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交河故城遺址

​今天的新疆吐魯番地區,曾經出土了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唐代文書。

其中一份撰寫於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的《交河郡市估案》,記載了當時在交河城市場上銷售的種種商品。

這個絲綢之路上的重鎮自然是薈萃了東西方商業精品,比如珍貴的犀角、茯苓。

頗讓人驚奇的是,交河城有一種貨物“昆布”,它的價格比犀角那些都要低一些,可見貨物數量不少。

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而唐朝所謂的“昆布”,現代統稱為海帶(昆布和現在所說的海帶還是有區別的,文尾註釋)。

如果說現在內陸地區超市有海帶出售,那並非什麼稀奇事,但古代中國是不產海帶的。

海帶是個不折不扣的外來物種,20 世紀 50 年代,我國才開始進行海帶栽培。

那麼,一千年前的唐朝西陲,大批量的海產品是從哪來的?

如何出現在交河城這個絲路商城裡的呢?

早在三國時代,中醫就已經發現吃海帶這些食物可以治療大脖子病。

到南北朝後,南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詳細記載了當時中國人使用的海帶的來源:

“昆布今惟出高麗。繩把索之如卷麻,作黃黑色,柔韌可食。”

南朝因為是公認的華夏正統所在,因此半島上的高句麗、百濟等國均與南朝有著密切的往來。

百濟的人參在南梁時就已經成為貴族的寵兒,想來南朝人使用的昆布,也是從今天韓國西南的百濟國而來。

到了唐朝時,半島主要分為兩個國家,渤海國和新羅國。

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這個是昆布

​湊巧的是,這兩個王國都是唐朝的封臣,在西域出現的昆布,必然也是從渤海和新羅長途運送所得。

《冊府元龜》裡曾記載,開元二十八年(740),渤海靺鞨遣使獻貂鼠皮、昆布。

渤海境內的南海府,龍原府以及安邊府都是盛產海帶的地方。

宋朝編修新唐書時,還在渤海國傳記中專門列出了“南海之昆布”這一獨特物產。

甚至渤海國向中原輸送海帶一直持續到了925年,這時候已經是五代中的後唐時期。

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這是海帶

​現在著名的韓國城市釜山,在唐朝時候曾是新羅的東萊郡,這裡也是海帶的主產區。

另一個東亞國家,也就是和唐朝發生過許多傳奇故事的日本,實際上並沒有留下向唐朝輸送海帶的記錄。

我們的確可以在日本文獻中找到他們很早就將海帶列入珍饈美食的記錄。

然而,日本貴族們吃的海帶多數都依賴於生活在東北的蝦夷人進貢。

要維持本國的需求或許還不夠,更別說出口大唐了。

換言之,當時內陸的西域人,享受著來自東北和半島的海帶,不得不說也是一樁趣事。

歷史冷知識:唐朝西域市場上的海帶,從何而來?

注:

將“昆布”叫“海帶”,也沒有錯,因為二者均屬於海帶目。

但是我們日常所說的海帶,是指海帶科下的海帶屬,而昆布是褐藻門海帶目翅藻科的一屬。

所以,昆布與海帶,不是“親兄弟”,而是“堂兄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