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人的德行分為君子與小人,能遵守住人生的道義,做事的時候不偏不倚,才為君子。如果在利益面前妥協,為了所謂的利益,放棄了自己的底線,便為小人。

但是在具體為人處事之中,把君子與小人之間的行為分得太明確,這樣的君子其實並不值得別人仰慕。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01:變則通,通則久

最好的方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持守原則,而是懂得圓潤變通。

有的時候,君子當一回“小人”,是為了更好的去做君子,那一些人把君子與小人之間的言行分得太過於明確的人,只是恪守死板,對於做事來說,毫無任何益處。美其名曰的是自己能夠堅守原則,但是實際上就是過於死板。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處於太平盛世的時候,待人接物必須端正剛直,但是當時局動盪不安,亂世的時候,待人接物則需要圓滑,婉轉通達。而且在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剛直圓滑並用,對待心地善良的人仁慈,對待奸惡的人要嚴厲。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這才是最好的一個處事方式,在順境的時候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外界的形形色色迷惑了自己的頭腦。但是處於逆境的時候,就要學會行使一些小人之策的圓滑,才能明哲保身,否則還會導致災禍纏身,方能更好的去做君子。

所以一個人做事的時候要知進退,懂得見機行事,不要死守一成不變的規則。

有一些人空有滿腔的熱情,卻不顧實際的情況,自顧自的堅守原則,但是最後只能碰一鼻子灰,待人要因人而異,處事而變。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明朝周忱任江南巡撫的時候,正值宦官王振當權,他知道宦官王振是一個狡猾之人,他擔心王振藉機刁難自己。

當時王振剛好要興建自己的宅院,周忱就命人暗中測量了王振家廳堂的大小寬窄尺寸,然後派人到其他地方,按尺寸定做一個高級地毯送給王振。由於尺寸剛剛好,王振看到地毯之後非常開心。

後來周忱上書呈報江南興利除弊的公文,都是在王振的贊同和協助之下順利通過,江南的百姓也蒙受這樣的恩澤。

古人云“變則通,通則久”,只有學會變通,才能帶來長久的成功以及極好的便利。

這個世界萬物是不停的運動和發展的,懂得用不斷變化的策略來應對問題,讓思想和實際相符合,才是上上之策。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02:學會“以惡制惡”

對於君子來說,他們做事的原則是持守人生的底線,以德服人,但是有的時候在現實生活中,過於的仁慈,反而會助長惡人的威風。

學會以惡制惡,用小人的計策來對待惡人的行為,或許會有不一樣的局面。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明朝時,倭寇踐踏姑蘇城,把嬰兒用利刃挑起來取樂,唐順之當時在家閒居,看到倭寇的兇殘之後,內心非常憤怒,想與倭寇同歸於盡。

但是轉念一想,這樣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賠上自己的性命。就在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人,就是當時的海上督軍趙文華。

趙文華當時很受丞相嚴嵩的寵幸,唐順之就想借助趙文華的力量。於是他冒死前去求見,見了趙文華之後,跟他陳述了自己的計策,並說,如果不啟用胡梅林,就不能成功。

趙文華聽了之後,就保薦唐順之為職方郎中,督率兩浙軍隊,接著又任用了胡梅林。胡梅林當時也曾厚禮奉迎嚴嵩,以討嚴嵩的歡心,所以才使他們從容的佈置了整個計劃,最後終於平息了倭寇的禍患。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君子有的時候也需要使用一些小人的手段,這樣才能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寧,讓自己更好的去做君子。

不能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為了自己所謂沽名釣譽的遵守原則,就把其他人的安危於不顧,任由小人放肆。

在合適的時間識別小人,並且利用小人的手段來去除災禍,這才算是真正的一種智慧。

不要只是死板的守住那些以德服人的教條,《道德經》中說“以德服人”是讓我們在對待萬物的態度之上有一種平和的心態。

但是《道德經》中同樣也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道德經》:遇事則變,學會小人的手段,是為了更好的做君子

就是說:用清靜無為的正道來治理國家,但是也需要用奇詐詭秘的方法來用兵,以不去擾民來取信天下。

清靜無為是為了更好的對待自我的人生,是為了更好的治理整個國家,但是“以奇用兵”是為了更加有效的懲治那些邪惡之人。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