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此前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研究者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阻碍宫颈癌细胞生长,成功消灭了小白鼠体内的肿瘤。

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为了证明实验中疗法的有效性,研究小组用带有人类宫颈癌细胞的活小鼠进行实验,并对其进行了测试。其结果令人惊讶:实验小鼠中的肿瘤完全消失了,存活率达到了100%。研究团队还报告说,目前为止,实验小鼠身上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例如炎症和其他现象。

CRISPR-Cas9是细菌和古细菌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可用来对抗入侵的病毒及外源DNA。而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则是对靶向基因进行特定DNA修饰的技术,这项技术也是目前用于基因编辑中前沿的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基因编辑系统,该系统具有更加高效、操作简单、细胞毒性小等特点。以CRISPR-Cas9基础的基因编辑技术在一系列基因治疗的应用领域都展现出极大的应用前景,CRISPR-Cas9工程学的最新进展已开发更具针对性和更安全的基因疗法。在癌症中的挑战是知道导致致癌基因的驱动因素,全身毒性最小的靶器官有效和安全的给药方法阻碍了这些疗法的转化,对靶向特异性基因进行编辑,并证明无长期不良反应。HPV病毒将两个分别称为E6和E7的特定基因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然后推动癌变的进程。这使得这些致癌基因成为CRISPR的理想靶点,由于它们仅出现在癌细胞中,这使得破坏它们对健康细胞不会产生任何风险。

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此次研究最重要的结论是聚乙二醇脂质复合物是CRISPR-Cas9治疗的一种有效的全身给药载体,脂质复合CRISPR-Cas9系统给药有效清除肿瘤。这些结论支持使用聚乙二醇化脂肪丛对基于质粒的CRISPR-Cas9疗法的系统递送,但是在目前正在进行的免疫活性动物模型中,需要评估治疗安全性和细胞毒性。

该研究团队表示,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为人类临床试验做好治疗准备。它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而早在2016年CRISPR技术就已进行了临床试验,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基因再回输入患者体内用以治疗肺癌,试验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学家卢铀教授及其研究小组进行,所以利用CRISPR技术治愈宫颈癌的可行性很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而现在宫颈癌主要治疗方法是依靠化学治疗,常用的药品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等,利用这些药品阻止癌细胞对人体的侵袭,最终杀死癌细胞。

而近段时间国内也刮起了HPV疫苗潮,这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研究人员在关注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疾病的预防,试图努力提前预防并减轻患者的痛苦。如今人们由已病治疗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向未病预防升级,预防机制和预测方法也将不断成为研究重点。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仅有三种预防性HPV疫苗研发成功,包括针对HPV6、11、16、18型的四价疫苗,针对16、18型的二价疫苗和针对6、11、16、18、31、33、45、52、58的九价疫苗,分别于2006年、2007年和2014年相继上市。中国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四价HPV疫苗随访至第78个月时,预防HPV16或18相关的CIN2、CIN3、原位腺癌和子宫颈癌的保护效力为100%(95%CI:32.2%~100%);对HPV6、11、16或18相关的CIN1、CIN2、CIN3原位腺癌和子宫颈癌的保护效力也是100%(95%CI:70.9%~100%)。二价HPV疫苗随访至72个月,对HPV16/18相关的6个月持续感染和(或)CIN1+、CIN2+的保护率分别是97.1%和87.3%,对HPV31/33/45相关6个月持续感染和CIN2+的保护率分别是51.6%和74.9%,对HPV31相关的CIN1+的保护率达到100%。预防性HPV疫苗的不良反应与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类似,大部分接种对象没有或仅有轻微的不良反应,严重的局部或全身性不良反应很少发生。大量监测数据亦证明了疫苗的长期安全性。

最新研究!5年存活率仅50%的宫颈癌有望治愈?

参考来源

SystemicDeliveryofCRISPR/Cas9TargetingHPVOncogenesIsEffectiveatEliminatingEstablishedTumors

科学家使用CRISPR技术治愈带有宫颈癌细胞的小鼠

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