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三):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前言:明清時期的野史都說建文帝在“靖難之役”後當了和尚,而且叫“應文”,還有叫梅的。我們的發現是先在永州與朱棣混戰數年,然後當了和尚。那麼建文帝的流亡朝廷究竟維持了多久呢?他又是在哪裡最早當的和尚呢?他當和尚的原始碑刻能否找到?是誰寫的?寫了些什麼?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問題。

1.建文帝在永州寧遠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幾篇史料記敘,再作探究。

(1)湖南永州市寧遠縣的下灌村有灌溪《李氏族譜》,譜中有《聞舉公序傳》載:“建文四年,職兼膳夫之任,垂紳搢笏,立朝數年。“譜中還有《聞舉公傳》載:”建文帝以公誠孝,擢太廟齋郎。謂‘仁人可以享帝,孝子可以享親’。永樂創立,公乃致仕歸,以養親為樂雲。”兩篇文章對比可以看出李聞舉在“立朝數年”是在建文帝的流亡朝廷。那麼建文帝的流亡朝廷中究竟幹了幾年呢?

(2)《奉氏族譜》載:”我竹源房啟祖諱萬十郎,字德遠,生明初,千四祖次子。長子諱萬八,字德良,從零陵袁十萬。時明鼎雖定,即內亂忽生,永樂易建文之統紛爭十餘年。公當世亂,父早喪,兄遠徙,煢煢孑立,少孤無依。依姑母於平田楊姓撫養,成人乃歸梓里漿灘故里……”文章把造成奉萬十成孤兒的直接原因,歸咎於建文與永樂在永州混戰十餘年。但與上文相比較,上文講“立朝數年”而此處卻是講“永樂易建文之統紛爭十餘年”,

究竟誰是誰非?

(3)在今永州市新田縣(明崇楨十二年【1639】前一直屬寧遠縣南鄉和北鄉)有龍池寺,寺廟裡原有許多碑刻,其中有建文帝親立的《緣化袈裟記》碑,立於永樂六年,碑文直接記敘“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序”。也就是說,建文帝在永樂六年就正式當了和尚,這與李聞舉所敘“立朝數年”相吻合。

新發現(三):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李聞舉齒錄

綜述:奉氏族譜可能是把建文帝當皇帝的四年算在內,再加六年流亡朝廷,正好十年,故說“永樂易建文之統紛爭十餘年。另李聞舉死於永樂八年(1410)年,而記其死曰:”始也奉母至京,繼也乘勢仕進,蓋由盡孝於家而因盡忠於國。“這記錄說明李聞舉之死是因為保護建文帝而死在了家鄉。也就是說,建文帝熄兵當了和尚後,永樂與建文之間的爭鬥仍然在繼續中。只不過建文帝本人不出面,而由其舊臣來護駕他罷了。所以建文帝在永州的流亡政權應該是六年。

2.歷史上對建文帝當和尚後的僧名記錄——梅和應文

(1)建文帝僧名叫梅。談遷在《棗林雜俎 ·建文皇帝遺蹟》一書中著錄:“武康縣證道寺題壁:‘江湖遍覽此間停,終日觀瀾坐梵扃,近水魚遊千頃碧,長空鳶戾九霄青。聖賢道配乾坤德,日月光華草木馨。愧我遠來山寂處,誰言道有少微星?歲次辛亥孟夏梅□書’。相傳建文帝題,大書遒逸,末一字未辨。”史家看到壁題並記錄時,僅一個字未能識別。

當時的人口口相傳,這梅就是建文帝。

(2)建文帝僧名叫應文。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記:”程濟碎篋,得度牒三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這裡的應文即為建文帝當和尚後的僧名。明代野史也都以這個僧名指代應文。

然而,這些都是書籍紙張記錄,也都是從傳說聽來的,並沒有見到梅和應文是建文帝的僧名的碑刻記錄。如果有,估計這份記錄不知道有多重要。

3.建文帝僧名叫梅和應文的碑刻記錄在永州發現

(1)建文帝僧名叫梅發現於建文帝親立的《緣化袈裟記碑》、親書的《白掌塔銘》等碑刻上。這時以《緣化袈裟記》為碑例,說說建文帝梅的僧名。

新發現(三):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緣化袈裟記》正文截圖

上圖即為在新田縣龍池寺發現的《緣化袈記》碑,正標題“緣化袈裟記”五字未末截入,畫豎線的是該碑的副標題:“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

新發現(三):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緣化袈裟記》碑落款一欄

上圖即為《緣化袈裟記》碑的立碑人一欄截圖。立碑欄第一人為“本邑小行德祖梅”、第二人為“祖文”、第三人為“祖玄”,第四人為“師伯僧本心”、第五人為“師伯僧本能”,第六人為“師叔本榻”,第七人為“師弟祖”……

有了這碑,我們如何來考證這第一位立碑人是建文帝呢?我們的考證思路是:第一步,確定這碑的立碑時間在永樂年間。第二步確定梅是梅在當和尚前是皇帝;按照這個時間來考證,我們就心中就有底了。

