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抑鬱症從何而來

除了外傷、細菌感染之類的疾病以外,幾乎所有的內源性疾病,都或多或少跟遺傳有關係。很多精神疾病,包括抑鬱症,也跟遺傳有一一定關係。但是,我們目前還不清楚,遺傳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決定了抑鬱症的發生。相對於家族式的抑鬱症聚集現象,另一個相反的事實是,更多的家族中往往只有一個抑鬱症患者。這就說明,遺傳不是抑鬱症唯一的、決定性的病因。

有三個原因使我們不必讓患者把他們的抑鬱症歸結為遺傳的問題。第一,因為這相當於說,你的種不好。這是對一一個人的巨大否定,在實際效果上會加深病人的抑鬱傾向。第二,過度強調遺傳學的因素,會為人種優劣論者提供口實,這些狂人試圖從基因角度改變人,而且他們真的曾經這樣做過。納粹德國的一些精神科醫生, 就跟希特勒政府合作,殺死了數以萬計的住院精神病人。第三,到目前為止,我們無法對遺傳進行干預,而且,即使以後我們有辦法從遺傳學角度干預抑鬱症的產生,從人本主義和醫學倫理學上來說,我們也反對這樣做,因為這是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否定。

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來自環境刺激因素,比如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失戀、考試的失敗、親人的去世等,只是導致抑鬱症的誘發因素,而不是抑鬱症的真正病因。面對同樣的心理創傷性事件,有些人可以在短暫哀傷後重新變得積極健康,而另一些人很長時間都處於抑鬱中,這就證明外因只是抑鬱產生的非本質因素。

產生抑鬱症的真正內因,或者說本質因素是一個人的人格特點。從深層心理學上說,在抑鬱症患者的人格結構中,有一個嚴厲的懲罰者,這個懲罰者會時時監控他或者她的言行,一旦出現哪怕一一點點過錯或者失誤,這個懲罰者就會以極其嚴厲的方式實施制裁和譴責。抑鬱症患者的自責自罪、自我價值感低下、活力降低,都來自這樣的自我攻擊。

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舉個例子。一女孩去見網友, 結果被網友強姦了。然後,她有兩種做法可以選擇。一種是蒐集證據, 然後將網友告上法庭,使網友受到幾年監禁的懲罰。這樣的例子是真正發生過的,而且事實證明,這樣做了的女孩沒有患抑鬱症。但有如此遭遇的女孩更經常的反應不是這樣的,很多女孩會找自己的過錯,會對前途喪失信心:我真傻,我不應該去見陌生人的,我從此不再是一個貞潔的女孩了,從此以後沒有男孩會喜歡我了,等等。這都是在使用一種不成熟的心理保護機制,即把攻擊性轉向自身。而實施攻擊的,就是她內心那個嚴厲的懲罰者。

關於抑鬱症的產生,還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說法。 這個說法是, 抑鬱來自自己跟別人的邊界不清楚。在上面例子中,女孩之所以懲罰自己,是因為她和強姦她的網友“邊界不清”。她內心深處認為,自己和網友是同一個人,所以網友犯了法,就是自己犯了法,就應該被懲罰,這個懲罰就是患抑鬱症。

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再舉一個例子,可以加深對這一說法的理解。這個世界上,最為“邊界不清”的關係,就是戀愛中的男人和女人的關係,他們不論在身體上還是在精神上都是融為一體的,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愛情最容易導致抑鬱。為什麼大多數愛情詩句和歌曲都瀰漫著抑鬱的情緒,就是這個原因。

甚至還可以從這種說法延伸一個標準,用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愛上了另一個人。假如另一個人不在你身邊,你在想他或者她的時候僅僅是感到溫暖和快樂,那表明你只不過是喜歡那個人而已,我們對普通朋友的思念經常就是這樣的。而當你思念他或者她的時候,除了感到溫暖快樂以外,還有著濃濃的抑鬱情緒的時候,那就強烈地說明,你已經不可救藥地愛上他或者她了。

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從醫學上說,抑鬱症本身不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疾病, 它屬於輕型精神病的一種,大約相當於身體疾病中的感冒而不是癌症。神經衰弱是十幾年前的一個“時髦”疾病,1/3的腦力勞動者曾經患過這樣的疾病。現在的國際診斷標準中已經取消了神經衰弱的診斷,曾經被診斷為神經衰弱的80%的病人,現在看來應該是患了抑鬱症,其他20%則屬於焦慮症、強迫症之類。

抑鬱症的危害主要來自兩個方面。首先是可能危害生命,即有自殺的危險。第二,患上抑鬱症會極大地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使人生不再是美好的旅程,而變成了痛苦的煉獄。

從治療上來說,抑鬱症並不是一種難治的疾病,很多治療都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藥物治療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療效肯定,見效快,而且不需要長期服藥,正規治療一般四個月就夠了。 心理治療是一種標本兼治的措施,研究顯示,其療效跟藥物治療差不多,缺點是見效較慢,而且費用太高。

抑鬱症從何而來?聽聽一位中國心理學家的見解

抑鬱症這個名字是一個不科學的診斷,因為它只是描述了疾病的外在表現,而沒有說明它的病因。一切什麼“症”的診斷都是現象學的,所以大都是不科學的。舉個例子,一個發燒病人住院,24小時內被診斷為發熱是沒問題的,但如果24小時以後還是診斷為發熱,那就不對了。因為發燒可以有很多原因,感冒、 癌症、艾滋病都可以導致發熱,其差別之大顯而易見。抑鬱症和發熱就都是同種類型的診斷。

所以被診斷為抑鬱症的人,不要把抑鬱症的診斷太當回事,不要讓這頂疾病的帽子把自已壓得更加抑鬱。在中國,很多所謂專家輕易地就給人一個疾病的診斷,即使按照診斷標準他們的診斷是正確的,也不能這樣做。這些精神科診斷應該是供同行之間交流用的,而不應該是用來嚇唬患者的。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醫生是不會隨便給病人一個診斷的。 我個人的習慣是,寧可冒著被認為基本診斷都弄不清楚的風險,也決不給人下診斷。我會對我的患者說: 你現在情緒有點問題,我們需要採取一點措施,或者吃點藥,或者做做心理治療,就會好起來的。這並不是安慰,而是事實。

健康心理找心理學說!

心理學說:普及健康心理學,推動全民心理健康蓬勃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