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人感覺到奇怪,蘇聯為何士兵越打越多?

張淑苗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整個蘇德戰爭期間,德國人覺得蘇聯人越打越多,是由於兩個國家在人口上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德國人口8000多萬人,蘇聯人口1.8億多人,整整多出了1億人口,所以能夠動員的軍隊數量也必然遠遠超過了德軍。

蘇聯雖然在戰爭初期遭受了嚴重打擊,但是國家體制保證了超強的動員能力

開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鬥,後方的勞動力資源出現巨大缺口。填補蘇聯勞動力需求缺口的主要是婦女、少年及從前線退伍回來的殘廢軍人。蘇聯女性就業者佔就業總人數比重由1940年的38.4%提高至1944年的57.4%,輕工業1942年底81%的工人為女職工。職工中18歲以下少年比重1942年比1939年增加2.5倍,戰爭第三年少年在工業各部門的職工比重中達到40-60%。

德國人低估了蘇聯體制的動員能力。

當時的蘇聯已經建立了完整的執政體系,在蘇聯的各個城市到各個鄉鎮、村以至於各個生產單位都有黨委,只要蘇共中央黨委一聲令下,各地的黨委,從最高層到最基層都會完全地動員起來,將一切能夠動員的人員全部動員參戰。

當然,戰爭的殘酷性以及傷亡的慘重也使得蘇聯當時是盡了全力進行了戰爭動員,從甚至連婦女都走上了戰場。

舉國體制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也許你會說,為什麼黨委尤其是基層的黨委能夠發揮這麼大的動員能力呢?

可以拿我國來說,我國的政治體制一直都是治理不下鄉鎮,基本只到縣級,而我國的大多數人口都在農村,農村基本是由鄉紳進行治理,所以當國家要動員的時候,鄉鎮以及村這兩級的資源往往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動員。而有了基層黨組織之後,鄉鎮以及村級的資源可以得到有效動員,也就最大程度上地調動了國家的一切潛能,服務於國家亟需解決的問題。

蘇聯的黨委就是起到了這樣的作用,它使得蘇聯調動了能夠調動的一切資源。

蘇聯強大的工業能力是蘇軍持續增加的保障

當然,到了二戰期間,除了人員以外,武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只有人員而沒有武器,再多的人上了戰場也是白搭。

如當時的中國,人口有4億多,但是在整個戰爭期間中國軍隊的總數最多也只是在400多萬左右(包括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而蘇聯1.8億人口就可以動員超過1000萬的軍人參戰,這個原因就在於武器生產能力,也就是工業能力。

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德國的工業產值就已經超過蘇聯,佔世界工業總產值的13.2%,居世界第二位。

就二戰期間的主要武器來說,蘇聯生產了10.2萬兩坦克,德國為4.2萬兩;蘇聯生產了13萬架飛機,德國為8萬架;蘇聯生產了各類火炮120萬門,德國為53萬門;蘇聯生產主要槍支1200多萬支以及各類機槍就有9.54萬挺,充足的武器生產能力保證了部隊的裝備,而裝備起來的部隊才真正形成了源源不斷的戰鬥力。

蘇軍的頑強導致德軍傷亡越來越大

當然,蘇軍的頑強也是德國人覺得蘇軍越打越多的原因,因為德軍不斷地減少,一增一減,就自然覺得對方越來越多了。

戰爭的第一年,即1941年德軍就付出了傷亡百萬人的代價,主要是在莫斯科戰役中,德軍就損失了50多萬人。

而在第二年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損失更是超過了150萬人。在一系列的戰役中,蘇聯軍隊得到了源源不斷的補充,而德國由於人口有限,再加上希特勒直到1943年才進行了戰爭總動員,但那個時候的總動員為時已晚,蘇德戰場基本上在庫爾斯克戰役後德軍敗局已定。


當然,美英聯軍在歐洲開闢新的戰場,也使得蘇德戰場上的不少德軍不得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到其他地方“救火“。如庫爾斯克戰役期間,盟軍登陸意大利,使得希特勒不得不將參加庫爾斯克會戰的德軍裝甲部隊抽調到了意大利參與意大利的防禦作戰;1944年盟軍登陸諾曼底之後,更多的德軍從蘇德戰場撤出趕赴西歐,就直接導致了德軍在1944年到1945年初的蘇聯“十次突擊“中的慘敗,退回到了本土防守。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一是蘇聯的舉國體制,保證了蘇聯能夠動員一切能夠動員的資源參戰;二是蘇聯強大的工業能力,保證了部隊的裝備;三是蘇軍的頑強作戰,導致德軍傷亡越來越大,德軍數量越來越少;四是美英聯軍在歐洲開闢新的戰場,使得蘇德戰場上的德軍不斷地被抽調走。因此,蘇德戰爭可以說越到後面,德軍就覺得蘇軍越來越多了。


老威觀史


德軍:打垮了蘇聯一個師,立馬又來十個師,這仗沒法打了!!!

