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回憶錄(三)

援越抗美回憶錄(三)


雄師挺進馳沙場

1966年10月20日,那天下午,部隊在邊疆麻栗坡舉行換裝儀式。遵照上級指示,我們把原有佩戴的帽徽領章的軍裝脫下來,換上越南人民軍的服裝,並將個人的所有物品打包裝袋,寫上自己的原籍地點,個人姓名,家長姓名,提交組織統一留守保管。我們穿上的這身軍裝是草綠色的,像是部隊發的工作服;軍帽是越式盔帽,軟木墊在裡邊,防曬防雨,還可以當枕頭,沒有帽徽領章,腳上穿的是出國前部隊配發的塑料涼鞋。換裝的目的有二:一是因為我們執行援越抗美對空作戰屬於保密行動,出國後不至於暴露自己的身份;二是以示我們對越南國家主權的尊重,讓越南人民感到更加和諧自然,更加親切友好。部隊換裝結束後,我們原地休息待命。

援越抗美回憶錄(三)


圖為中越兩國軍民搭建彩門、懸掛彩旗和橫幅,夾道歡送和歡迎援越抗美部隊

黃昏時,夜色像一朵花那樣柔和地合攏來,山水樹木像蒙上一層灰色的沙幔,使景色頓然蒼茫起來了。我們依次上車,並放下揹包有次序地坐好,靜靜地等待著一個極其神聖的、莊嚴的時刻到來。熱情的邊疆軍民有組織地前來夾道歡送,他(她)們發自內心地祝願我們多打勝仗,早日凱旋歸來。上級一聲出發令下,我們的炮車發動了,我和戰友們一起告別了祖國。戰友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可愛的祖國,從中越邊界的船頭進入越南6號公路。我兩眼飽含著熱淚,心中默默向祖國道別:“再見了,祖國,再見了,親人!願我們不久再相見!”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踏上異國的土地。炮車在茫茫的夜色中行進,把我們帶進了硝煙瀰漫的越南戰場。

  我們的車隊每開進鄉鎮居民區,或有人群的地方,戰士們都會齊聲高唱剛學會的越南歌曲《越南-中國》、《解放南方》。熱情好客的越南群眾聽到我們的歌聲,都會振臂高呼:“感恩懂基!”,“毛主席莫南!”我們禮貌地答禮:“召懂基!”,“胡主席莫南!”

  車輪滾滾向前進,戰士依然中國心。

援越抗美回憶錄(三)


圖為援越抗美高炮部隊車炮浩浩蕩蕩通過中越友誼大橋

  一夜的行軍,部隊途經河江、宣光兩省,天亮之前在宣光省某地的小樹林裡宿營。中午,我們第一次遇到空情,敵機多批多架在我宿營地上空盤旋。部隊很快按戰鬥隊形展開,做好打仗準備。但為了不暴露目標,我們沒有對敵機實施開火射擊。晚飯後部隊又繼續向安沛地域開進。22日凌晨2點,我們終於順利到達安沛市某陣地(俄館橋附近)。擔負著安沛至老街一線的對空防禦作戰任務,保護鐵路、橋樑、機場以及醫院的安全。在連長的統一指揮下,全連幹戰用大繩將火炮一門一門地拉上山頭、推進炮掩體、做好射擊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此時,部隊完全進入了緊張的戰鬥狀態。有道是:

邊陲麻慄戰旗揚,高炮集結換越裝。①

待命出發援越志,丹心抗美打豺狼。

雄師挺進馳沙場,安沛神兵鬥志強。②

美帝飛賊當入犯,集中火力必殲光。

  注:①麻慄,即麻栗坡鎮:②安沛,即越南安沛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