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快樂變成了一個奢侈品,對於大人是這樣,對於孩子同樣是這樣,我們在廣場上,我們在地鐵上,每個人都緊鎖眉頭,帶著一個焦慮的臉,然後領著一個成熟的我們認為有修養的孩子。

整個社會都在進步,物質層面兒飛速發展,可是我們的精神層面越來越匱乏。我看不到精神層面有任何進步,真實的情況或許是在退步。我們認為的文明,我們認為的修養,到底是為規矩服務?還是為了能讓我們真正的快樂,每天看到網絡上批判熊孩子,下面都有一堆人來批判。批判孩子沒修養,批判大人沒教育。似乎我們一開始就成為大人的,似乎一開始我們就變得那麼死板的,我們忘了我們也是個孩子,我們更忘了我們那時候的童年,才真正是無拘無束的童年。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現在的孩子童年不算是童年,因為有父母們過度的關注,過度被關注的孩子很難專注,很多孩子在那裡玩一會兒,一會兒爸爸過來了,找孩子聊幾句。一會兒媽媽過來了,問問孩子喝不喝水?一會兒外婆過來了,給孩子送水果。所以一個孩子很難專注在自己的內心世界,他總是被打擾,然後我們說我們多麼關注孩子,而沒有看到我們對孩子內心寧靜的破壞。

現在沒有人會允許自己的孩子在大吼大叫、跳上跳下的,因為這樣太沒有素質了,太沒有禮貌了,這是誰家的孩子,在這裡大喊大叫。可是大喊大叫才能釋放孩子的情緒,一個盡情釋放自我的人,才會有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我們有太多規矩,太多條條框框,每個人都要培養一個有素質的人,似乎有素質的人就不應該大喊大叫一樣,很多時候素質是有了,人卻病了。有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的人,都是那些善良的有素質的人。可是很多家長選擇看不到,認為這樣的病人離我很遠,可是他明明就在你的家裡。只是你選擇看不到,或者是你不想看。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記得我們小時候放學的時候,吃完飯,寫完作業,然後孩子們就在一起玩兒,各種娛樂遊戲,每個人都玩出一身汗,玩一兩個小時,然後帶著紅撲撲的臉回家了。那個年代沒有好的吃,沒有好的穿,沒有父母足夠的愛,沒有哪個孩子能得到今天父母般的愛護,那個時代沒有誰知道危險,父母除了夏天不讓上河裡游泳之外,別的沒有什麼可約束的。可是那個時代我們得到了自由,自由是無價的,大家在一起玩的合作精神是無價的,每天樂樂呵呵回到家,紅紅的臉蛋兒滿頭的汗水是無價的,是今天爸爸媽媽都給不了的。

可是我們今天每個人太重視自己的孩子了,我們怕這怕那,我們怕孩子有這個危險,那個危險。不能吃快餐,因為那個不健康。不能喝飲料,因為那個含有糖對身體不好,所有的事情我們都要孩子注意。實際上我們已經把孩子當成一個盆栽養了,父母過度的保護,一定會限制孩子的生存能力,這種愛是一種剝奪,當一個孩子被剝奪這種能力的時候,才會挫折,才會焦慮才會抑鬱,才會覺得無能為力。每個父母都想孩子變成勇敢的,堅強樂觀的,可是我們給孩子的信息是外界是不安全的,什麼你都要注意,這明顯是一種衝突。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如果小孩在成長的過程裡,可以有絕對的自由,愛怎麼玩就怎麼玩,他將不會變得叛逆,叛逆的小孩會變成叛逆的青年。可是每個父母都不會放心,我們認可培養一個抑鬱症的孩子,在重點大學裡坐著愁苦,也不會陪伴著一個給我們不確定性的孩子成長。所以才會出現我們強迫孩子學習,強迫孩子結婚、去做某種工作,強迫小孩去完成父母心中的慾望和理想。很多父母把孩子變成了自己的理想和生命,如果我的孩子考不上重點大學,我的一生就完了。