二戰蘇軍給人的感覺就是打不完,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總共動員了幾千萬人參戰。戰爭初期,1941年6月,蘇聯一個星期動員了530萬人入伍,而到1942年5月,蘇聯總共動員了1800萬人參戰,兵力已經達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雖說兵員素質一般,但是起碼人多,可以進行消耗。

蘇聯將工廠裡學校裡面的青壯年都動員到了軍隊,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蘇軍那個村子中,僅僅瓦斯科夫一個壯年的男子,成了村裡婦女們的搶手貨。原因只有一個,青壯年都上戰場打仗去了。

不光如此,很多蘇聯婦女也響應斯大林的號召走進軍隊,不光在蘇軍的機關中,有很多還在蘇軍的一線作戰部隊中衝鋒陷陣。

還有很多監獄裡的犯人被放出,送到前線衝鋒陷陣,在古時候這叫充軍。發一身就是軍人,是軍人就要衝鋒陷陣。

縮短訓練時間

正常情況下,士兵要上戰場,必須接受嚴格的訓練才能上戰場。然而,1942年的蘇軍基本上就是學會開槍就要上戰場。還有很多動員兵都是直接上戰場的。然而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根本就是不行,和那些受專業訓練的德軍根本沒法比。

對於蘇軍的坦克兵,只要會開拖拉機就能當坦克兵,還能當車長。不過也是T34確實好操作,而且還是拖拉機廠生產的。

蘇軍在戰爭中能夠活下來的士兵,日後都成了主力,邊打仗邊訓練。這點和當時的國軍差不多,不過很多士兵也都是抓來的,簡單訓練之後就送上戰場了。造成的結果就是水平參差不齊,戰鬥力低。換句話說,頭一天還在家種地呢,第二天拿槍就上戰場了,戰鬥力可想而知。

還有一點就是,往往在面對侵略者的時候,要保家衛國了,政府宣傳動員一下,就有很多人報名參軍。當年中國抗戰是這樣,蘇聯也是,到納粹即將滅亡時,很多德國人也是組建了人民衝鋒隊,去保衛國家。

蘇聯這麼做也是沒辦法,誰讓德軍已經打到了家門口。不趕鴨子上架根本就不行,就算趕鴨子上架,上去了也是送死。不過送死歸送死,蘇軍還是有能打的部隊,可以通過人數去消耗敵軍。


軍武文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之所以覺得蘇軍會越打越多,這是因為德國人低估了蘇軍的動員能力。

德國人其實很清楚蘇聯的人員數量高達1.8億,以蘇聯的人口可以組建1千萬以上的部隊。

德國人口要少得多,畢竟也有8000萬。

更關鍵的是,蘇聯雖然高達1.8億,但很多人不支持他。比如烏克蘭人,波羅的海三國,高加索很多民族等等,都是反蘇聯的。

而比如中亞等很多國家,名義上和蘇聯一體,但實際上有很多問題。

所以,蘇聯人力雖有很大優勢,但也在德國預料之中。


在德蘇戰爭初始階段,蘇聯就被德國打的一敗塗地,損失慘重。5個月時間內蘇聯損失了63%煤、58%鋼的生產能力和41%的鐵路線,多達31850家工礦企業遭到破壞,還有60%的鋁產地和80%的銅錳產地被德軍佔領。

戰10天之內,蘇聯就徵召530萬人入伍。戰時蘇軍兵員損失巨大,1941年6月至1944年4月德軍共俘虜蘇軍575.4萬人,其中322萬人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聯戰死的軍人達1360萬人(含死於戰俘營),戰爭期間蘇軍人數一直保持在1000萬左右。蘇聯大部分壯年男子在前線戰鬥,連婦女都有80萬上了戰場。

希特勒最大失誤,在於低估了蘇聯人軍工生產的龐大能力。

人是很容易動員組織起來的。但是人要有武器才能打仗!二戰中士兵不僅僅要有步槍和子彈,還需要有坦克,飛機大炮,軍艦等重武器。但是希特勒低估了蘇聯人重武器的生產能力,認為他們只需要將現役的兩三百萬蘇軍在短時間內全部消滅,蘇軍是無法在一二年之內恢復實力的。事實證明,蘇聯軍隊恢復能力非常強大。

在莫斯科會戰之前,得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蘇軍。然而在莫斯科會戰後期,蘇軍兵力再次超過了德軍。到了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蘇軍的兵力已經遠遠超過德軍。尤其重要的是蘇軍的重武器質量雖然稍差,但數量上卻有壓倒性的優勢。

就一場長期的持久戰來說,無疑蘇聯才是最後勝利的一方。因為持久戰拼的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軍隊持久戰能力!蘇聯人的坦克雖然沒有虎式和豹式坦克那麼先進,生產總量卻是德軍坦克的好幾倍。數量上的絕對優勢可以徹底壓垮德軍。可以說蘇聯人才是真正掌握戰爭實質的勝利者。

