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1979年2月25日10時30分,在越南高平市西部執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任務的54軍162師484團,根據上級關於向克馬諾進攻的指示,命令3營停止攻打郭梅之敵,立即收攏部隊北上班羅,爾後待命會攻克馬諾。由於任務變更突然,加上遭到越軍襲擾,實際上當3營於11時50分,從郭梅北側高地以北地區向班羅前進時,建制零散,只有215人,不到總兵力的三分之一。

營長在開進途中,顧慮到從無扣走大路到班羅可能會遭遇敵人,於是決定沿山下小路經班姆向班羅前進。這個時候3營的開進序列是:7連5班、9連3排以及一個重機槍班擔任尖兵排,營部,炮兵連(欠3排)以及團無坐力炮連2個班,7連60炮班、6班,9連2排(欠6班,加強1個重機槍班)擔任後衛排。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13時30分,走在最前面的7連5班進至班姆南側無名高地附近,發現右前方高地有2個人躍入塹壕,5班長立即向帶領尖兵排的9連副連長做了報告。副連長卻不以為然,說不一定是敵人,只要他不開槍,我們就不打。他既不向營長報告情況,也不組織偵察警戒,就命令尖兵排繼續前進。

當營本隊跟著走到無名高地附近時,突然遭到山上越軍的猛烈射擊。敵人先是以1挺輕機槍開火,隨即全陣地一起射擊,除了衝鋒槍和輕機槍之外,還有重機槍和60迫擊炮。3營200多人全部被越軍的密集火力壓制在山腳下的稻田和水渠裡,由於距離只有30到50米,一瞬間就有不少人傷亡,整個處境極為不利。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營本隊是越軍火力打擊的主要目標,正在向團部報告突發情況的2名報務員和9連連長、7連指導員很快犧牲。加強3營指揮的副團長和3營長行進時沒有和電臺在一起,在敵人火力封鎖下,無法和各連溝通聯絡。面對敵人猛烈火力壓制,部隊建制混亂的嚴重危險局面,副團長和營長束手無策,趴在田坎下不敢動,等於是放棄了指揮責任。

尖兵排不在越軍集火射擊地段,只有數人傷亡,但是帶隊的副連長既不敢組織兵力從翼側攻擊敵人,也不敢組織火力還擊,自己鑽進一個地窖,後面又以去團部報告為藉口,於16時30分擅自離隊。後衛排和團無坐力炮連的帶隊幹部和9連副連長一樣,不敢組織兵力火力從翼側向敵人發起進攻,而是趴在地上任憑越軍火力肆虐。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和消極避戰的尖兵排、後衛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位於營本隊中間的炮兵連和7連60迫擊炮班,在既得不到營長指揮,又遭到越軍集中火力射擊的情況下,他們冒著飛蝗般的子彈和不時飛濺的彈片,積極組織簡便射擊。炮兵連1炮和2炮打出14發炮彈,7連60炮班打出3發炮彈,直至炮身陷進稻田裡,底火不能擊發,才被迫停止射擊。

炮兵連連長李開華在戰鬥中表現尤為英勇。遭到越軍阻擊之後,他果斷指揮全連就地進行簡便射擊,指揮班長犧牲後,他冒著敵人火力親自觀測,向各炮下達射擊口令,堅定指揮戰鬥。在炮手傷亡的情況下,他一邊鼓勵戰友,一邊親自上炮裝填發射,打出4發炮彈。火炮失去作用之後,李開華又組織幾隻衝鋒槍堅持向敵人還擊。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在密集的彈雨中,李開華頭部中彈,血流不止。戰士蔣澤明爬過去撕開襯衣給他包紮,他吃力地從腰間抽出手槍交給蔣澤明,說:“槍留給你,狠狠打擊敵人,你們能回去,一定要向組織報告這次戰鬥的情況。”彌留之際,李開華又取下手腕上的“山城”牌手錶,斷斷續續地說:“這塊表留給連隊作紀念吧……”戰後,廣州軍區授予李開華烈士“戰鬥英雄”榮譽稱號,遺體安葬在廣西龍州烈士陵園4區7排3號。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這場遭敵阻擊的憋屈戰鬥一直打到天色昏暗,越軍於19時左右撤離戰場,副團長、3營長和幾個連的幹部,沒有指揮幹部戰士和傷員進行有組織的轉移,而趁著夜幕的掩護,帶著身邊少數人各自撤走。副團長帶著5名戰士跑到班姆附近的軍偵察連,3營長帶著16名戰士在41軍的陣地上待了一天多才歸隊。

戰後查明,在班姆南側無名高地阻擊484團3營的越軍為一個特工加強排,無論在兵力還是火力上,其實都不佔優勢。3營之所以會在這次戰鬥中遭受嚴重損失,犧牲48人,負傷53人,合計傷亡101人。究其原因,儘管存在地形不利的因素,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主要幹部驚慌失措,畏敵怯戰,放棄指揮,逃避戰鬥!

部隊遭到越軍特工阻擊,副團長營長趴著不敢動,炮兵連長血戰殉國

從3營此次失利的慘痛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到,面對突然發生的緊急情況,幹部的臨危不懼,堅定沉著,那是多麼的重要啊!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