所以一個不能做自己的孩子,他才慢慢變成麻木的孩子。孩子的天性從未被容許表現她自己,漸漸地孩子無法隨心所欲地笑,不能玩,不能享受生命中的小事。自然就會變得嚴肅,他總是在思考人生,而變得不能體驗人生,不能繼續享受人生。一個不能豁達的家長,自然會有一個斤斤計較的孩子。一個嚴肅的家長,自然會有個抑鬱不快樂的孩子。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所以我們改變不是改變孩子,而是改變家長,改變這個社會對孩子的看法。當一個熊孩子在孩子階段不能夠盡情的當孩子,我們不允許一個孩子犯錯,一個孩子才會越來越謹慎,我們不是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我們是製造一個強迫症患者。很多強迫症患者他們來到我這裡諮詢,多數都是一個要求非常高的爸爸媽媽,要求完美的爸爸媽媽。她們不允許孩子犯錯,他們活的總是提心吊膽,我的孩子小學不能犯這個錯,我的孩子初中不能那個犯錯,我的孩子高中不能談戀愛,每一個小錯誤似乎都會給父母一個打擊。似乎孩子的錯就是父母的錯,父母更怕犯錯,這樣才會讓孩子如履薄冰的生活。

今天給家長推薦一本安徒生大獎精選繪本《快樂的光腳丫先生》,作者是昆廷布萊克,榮獲國際安徒生獎、格林納威獎、英國兒童文學桂冠作家獎。他是一個快樂的桂冠詩人,她給每個孩子帶來快樂。這個繪本兒讓我們明白我們不要忽略孩子快樂的童年,不要認為孩子天生就是快樂的,快樂是一種不需要被珍惜被重視的天性。我們要懂得要一個孩子享受自己的童年,一個童年快樂的孩子,才能讓一個孩子內心具有勇氣和力量,長大後才能抵禦現實的壓力和風浪。否則同樣遇到一個挫折,一個快樂的孩子很快就會過去,一個容易憂愁的孩子就會變成心裡的創傷。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我們對快樂的理解是這樣的,丟掉一隻鞋子也沒有關係,我知道自己還擁有很多快樂呀。讓孩子忠實於自我,而不必過於壓抑。讓孩子願意為自己和他人的快樂付出努力,加倍珍惜快樂,而不是視為理所當然。讓孩子即使面對殘酷跌入低谷,也能以笑容和勇氣再次出發。所以父母要學要學會和孩子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快樂。可以和孩子一起光起腳丫撒撒野,像光腳丫兒先生一樣,用腳丫去體驗泥土草地和水坑,人生不要活的那麼嚴肅。嚴肅是給孩子製造疾病,無論孩子多麼優秀,她已經是一個病人了,你想後悔都沒有機會。我們諮詢室每天接待的都是這樣的孩子,最重的甚至是麻木的孩子,他們對任何事情沒有情緒,對什麼都沒有興趣。這時候父母想改變,就得需要花費百倍的力氣,對於那些有情緒的孩子,對於那些有憤怒有不滿的孩子,改變還很容易。有憤怒代表著自己還有渴望,有憤怒代表著自己想要改變當前不滿的環境。

所以那些給孩子教出非常優秀的父母需要反思,你們認為的修養,是不是真正對孩子有益處,還是在抹滅人性。當父母的需要思考,我們是要完美的孩子,我們還是要真實的孩子。完美的孩子多數都是偽裝的,因為沒有誰能做到真正完美。那些越要求孩子完美的,孩子越自卑,因為他內心知道,我自己隱藏了很多不完美,只有我知道我很醜陋。可是我必須裝作自己完美,所以說這樣的人活著才累,很多有心理問題的孩子到我這兒來諮詢,他們多數都是這種為了父母,為了社會虛偽活著的人。他們不管做真實的自己,被父母教育也內化了他自己完美性格。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我希望不止父母改變這種想法,整個社會也需要改變這種想法。否則我們都是對孩子的禁錮,我們所謂的愛孩子,我們所謂的愛下一代。實際上都是我要一個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別吵,別鬧,別大聲說話,這樣的小大人兒。表面看著是非常懂事,非常成熟,在成長都出問題的,都是他們,很多三四十歲的人也是這樣。他們的童年都是這樣過來的,他們非常會理解父母,他們非常敏感,他們會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認可,可是他們唯獨失去的是自己,因為他們從來自己不敢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他們只能為了別人活,慢慢這種人就活成了一個笑話。

所以快樂不是因為你擁有什麼可以快樂,快樂是一種選擇。這都由你而定,生命本身是一張空白的畫布,無論你在上面怎麼畫,你可以將痛苦畫上去,也可以將幸福畫上去,這自由是你的選擇。你可以將你的生命變成地獄,你也可以將你的生命變成天堂,這全由你自己而定,你擁有所有的自由。

三清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老師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老師的心中,沒有誰是不正常的,沒有誰是病的,心變世界就變。三清老師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歡老師的文章,可以關注我私信我。(歡迎心理諮詢師合作和投稿)

只有快樂的孩子才有勇氣抵禦未來現實的挫折,家長和社會需要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