我們看看蘇聯在戰爭期間,武器生產數量。

步槍、自動步槍:1200萬支

輕、重機槍:9.54萬挺

火炮:83.4萬門(含迫擊炮34.8萬門)

坦克、自行火炮:10.8萬輛、門

飛機:158218架

汽車:20.5萬輛

其中,德軍坦克製造總數為2萬多輛,還不到蘇軍的三分之一。

這樣打仗,哪裡能贏呢。


薩沙


有句話說過:“真正的蘇聯紅軍在1942年之前就已經全部陣亡了”,雖然誇張,但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戰爭初期,蘇軍對“閃電戰”的猝不及防,招致了極為慘重的損失。在開戰的頭一年,德軍就始料不及地俘虜了300多萬蘇軍,而且這些被俘或者死傷的人員,大多還是受到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蘇聯職業軍人。

照說,蘇聯元氣大傷,應該愈發不堪一擊才對。沒成想,不管前線傷亡多慘重,總有人源源不斷地從後方補充進來,直到1945年4-5月,呼啦啦的攻進了柏林。

加之,縱觀整個衛國戰爭,基本上每一場戰役,蘇軍的傷亡比例都要遠高過德國,最後的柏林戰役也不例外,那麼,這麼多士兵,從哪來呢?

這自然源於蘇聯無盡的戰爭資源和強大的國防動員能力。

實際上,論起經濟發展、科技實力、工業水平,蘇聯哪一個也比不上德國,但是戰爭資源中最關鍵的三個因素~人口、資源、領土面積(戰略縱深),蘇聯都是妥妥的贏家。

餓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的人口基數在那兒擺著,人口1.8億;德國才8000萬。

此外,蘇聯強大且非常符合實際的國防動員能力也為前線的勝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跟德國不同的是,蘇聯沒有徵召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男人,寶貴的技術工人就留在後方的生產線上保持工廠的高效運轉;轉身動員了大量婦女和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哈薩克人)群眾上戰場。

這個方法非常科學。畢竟,培養一個富有經驗的技術工人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訓練女戰士,幾個星期就夠了。而且,蘇聯甚至早前的沙俄帝國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有女性當兵衝鋒陷陣的傳統。

電影《敢死營》講的就是一戰後期,一支全部由婦女組成的戰鬥聯隊在前線遭遇毒氣戰的故事。女兵中,很多是丈夫死了妻子替他上前線,甚至俄軍將軍因為沒有兒子,把獨生女也送進了軍隊(下圖這個隊長就是將軍的女兒)。再回到二戰時的德國,因為深受普魯士傳統精神影響,納粹高層一致認為打仗就是男人的事,拒絕動員婦女上戰場。

這裡要提一下,二戰中穿軍裝的德國女人不是正式軍人身份,叫國防軍女助手,也沒有參加過正面戰場的軍事活動(甚至戰後的西德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女性軍人)。希特勒對婦女的定義就是“花瓶和生育工具”。

某種程度上看,早先納粹提升就業率一大法寶,就是不鼓勵女性接受高等教育,限制女性出門工作。所以,德國在1936年神話般的,近100%的就業率實際上指的是適齡男性,並沒有把待家裡的女人統計進去。

戰爭後期,在德國,大量高素質的,有經驗技術工人被徵調到了前線,天天圍著孩子鍋臺轉的婦女作為新手進入一線生產,導致生產效率受到嚴重影響。

對比來看,蘇聯這邊的國防動員優勢則非常明顯——既不影響後方的生產效率也保證了前線兵源的補給。

比如下圖,戰前基輔國立大學歷史系的大二大學生柳德米拉,在衛國戰爭中成了蘇軍排名第一的女狙擊手。戰後,柳德米拉同學成為了柳德米拉少將。
跟真正在炮火中摸爬滾打的蘇聯女兵相比,德國的國防軍女助手只是在後方從事防空、通訊、裝備維護等領域的工作,或是在雷達站、指揮所擔任秘書、做電報員、接線員等等室內工作。唯一離前線較近的就是集中營的看守或者隨軍護士,但也沒有真正上戰場的機會。

因此,納粹德軍隊伍,由純男性組成,前線衛生員也都是男人,更不會出現蘇軍那種一男一女的狙擊手互相協助(下圖俄羅斯電影《女狙擊手》,主人公就是上圖的柳德米拉同學),

或者一個男軍官帶著一幫子女兵執行任務的場面。衛國戰爭中,很多人女紅軍承當著和男性一樣的作戰任務,比如女戰鬥機飛行員,女坦克手、女炮手,和前面說的女狙擊手等等。

除了婦女,蘇軍招募對象還有西伯利亞勞動營裡面的苦役犯(包括前期被“大清洗運動”波及的大量政治犯),甚至還有遠東戰場上被蘇軍俘虜的日本關東軍戰俘。

比如下圖,電影《登陸之日》中,由日本關東軍戰俘改編的紅軍。諾門坎戰役中,日本關東軍大佐被蘇聯俘虜,在戰俘營裡面被折磨幾年後,又被充入紅軍送到了蘇德戰場的最前線去當炮灰。

