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错了",沉迷手机被妈妈"棍棒教育",儿子哭喊求饶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因为孩子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有的时候会听不进去父母说的话。而一些理性的父母,会耐着性子,和自己的孩子好好讲道理,希望孩子能够听话懂事。但有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直接"棍棒教育",通过打骂孩子,让孩子听话。

通过打的方式让孩子听话,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但是希望各位父母明白,孩子是被打怕了,而不是真的听话了。


沉迷手机被妈妈"棍棒教育",儿子哭喊求饶

前些日子,一则关于母亲打骂儿子的消息上了热搜。小华今年6岁了,刚刚上小学。小华还小的时候,父母要出门上班,为了让孩子能够安静地待在家,母亲张丽(化名)把自己的手机留在家,让孩子玩。因为长时间接触手机,小华一下就上瘾了,经常抱着手机看动画片玩游戏。

小华上学以后,一放学回家就缠着张丽要手机。周末,小华和往常一样,拿着妈妈的手机躺在沙发上玩游戏。而张丽正在准备午餐,因为一时间忙不过来,她就让小华过来帮忙,但是小华打游戏正兴起,被打扰到很不开心,就说了句:"我正打游戏呢,别喊我"。过了一会之后,张丽见儿子还没放下手机,原本因为忙碌就很烦躁的她,顿时就怒火中烧,随即拿起扫帚就去揍小华。

小华被打得哇哇大哭,但张丽没有停手的意思,一边打一边说:"死孩子,让你玩手机,喊你帮忙你当没听见还顶嘴,你眼里有没有我这个妈妈。"而小华已经被打得满地打滚,他跪在地上向妈妈痛哭求饶:"妈妈,我错了,饶了我吧,我再也不玩了。"

对孩子进行了一顿"棍棒教育"之后,张丽就接着去忙活了,只留下已经哭得没有力气小华在原地抽泣。而被母亲打的阴影,将有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


"棍棒教育"不应该成为家庭教育失败的掩饰。很多父母对不听话的孩子,都会选择采取武力,维护自己家长的权威,这样的做法万万不可取:

1.打骂孩子会给孩子留下阴影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动辄就打骂孩子,那么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父母产生很大的阴影,甚至会有恐惧的心理。而这个阴影,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所以,教育孩子应该以引导为主,而不是通过"武力强权",逼迫孩子听话。

2.长期生活在父母"暴力"下的孩子性格大多懦弱

一直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在性格上都会有些缺陷。因为出于对父母的恐惧,这些长期被打骂的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唯唯诺诺,然后影响到了性格的形成。最终,孩子的性格也就会变得懦弱,不敢违抗父母。和别人相处时,也一点主见都没有。

3.打骂孩子影响家庭关系

长期被父母打骂的孩子,要么性格变得软弱,唯父母命是从;要么变得极其叛逆,时时刻刻都要反抗自己的父母。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对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有影响,甚至会导致孩子在心里,埋下了怨恨父母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不知道将来哪一天就发芽,然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也许有的父母打孩子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希望能把孩子教育好。但是不是可以换一个更好的形式呢?

今日互动话题:您有没有打过自己的孩子呢?觉得什么时候孩子非打不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