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文 | 小步在家早教

來自清華、斯坦福,全球735萬家庭的選擇,每天十分鐘,養出聰明寶寶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朋友圈裡有年輕媽媽發了一段話: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娃的大事小事都是媽媽負責,而豬隊友在一邊什麼也不幹,無怪乎媽媽要問出“孩子是我一個人的嗎?”這樣的話。

其實,這並不是個例。在我國,“喪偶式育兒”的問題非常普遍。

《2017中國家庭親子陪伴白皮書》數據顯示:

55.8%的家庭中,媽媽是陪伴孩子的主力。爸爸陪伴較多或爸爸媽媽陪伴一樣多的家庭僅佔12.6%16.5%

有人問,那些不陪孩子的爸爸,後來都怎樣了?

結果顯而易見,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他們的孩子,可能沒有按照正常的軌道成長,而若干年後,他們老了,也很難得到孩子的陪伴。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爸爸不陪孩子的危害

01助長孩子的叛逆

電視劇《小歡喜》中,季楊楊的父親就是典型的“沒有陪伴孩子”的父親。

身為區長的季爸爸因為工作原因,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兒子,媽媽也因為陪爸爸工作,沒能陪在孩子身邊。季楊楊從小就和舅舅生活,缺少了父母關心和愛護的季楊楊,在青春期時非常叛逆:不愛學習、和同學打架、開跑車進校園……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當季爸爸終於有時間和兒子好好相處,卻發現,自己很難走近兒子的內心,在外備受追捧的區長季爸爸,在家裡卻成了兒子最嫌棄的人。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都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忙”似乎是全天下爸爸的“通病”。

沒錯,爸爸總有忙不完的工作,出不完的差,加不完的班,但孩子的童年也只有一次,並且不能重來。

錯過了最佳的陪伴時間,再成功的事業也無法彌補。

02拉低孩子安全感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不僅需要父母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更需要父母為自己的心理安全提供保障。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正是在父母的陪伴和交流中形成的。

如果回到家爸爸只是自己玩手機、忙工作,而不真正和孩子交流互動,沒有高質量陪伴,那麼時間久了,孩子對爸爸的感情也就越來越淡,孩子缺乏父愛,也就沒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03影響孩子的情感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調查發現:那些很少得到爸爸陪伴的孩子,容易出現焦慮、孤獨、自卑甚至抑鬱的情況。

因為父親和母親對於孩子的意義不同,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行為會影響他長大後處理一件事的表現,缺少父親陪伴的男孩子可能會過於膽小、缺乏責任感,女孩子可能會不自信、患得患失。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父親帶娃的好處

就像我們之前寫過的文章《真正的好老公,從來不幫老婆帶孩子》裡說的,帶孩子從來不應該只是媽媽的事情,爸爸也應該參與進來,擔起自己那部分責任。

而且,有研究表明,爸爸帶娃的好處真不少。

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識別父親的聲音,而且比起媽媽,孩子聽到爸爸的聲音會更激動一些。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01爸爸帶的孩子更聰明

耶魯大學曾對嬰兒到10幾歲孩子的各個年齡段進行過持續12

年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被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未來也更容易成功。

拿語言發展來說,父親在孩子的語言發展方面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孩子2-3歲期間,父親的影響最大——父親的詞彙量越大,孩子在語言測試中得分越高。

父親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不會刻板地教孩子知識,而是經常不按常理出牌,寓教於樂,在遊戲中讓孩子獲得知識。有時候,腦洞大開的玩法可以很好地啟迪孩子的大腦。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BBC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有人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孩子經常把媽媽當作養育者,把爸爸當作遊戲夥伴,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把爸爸當作是更有趣的家長。”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創造力得到了培養,智商得到了開發。

02爸爸帶的孩子更堅強

爸爸在和孩子的遊戲互動、追逐打鬧中,會提示孩子危險的情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力量極限,並教會他們如何挑戰極限和冒險、如何面對困難的處境。在體驗到學習的新鮮感和刺激的同時,孩子會獲得堅強。

堅強是一種可貴的品質。《銀河補習班》中,出獄後窮困潦倒的馬浩文並沒有因為急著掙錢找工作,就不管自己的兒子。相反,他帶著兒子馬飛一起參與到找工作的過程中,讓他體驗生活的不易,讓他知道: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有希望的。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當碰到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馬飛被困在一個倒塌的房間裡時,他沒有放棄希望,而是憑藉堅強的意志,用身邊能利用的東西——門板、繩子、口哨、手電筒等從洪水中游了出來。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這句話在馬飛和爸爸身上得到了完美地體現。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03爸爸帶的孩子更獨立

還是在BBC紀錄片《父親的生物學意義》中,拍攝了一些單親爸爸和單親媽媽的帶娃的情況:

父親在和孩子玩耍時,他們會鼓勵孩子自己進行更多的嘗試,而在這一點上,母親就顯得有些被動;父親會在孩子想要玩耍的時候將他們扔得很高,然後再穩穩地接住,但是在母親那裡很少會有類似的活動。通過這樣的遊戲,孩子們能夠學會敢於對新事物發起挑戰。

所以最後的結果發現:雖然單親的爸爸和媽媽一樣,都有能力把娃養大,但他們和媽媽帶娃的方式大有不同——父親們並不是單一地教孩子生活,而是更重視把怎樣生活這個過程變得更有趣,從而教會孩子獨立。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陪伴不是孩子在旁邊搭積木,爸爸在一邊玩手機,而是引導他怎樣將積木搭得更有創意;陪伴不是孩子在旁邊做手工,爸爸在一旁玩遊戲,而是參與到孩子的製作過程中去,和他一起腦洞大開;陪伴不是孩子圍著問十萬個為什麼,爸爸只顧忙自己的事情,而是引導他怎樣一步步找到答案……

陪伴≠陪著。

那種看似在陪孩子,但不論是眼神還是心思,都沒放在孩子身上的陪著,不是陪伴。陪伴是要和孩子時時有互動,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否則,就算一天24小時都在孩子身邊,也沒有給到孩子應有的陪伴。


當爸爸覺得自己不夠耐心時,別忘記媽媽也不是一開始就懂得溫柔;當爸爸覺得自己很多事做得不完美時,別忘記媽媽也不是一開始就什麼都會;當爸爸覺得自己工作太忙時,別忘記媽媽也應該有自己的時間……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父親必須是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

其實,對每一對父母來說,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唯有愛和成長不能辜負。我們的愛與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堅實的地基。

BBC高分紀錄片: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陪孩子的爸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