這個也是有歷史原型的,在蘇德戰場上,這些日韓戰俘又被德軍俘虜,被塞進德國國防軍的“東方營”,還參加了西線對盟軍的諾曼度戰役。

針對這些勞改犯改編的隊伍,用起來也粗獷,嚇唬一下,簡單訓練後換上軍服,抗起槍就被送上前線。

(蘇軍政工人員深入勞改營動員犯人)

這些犯人被拉到戰場上,“烏拉烏拉”的一番鼓動,高呼著“為了蘇維埃、保衛斯大林”就往前衝,後邊還有指導員督戰,執行“270號命令”,直接射殺逃兵。

所以,這種兵源不講究職業化,但是量大,補充的速度也快。

據統計,在戰爭中,有超過40萬人在勞改營中參加了紅軍。不過,由於其加入的是以高死亡率著稱的懲戒營,很多人並沒有活到戰後。即使僥倖活了下來,其中的一些政治犯,也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繼續回勞改營服滿刑期,並沒有得到正常的公民待遇。

所以,到了戰爭中後期,蘇軍隊伍裡,除了職業化軍人以外,還有不少三教九流,魚龍混雜的成員,其中就包括大量混混和刑事犯組成的軍隊,他們本身素質低劣,很容易把正直的軍人帶歪,“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還導致了蘇軍在歐洲國家,特別是德國境內的諸多令人不齒的行徑。尤其在攻入柏林後,除了可勁的搶,可勁的糟,可勁的發洩獸慾以外,蘇軍還喜歡到處塗鴉,鑿塊雕像當紀念品,破壞文物啥的.....

比如下圖,蘇軍官兵在德國國會大廈的牆壁上題字以紀念“到此一戰”,這密密麻麻的,看架勢,來晚了都沒地方寫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規模空前強大的二戰中,蘇德戰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場,蘇德兩國在此進行了大量的交火,陸地和空中部隊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同時也死傷無數。

在初期,戰爭形勢是有利於德國一方的,德國很快的攻入了斯大林格勒。整個戰爭期間,德國一共死亡了380萬人,而蘇聯死亡高達900萬人。


在國家面臨滅亡的情況下,斯大林進行了大量的戰爭動員。為了能夠派出足夠的兵員,斯大林徵召了一切可用的人,包括農民、監獄囚犯、女兵等等,大量未經過軍事訓練,或者只經過少量軍事訓練的人被大量調往戰場。

在戰爭潛力上,蘇聯也大於德國。在二戰期間,蘇聯總人口達到了1.6億左右,並且疆域遼闊。德國本土人口總過在7000萬左右,能調動的兵力遠不及蘇聯。當時的蘇德戰場上,還有大量的中亞士兵,正是有了他們源源不斷的加入,才使勝利的天平逐漸轉向蘇聯。




在戰略規劃上,德國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想過進行拉鋸戰,並且在閃電吞併波蘭等國以後,德國的戰略規劃中並沒有全民皆兵的地步,而蘇聯在被初期壓制以後,在面臨生死存亡期間爆發出了巨大的戰爭熱情。實行了全面皆兵的策略,綜上所訴,蘇聯國內的戰爭熱情,再加上戰略上的調度,最終使德國陷入了拉鋸戰,讓他們感覺蘇聯士兵越打越多。


春秋亂舞


首先,蘇聯的人口比納粹德國多。截止到二戰爆發前,蘇聯的人口是德國的兩倍。人口基數決定了蘇軍的暴兵基礎。

第二,蘇聯的動員時間比德國早。蘇德戰爭初期,蘇聯就進行了全國總動員,德國則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才開始總動員。時間比蘇聯整整晚了一年半。

第三,蘇聯的動員效率比德國高。蘇聯連婦女和老人都被強行動員參戰,德國呢?能看到婦女和老人參戰麼?


