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車智匯智能終端是這樣工作的

目前,全國有車智匯用戶數百萬,日均活躍用戶200萬。儘管用戶數如此龐大,打,但是很多車智匯用戶都對車智匯智能終端這個小盒子的工作原理不太瞭解,今天,就和各位車智匯用戶科普一下車智匯智能終端究竟是怎樣工作的。


原來車智匯智能終端是這樣工作的


車智匯智能終端

眾所周知,OBD是英文On-Board Diagnostic的縮寫,中文意思為“車載自動診斷系統”,起初是為滿足對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的控制而設計的,具有識別汽車可能存在故障區域的功能,相當於汽車自我診斷的工具,如果汽車出現故障信息,ECU(汽車電子控制單元)會將這一故障以代碼的形式存入內部的存儲器中,而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通過OBD接口實時讀取其故障碼,此故障碼既可以幫助維修人員對故障的性質和部位進行快速定位,節省維修時間、提高維修效率,同時也保障了駕駛員的行車安全,並降低了汽車維修的成本。

隨著汽車智能化的提高,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在汽車領域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廣州亞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車聯網大數據運營商,憑藉多年車聯網技術的積累,自主研發出核心產品車智匯智能終端。車智匯智能終端是一款是U盤式即插即用的車載設備,插上後通過車智匯APP實現人車互聯互通,其功能主要由軟件和硬件兩部分共同實現的。軟件部分包括故障診斷控制策略代碼和標定,是對故障信息進行診斷的特定策略和方法。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硬件部分主要由CAN/K處理器模塊、通信模塊、定位模塊、傳感器、OBD接口、OBD設備指示燈等模塊組成。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CAN/K處理器模塊採用了基於串行通信協議的一種總線通信線方式——CAN總線∕K總線,汽車的各種行駛數據會被髮送到這些“總線”上,當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需要這些數據時,OBD接口都可以通過這些“總線”讀取需要的信息;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通信模塊能夠保證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對包括數字、語音等所有信息類處理和傳輸;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定位模塊採用了“GPS+北斗”雙模定位,能夠幫助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快速、準確地找到故障的位置;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傳感器是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的智能化感應工具,當車輛發生碰撞或劇烈震動,能夠及時發出感應信號,提醒車主車輛發生異常震動;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OBD接口是汽車自診斷對外的開放接口,是用來獲取汽車車況數據的“讀卡器”,也相當於車載自動診斷系統(OBD)直接讀取故障代碼的掃描工具;

車智匯智能終端的OBD設備指示燈是顯示故障信息的信號,也是能夠提醒駕駛員車輛是否存在故障的直觀信號。

因此,車智匯智能終端主要是通過利用軟件和硬件對汽車電控系統及車輛的其他功能模塊的工作狀況進行監控,從而實現故障診斷的功能。當汽車電控系統及車輛的其他功能模塊的工作狀態出現異常,OBD接口向ECU(汽車電子控制單元)發送故障碼的讀取命令,ECU立即返回故障碼,經過車智匯智能終端內部的CAN/K處理器模塊進行分析和計算後,上傳至雲服務平臺,最終以OBD設備指示燈及車智匯APP向駕駛員預警汽車存在的故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