心被一個骨頭渣扎破了牙齦,後來牙齦感染髮炎,一病不起,家人請來了德國醫生為吳佩孚治療,醫生看完後告知家人這種情況最高到醫院裡面用專門的拔牙設備將感染的牙齒拔掉,就在家人們都心急火燎的要把吳佩孚送去醫院時,吳佩孚卻說自己不能打破自己“不進租界”的原則,於是嚴令家人不得將自己送租界醫院。

然而這場病對於日本特務機構來說,是個絕佳的殺死吳佩孚的機會,就在12月4日下午三點,川本帶了一名日本醫生來探望吳佩孚,隨即對吳佩孚的家人說要給吳佩孚做手術,不然吳佩孚會有性命危險,家人無奈只能聽從,隨後日本醫生拿出手術刀直接從吳佩孚嘴裡插到喉嚨處,頓時吳佩孚口中吐血不止,並且不停的用手推壓吳佩孚的胸腔,直到吳佩孚幾乎沒有生命跡象,到了晚上吳佩孚被徹底沒有了生命跡象,離開了人世,死後安葬時無數的北平百姓自發為其送別,出殯隊伍整整行進了一整天才到達安葬的地方。

雖然日本極力想要將吳佩孚之死掩飾成一個巧合一個意外,但是這場手術,在外界看來顯然不僅僅是那麼簡單。吳佩孚的子孫撰寫的《先祖父吳佩孚的生前身後事》中對這次手術事件日本人如何迫害吳佩孚也是有詳細的記載的。

結語:對於吳佩孚這樣的一個軍閥,我們在評價他的時候,應該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雖然在軍閥期間做出了鎮壓工人運動“二七慘案”等令百姓痛恨的事情,但是對於日本人的多次勸降,對於失意的吳佩孚來說本是一個“翻身”的機會,可吳佩孚在民族大義面前表現出的愛國情操和民族氣節是值得我們讚揚的,日本的這次“吳主軍”方案的破產,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侵華的腳步,展現了中華民族的不卑不亢的民族氣節,讓當時處於水深火熱的老百姓和所有的抗日誌士都為之一振,筆者想說,無論我們身處什麼時代,只要堅定我們的民族氣節和愛國情操,團結一致,是不懼怕任何外敵的侵犯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