一、蘇聯的人口優勢

根據蘇聯和納粹德國的人口統計。納粹德國在二戰前的人口總數約八千萬,此數字包含了奧地利、蘇臺德區、薩爾、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的德意志人;蘇聯在二戰前的人口約為1.7億,是德國的兩倍左右。

雖然在蘇德戰爭之前,德國還吞併了西歐四國和北歐兩國,但是蘇聯也吞併了半個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雙方的人口都在上升,比例沒有變化,依然是2:1。

蘇德戰爭爆發後,蘇聯大片國土淪喪。德國佔領區的蘇聯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半左右,大約是8560萬,其中一大半是農業人口,三百多萬是產業工人。

這個損失數字如果放在德國身上,那麼德國就鐵定滅亡了,因為沒人了嘛。但是蘇聯人的底子厚,人口多,損失了八千多萬人,在未淪陷區還有一億多人。這就是典型的底子厚,損失得起。



二、蘇聯動員時間早

蘇德戰爭之前,蘇軍的正規部隊是五百萬人左右(480萬),跟德軍差不多。但是大戰爆發後,蘇軍迅速進行全國總動員。從1941年至1945年期間,蘇聯總共動員了將近三千萬人參戰,而且都是作戰人員。

相比之下,德國就差遠了。打敗法國後,希特勒還嫌兵太多了,主動裁了十幾萬人。雖然後來打蘇聯又重新徵召入伍,但是德國一直都沒有進行總動員。

一直到斯大林格勒戰役失敗後,面臨兵源短缺和打大仗的需要(庫爾斯克會戰),希特勒才開始進行總動員。但是我們知道,任何國家推行新政策都要有一個準備期,不是說希特勒今天下命令,第二天立即就能蹦出幾百萬士兵出來的。

其實,蘇聯和納粹德國的工業化程度是差不多的。既然都是工業化國家,工業化水平也差不多,那麼動員能力也必然是差不多。蘇聯動員了三千萬士兵參戰,德國以八千萬的人口也動員出了將近1500萬的士兵。

但問題在於,德國進行動員的時間晚,當動員初見效果時,盟軍也在諾曼底登陸了。德軍被盟軍兩面夾擊,東面要對付蘇聯,西面也要佈置重兵防禦英美盟軍。這一下,兵力也就不夠用了。

並且德國還到處分兵,挪威有二十多萬德軍一直擱在那裡閒置,沒起到什麼用。

如果德國一開始就馬力全開,直接動員一千萬人砸死蘇聯,也就不會一步被動,步步被動的局面了。



第三、蘇聯的動員“效率”更高

這是蘇軍越打越多的直接原因。

蘇德戰爭前期的大潰敗後,蘇軍面臨了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為了填坑,斯大林也是急眼了,下令瘋狂搜刮兵員,徵召了大量缺乏經驗的新兵入伍。

在1941年6月22日—7月1日這9天時間裡,蘇軍就徵召了530萬士兵與65萬預備役軍官,這種動員能力簡直瘋了。(這也是蘇軍在被德軍突襲重創後,沒有崩潰的原因)

後來,蘇軍每收復一塊領土,蘇軍就在當地竭力得搜刮一切看上去能當兵的人參軍,補充損失。包括把在當地堅持戰鬥的游擊隊也收編到正規軍。打到德國本土時,蘇軍連之前被德國虜獲奴役的蘇聯苦力、戰俘都不放過,都要編入部隊補充損失。

這些還都是男性壯丁,蘇聯連女人的價值也要榨乾。當時蘇聯的女人不僅要勞動,工廠和田間地頭處處都可以看到女性勞動力的影子。男人去打仗了,女人就得幹活。並且蘇聯的女人還要參軍,要負責後方的警戒任務。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講的就是蘇聯女兵的故事。



因此可以說,蘇軍為了打贏戰爭,可謂是掘地三尺,瘋狂抓壯丁。很多變態政策在西方國家看來,簡直就是“反人類”。

反觀德國呢?簡直就是一團糟。德軍的動員機制、人力資源管理,相比於蘇聯來說,存在嚴重的體制問題。

德軍的管理體制四分五裂,海軍、空軍在名義上歸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管,但實際上是自己另搞一套。也就是說,德國的海軍和空軍跟陸軍搶人,從陸軍掠奪大量的兵員組建他們各自的海軍岸防部隊和高炮、探照燈防空部隊、空軍野戰師等部隊。浪費了大量的陸軍兵員。

並且黨衛隊也要插一槓,在黨衛隊系統裡建立武裝黨衛軍,組建了好幾個師。

另外納粹黨還有人民衝鋒隊,這是納粹黨搞起來的,不歸德國國防軍、陸軍管理,全歸納粹黨當地的首腦管。這些老弱病殘既沒有配備可用的武器,也沒有接受良好的軍事訓練,更沒有得到有效的指揮。一上戰場就成炮灰。

所以別看德國也武裝了1500萬人,但實際上跟蘇聯前期一樣,大部分都是炮灰。

當時的德國跟當時的日本神似,有力氣擰不成一股勁。納粹黨政權在各個方面的管理效率都不如蘇聯。



總的來說,蘇聯的優勢在於底子厚,態度很端正,動員能力變態。而德國的問題在於動員效率低,態度很不端正,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過於放鬆了。前期本來有機會一招掐死蘇聯,但是態度鬆懈,沒把蘇聯放在眼裡。待到形勢不對了,認真起來的時候,又發現要面對的是兩個敵手。

如果說蘇聯和德國是同樣的兩根蠟燭,誰先燒完誰先死。蘇聯雖然是先開始燒,但是蘇聯是從頭燒到尾;而德國雖然是後燒,但德國是兩頭都一起燒。於是,德國這個後燒的蠟燭就先熄滅了。


Mer86


二戰除了亞洲戰區主戰場之外,在歐洲主戰場也同樣激烈。當時德國元首希特勒發了瘋似的下令攻佔世界各國,並且所向披靡,打完西方打東方,轉頭就一路碾壓殺到蘇聯邊境,直逼首都莫斯科。然而奇怪的是德國士兵在對戰過程中,總是感覺蘇聯的士兵從來不會減少,反而是越殺越多,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形成的呢?