第一步:《緣化袈裟記》碑立於永樂年間。此碑原本有立碑時間,只是由於年代久遠,碑刻剝蝕嚴重,不太看得清。不過,我們看完所有立碑胡姓信士齒錄,年紀最輕的一個誕生於永樂六年,系胡姓立碑者第一人之孫。再者,《永州府志》對龍池寺的創建有記錄,其記龍池建於永樂三年。因此,此碑立於永樂年間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第二步,確定“小行德祖梅”的身份是皇帝。這可以從副標題、正文及《萬明燈》碑來得到確定。

(一)從落款看:立碑欄第一人為“本邑小行德祖梅”,明朝新田未立縣,是明崇禎十二年(1639)把寧遠的南鄉和北鄉二鄉析分出去而形成的一個小縣,所以這裡的“本邑”係指寧遠縣。這也說明梅是落藉了寧遠縣。“小行德祖”在這裡系是對“梅”的修飾詞,指龍池寺小乘佛教的始祖。

從副標題看:“小行德祖梅等師亡代立之記序”十三字中,有三個詞是通假字,①“亡”通“毋”,副詞。,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應“,”幸亡阻我。“——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這裡作副詞用是因為後面”代立“是動詞。②“代立”通“代位”。亦作“ 代位 ”。繼立為君。立,通“ 位 ”。《商君書·更法》:“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錯法務明主長,臣之行也。” 高亨 注:“代,接替。” 漢 劉向 《新序·善謀上》作“代位”。在上篇《聞舉公序傳》中就有“永樂篡立”,實指“永樂纂位”。代位:即繼位為君,繼承皇位的意思。③“序”通“敘”,指記敘。

那麼,副標題全文換成通假字便是“小行德祖梅等師毋代位之記敘”,翻譯成白話文,它的意思便是:“寧遠縣小乘佛教師祖梅等禪師不接替皇位的記事敘文”。梅不接替皇位要幹什麼呢?正標題作了回答:“緣化袈裟”,即當和尚。袈裟是僧人的衣服,相當於現在的身份證,“緣化”謂勸化有緣者,使行佈施。也就是當和尚。正副標題合起來的意思便是:梅師祖等禪師不繼位為君王,而是去勸化有緣者代其當和尚的記事敘文。

皇帝只有一位,怎麼會有“等師”呢?細看立碑人一欄就會發現“祖文”、“祖玄”二位禪師輩份要低一輩,而且也是此碑文的撰文人,他們的僧名卻排在了“師從僧本能”等人的前面,說明此二人為師祖梅的孩子,師祖梅是皇帝,那麼他們是王子,所以有“梅等師亡代立”之說。

(二)從龍池寺《萬明燈》碑不僅可以確定龍池寺師祖梅是皇帝,還可以確定他的僧名叫應文。《萬明燈》碑開篇寫道:“自佛祖之光於邑,國也由是京畿。各靖難於婛,以崇九我佛祖焉。師等命寺龍池,難曰應門。文豈非……“自從龍池寺的佛祖(即《緣化袈裟》碑中的”李邑小行德祖梅)光臨到我們寧遠縣,國家的京城就遷移到了這裡。這明確確定梅是皇帝。後面“師等命寺龍池,難曰應門。文豈非……”的記錄確定:龍池寺就是佛祖梅等人命名的,靖難時期就是國都城,應文怎麼不是……這也就確定了梅與應文是一個人,也是朝朝皇帝。

新發現(三):建文帝的流亡朝廷存續了六年之久

《萬明燈》碑

(三)《緣化袈裟記》中,確定梅的身份為“大明皇朝先師”。皇宮中自然沒有和尚,但這晨這樣表達,說明梅是前大明皇宮中的長輩,只是後來做了和尚。至於為什麼要做和尚,我們後文再作探究。

(四)《緣化袈裟》的撰文者為建文帝梅的太子朱文奎。我們從副標題中發現:“等師亡代立”,這說明不當君王的不止梅一個,而是有多個。那麼這多個人又是誰呢?

我們可以從立碑人一欄發現這個秘密:除”祖文、祖玄“二僧人以外,所有立碑人前面都有一個稱謂,而且這個稱謂都是按照書寫者的身份來稱呼的。稱"梅“為”小行德祖“,稱本能為“師伯僧”,稱“祖某”為師弟。既然如此,就說明碑文的撰寫者系祖文、祖玄二人。但是,他倆的名字卻排在了兩位師伯前面了,這就說明他兩在寺中的地位要高於師伯和其他師弟。因此就可以確定:祖文、祖玄應該是師祖梅的孩子,師祖是皇帝,那麼他的孩子就應該是王子,所以就用“等師亡代立”。

關於龍池寺“本邑小行德祖梅”、“祖文”和”祖玄“三人的身份,僅憑這三言二語一時難以說清,這裡僅僅是拋磚引玉而矣。下一篇我們專題探討,敬請期待!

新發現不易,期待您的關注,歡迎留言、分享、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