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琴童,你得陪孩子闖這四關

1、初學關

首先,要幫助孩子闖過“初學關”。兒童階段正處於發育和長身體的階段,認知能力、思維能力不成熟。玩耍是他們的天性,好奇、新鮮、好動是他們的年齡特點。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不能持久,缺乏耐心,給學習帶來很大困難,因此老師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他們能接受、能理解的極其有限,並且由於枯燥孩子很快就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煩,這就需要家長用親情去誘導孩子,用愛化解煩惱,用生動活潑的語言激發興趣,從而推動學習的繼續,只要父母能做好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為孩子打造一個溫馨的學習氛圍,孩子就能度過最困難的初學階段,此項工作非父母莫屬,其他任何 人部無法替代。只要孩子熬過了初始學習的枯燥階段,以後的路就比較好走了。

家有琴童,你得陪孩子闖這四關

2、艱苦關

此外,幫助孩子度過“艱苦關”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琴是十分艱苫的過程 ,又是嚴格的過程,每個動作都要求準確到位,每個音符,每個小節都要練幾十次到上百次,一支曲子要練個把月,音階必須天天練,一坐上琴凳就要個把小時。凡是音準上的不嚴格,節奏上的不規範,譜面上的技術難點,都必須通過苦練加以認真的克服,因此孩子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身體上的勞累比大人還要重。

這時家長就要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告訴孩子,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代價,即使是天才也要苦練才能成功 ,沒有捷徑可走,要通過練琴來克服孩子的驕寵和任性,要通過練琴採磨鍊孩子的毅 力和刻苦精神 。

3、持久關

其次,幫助孩子闖過 “持久關”。學琴是一個慢工,要花費十幾年左右的時間,無論酷暑嚴寒,頭頂烈日腳踏月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走在學琴路上,不能中斷練習,不能鬆懈意志,看到別的孩 子玩耍,心裡再癢癢,也要強迫孩子坐回到琴凳上。

父母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不能憐惜,不能溺愛,不能作任何妥協,要堅持,久而久之,孩子的琴凳就會愈坐愈穩 ,孩子的琴技就會與日俱增,收穫就孕育在其中了。所以堅 持是父母的第二項責任 。

家有琴童,你得陪孩子闖這四關

4、藝術關

最後,還幫助孩子闖過“藝術關”。重視音樂知識的全面學習,培養音樂能力,提高藝術修養,全面提高綜合文化素質。要反對“重技輕藝 ,把眼睛緊緊盯在手指和琴鍵上,忽視了對音樂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對理解音樂、領悟音樂和表現音樂能力的培養,結果孩子在演奏時,內心無情緒,面部無表情、機械呆板、缺乏感染力和表現力,久而久之,就會對無情感的機械彈奏感到厭煩而放棄。

因此,家長應該清醒的認識到:要把學習音樂知識、培養音樂修 養、提高演奏技巧三者結合並進,切不可偏廢,音樂是想象藝術,情感藝術 、表演藝術,一定要讓孩子進入音樂意境,身臨其境充分理解、充分領悟、充分想像、有感而發、有情而發,從而進發出來的真情,才稱得上是藝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