1941年,二戰進入十分激烈的階段,被慾望矇蔽的德軍開始對莫斯科展開大規模攻擊。起初蘇聯在戰略安排上出現失誤導致慘敗一番,不過他們很快就緩過來了,並開始急速增援士兵,德軍拿完首殺之後也深感到意外,明明是一開戰就對蘇軍大殺特殺,覺得對方的士兵死得越來越多應該快死絕了,但是沒料到蘇聯本身是一個戰鬥民族,其神秘又神奇,他們很快就增兵並且越來越多。

為此德軍長驅逐入的勢頭受阻,銳氣頓然受挫。後來德國柏林淪陷,希特勒被聯軍逼得離奇死亡,使得反抗法西斯戰爭正式宣告結束。那麼在長達五年的德蘇戰爭中,蘇聯士兵雖然前期失策,但是後期越戰越勇,而且支援的士兵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令德軍跟其他國家都百思不得其解,均認為蘇聯平時就那麼點人,為什麼一打仗就能冒出那麼多士兵來呢?

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蘇聯擁有斯大林這個偉大的領導,當初斯大林眼見莫斯科首都快要不保,急得立馬推行焦土戰略,調動最大的勞力去支持戰爭,發誓必把德軍打敗。然而在全國動員起來後,斯大林還覺得不夠,生怕擋不住德軍坦克團的攻勢,於是把主意打到了監獄囚徒身上。戰爭特殊時期採用非一般方法,斯大林最終打破參軍規定,採用了大批囚徒參加對抗德軍的戰爭。這些亡命之徒把這一次機會視為“特赦”,紛紛服從安排,並且源源不斷的被輸送到戰爭前線,他們打起仗來顯得兇狠又勇猛,因此給德軍留下深刻的印象,並開始疑惑蘇聯人為什麼越打越多。

除此之外,斯大林還徵用了全國女性出來當兵,這些女兵在經過簡短軍事訓練後,就被運往不同戰區服役,她們給整場戰事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有的女兵負責後勤工作,有的到野戰醫院負責護理傷員,倒水遞水、洗衣物,有的女兵負責煮飯、送飯、送彈藥補給到前線,大部分的女兵則直接拿起槍械到參加前線作戰,她們雖為女子,但是在國家興亡危機之時豪不懼怕德軍,出於女性特有的敏感,她們的槍法看起來還挺精準。

戰爭延續到1942年,整個蘇聯國家幾乎草木皆兵,在斯大林的激勵熱血的政策下,只要是會拿槍開槍的蘇聯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得上戰場。另外有製造能力的居民則到工兵廠加班趕製各類武器。據統計蘇聯在抗戰期間,一共產出1200萬支步槍,近10萬支輕重型機槍,迫擊炮、火炮高達84.2挺,坦克十萬輛,戰鬥機15.8萬架,而德國方生產的坦克才約20000輛左右,根本不及蘇聯。

1942年5月,蘇聯總調動出一千八百萬人加入對抗德軍的戰爭,此時的蘇軍經常蜂擁衝上前線,德軍則因為戰線過長總部遠在天邊,各種支援補給很慢,就算他們先前有優勢把一批蘇聯雜兵擊倒,但很快又有一批新的蘇聯人拿著步槍靠近。在接連不斷的人海戰術當中,德軍最終被動搖落得了一個慘敗的結局。


貓眼觀史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德軍:打垮了蘇聯一個師,立馬又來十個師,這仗沒法打了!!!

二戰蘇軍給人的感覺就是打不完,整個二戰期間,蘇聯總共動員了幾千萬人參戰。戰爭初期,1941年6月,蘇聯一個星期動員了530萬人入伍,而到1942年5月,蘇聯總共動員了1800萬人參戰,兵力已經達到了非常恐怖的地步,雖說兵員素質一般,但是起碼人多,可以進行消耗。

還有1740萬蘇聯平民和20萬德國平民死於戰火。

以上數據說白了,蘇聯的勝利,是結結實實靠無數的生命殺出來的,蘇聯軍隊傷亡之慘重,主要源於開戰初期的極端被動、武器裝備的落後以及指揮失當所致,而蘇聯平民的慘重傷亡,主要還是德國人對蘇聯人實在太兇殘(這樣導致了蘇聯攻入德國本土後,對德國平民展開了報復,德國人在二戰中死了800萬,其中士兵600萬,平民200萬,平民幾乎都死於東線戰場)。

相對蘇軍,德國人在戰爭前2-3年其實還沒那麼被動,大多數時候在兵力數量和質量方面總體還處於優勢。

實際上,論起經濟發展、科技實力、工業水平,蘇聯哪一個也比不上德國,但是戰爭資源中最關鍵的三個因素~人口、資源、領土面積(戰略縱深),蘇聯都是妥妥的贏家。

餓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的人口基數在那兒擺著,人口1.8億;德國才8000萬。

此外,蘇聯強大且非常符合實際的國防動員能力也為前線的勝利提供了有效保障。

跟德國不同的是,蘇聯沒有徵召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男人,寶貴的技術工人就留在後方的生產線上保持工廠的高效運轉;轉身動員了大量婦女和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是哈薩克人)群眾上戰場。

這個方法非常科學。畢竟,培養一個富有經驗的技術工人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而訓練女戰士,幾個星期就夠了。而且,蘇聯甚至早前的沙俄帝國時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有女性當兵衝鋒陷陣的傳統。

電影《敢死營》講的就是一戰後期,一支全部由婦女組成的戰鬥聯隊在前線遭遇毒氣戰的故事。女兵中,很多是丈夫死了妻子替他上前線,甚至俄軍將軍因為沒有兒子,把獨生女也送進了軍隊(下圖這個隊長就是將軍的女兒)。

淪陷區人民被德國人大規模迫害

大片的蘇聯國土淪喪之後,納粹開始對佔領區內的人們實行殘暴統治,動輒射殺無辜百姓,並且奴役當地的人民。

還是以立陶宛為例,這個最早把德國人當做解放者的地區,在被德軍佔領不久後就開始被粗暴對待。在阿布林家村,納粹因為當地有德國人被殺而射殺了42名無辜老百姓。

然後就是納粹對當地猶太人的大屠殺,在德軍佔領之初,當地有大約21萬猶太人,在德國佔領期間,共有19.5萬人被殺。

這種對當地人的屠殺在德國佔領期間不斷上演。

例如在白俄羅斯地區,德國在這裡屠殺了220萬人,將超過600個村子的人口全部殺掉,摧毀了上萬個定居點!

蘇軍收復淪陷區,當地老百姓懷著對侵略者的仇恨加入到蘇軍中開始對德國反擊

早在蘇軍進入白俄羅斯之前,當地抵抗組織就已經為蘇軍儲備了40萬兵員。蘇軍收復白俄羅斯之後,立即有18萬人加入到了軍隊中。

就這樣,蘇聯人每收復一片土地,都會獲得對侵略者滿懷仇恨的老百姓的支持和歡迎。那些青壯年男子不需要動員,就會主動加入到蘇軍一方對德軍發動猛烈的反擊。這麼一來,蘇聯軍隊可不就越打越多了嗎。

為什麼在柏林戰役之後大量的德國婦女被強姦,原因很簡單,蘇軍的親人也被德國人同樣對待過,蘇軍只不過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所以,正是因為德國侵略者在佔領區不得人心,才造成了蘇軍越打越多的現象。這一現象反映了德國人種族優越論的反人類性,也註定了他們永遠沒有統一歐洲的可能。

說實話,歐洲之所以國家林立,和歐洲人思想落後也有關係。在東方,中原王朝早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知道“夷入夏,則為夏”道理了,雙方的思想差距沒想到達到了2000多年之多。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長安視界


蘇聯在二戰時期,共死亡了2700多萬人,其中有一半左右都是士兵。無論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前,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蘇聯軍隊的損失人數,都要遠高於德國軍隊。蘇軍的傷亡人數多,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蘇聯士兵的戰鬥力不如德軍,另一方面是蘇聯軍隊的指揮員缺乏指揮藝術。德國士兵訓練有素紀律性強,而蘇聯在戰場上損失的人數比較多,很多士兵僅僅經過簡單培訓,就被編入了作戰部隊,這就導致了蘇聯士兵的單兵戰鬥力不如德軍。



蘇聯的指戰員普遍缺乏指揮藝術,即使是蘇聯第一名將朱可夫,打的勝仗也都是“慘勝”。朱可夫指揮過的大部分戰役,蘇聯軍隊的人數都超過德軍,但是在戰役結束的時候,蘇軍的損失人數反而比德軍更高。即使是在二戰的最後階段,德國已經是強弩之末,蘇聯軍隊在戰場上的損失情況仍然要高於德軍。朱可夫指揮的柏林戰役是蘇德之間的最後一戰,蘇聯集中了200多萬的兵力圍攻只有數十萬軍隊防守的柏林,結果蘇聯軍隊仍然死傷了35萬。



然而蘇聯軍隊強大的再生能力,讓德國人非常的無奈。在二戰結束的時候,蘇聯軍隊的人數超過1200萬人,再加上蘇聯在戰場上損失的一千多萬士兵,蘇聯在整個二戰時期,士兵的總人數不低於2000萬人。蘇聯能夠源源不斷的供給兵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的人口多,另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的生產能力強。


蘇聯在二戰爆發前有1.96億人口,人口數量是德國的3倍,預備役士兵的數量也是德國的三倍。而且蘇聯的生產能力非常強,武器裝備供給源源不斷,打仗不僅要看人口多少,還需要看裝備的數量和質量。蘇聯在莫斯科保衛戰前,損失了數百萬武器裝備,這些武器裝備能夠輕易地裝備起來一個軍事強國。



然而蘇聯在損失這些裝備後,並沒有傷筋動骨,蘇聯很快又造出來更多的裝備,軍隊的裝備水平反而比戰前更高了。蘇聯的兵工廠不斷地生產裝備,士兵不斷地被派上戰場,由於蘇聯的生產能力和人口數量都遠勝於德國,即使蘇聯在戰場上的損失情況比較嚴重,也能夠快速補給。而德國損失一個士兵帶來的影響,超過蘇聯損失兩個士兵的影響,因此蘇聯雖然損失慘重,卻最終能夠戰勝德國。


軍武小咖


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之前,希特勒及納粹德國的軍隊是極為自信的,在他們的計劃裡,只需要兩個月的時間,他們就可以徹底擊敗蘇聯,並逼迫其投降。而巴巴羅薩計劃發動之後,德國軍隊的表現也不負眾望,在短短的幾十天時間內,就將蘇聯歐洲精華地區大部佔據,德軍更一度抵達莫斯科郊外。

巴巴羅薩計劃

而戰前擁有高達500萬大軍的蘇聯紅軍,經過戰爭初期的慘重傷亡之後,已經不足一半兒,僅基輔會戰一場戰役,蘇聯紅軍就損失了60萬之多。一般情況而言,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遭遇了過半的傷亡和損失,仍保持建制就殊為不易,自然不會殘存多少戰鬥力。

但是,令希特勒和納粹軍隊意外的是,蘇聯的軍隊彷彿永遠都打不完,前線戰場上,蘇聯軍隊成建制的被德國軍隊消滅,然而後援的蘇聯軍隊彷彿無窮無盡,始終能及時補充。他們甚至猶有餘力的發動了一次次反攻。這極大的出乎了德國的意料之外,也使得德國兩個月內速戰速決的願望徹底破產。

斯大林

戰場上,為什麼遭遇慘重傷亡,一直趨於劣勢的蘇聯軍隊卻能越打越多呢?這其實與蘇聯的動員體系有極大的關係。雖然斯大林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擁有諸多弊端,但是在集中力量辦大事和動員體系上,確實擁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蘇德戰爭爆發之時,蘇聯國內的人口約為1.8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極限動員,以蘇聯的戰爭潛力,甚至能夠集結2000多萬人的兵力。倚仗現代化科學、有效、快速的動員體系,蘇聯也的確是這麼做的。

龐大的蘇聯紅軍

當蘇德戰爭爆發之後,隨著前線部隊的嚴重傷亡,斯大林下達了全民動員的命令。當時,蘇聯每個月就可徵兵超過50萬,而這50萬新兵經過簡單的訓練之後,就會被送入戰場,補充遭遇了慘重傷亡或被消滅的軍隊。

事實上,縱觀蘇德戰爭,哪怕是戰爭後期的1943年和1944年,在純粹的戰鬥力對比中,德國也很少落於下風。往往一場戰役打下來,即使蘇聯軍隊取得勝利,其遭遇的傷亡也要大於德國軍隊。但是,蘇聯正是靠著強大的動員能力和超過德國兩倍的人口潛力,生生用鋼鐵洪流和人海淹沒了納粹軍隊。

狂熱的納粹德國

強大的動員體系和後勤補給能力,也成為蘇聯最終取得衛國戰爭勝利的關鍵因素。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其實也並不少。例如,秦末戰爭之中笑到最後的漢高祖劉邦。

劉邦在論功行賞之時,功勞第一的,不是“攻必克、戰必勝”的“戰神”韓信,也不是“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張良,而是默默無聞、一直為漢軍做後勤的蕭何。可見在漢高祖劉邦的眼裡,一直為漢朝牢牢的守住後方,並源源不斷的為漢軍補充人力、物力、財力的蕭何,才是功勞最大的人。

蘇德戰爭時的蘇軍也是如此,前線的將士浴血奮戰,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固然貢獻極大,但是,一個完整全面的戰爭動員體系,才是一個國家最終笑到最後的制勝法寶。強極一時、曾橫掃整個歐洲的納粹軍隊,與其說戰敗,還不如說敗在綜合國力和戰爭潛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