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運營商日賺4.03億,淨利卻在下滑,電信行業真的賺錢嗎?

隨著中國電信三季度業績的發佈,三大運營商前三季度業績全部出爐。據統計,

三大運營商前三季度共營收10480.58億元,日均約賺4.03億元。三大運營商前三季營收均呈同比下降趨勢,中國移動、中國電信淨利同比下滑。

國內運營商的營收下降,有意思的是,國外的運營商營收也出現的下滑的勢頭。據媒體報道,AT&T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AT&T第三季度營收445.9億美元,市場預估450.4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94美分,市場預估93美分。

三大運營商日賺4.03億,淨利卻在下滑,電信行業真的賺錢嗎?

可以看到,不僅是國內,國外的電信業也已進入下行通道。以國內為例,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通信行業一直以暴利著稱,無數人痛罵過三大運營商無奸不商,變著法子從用戶卡里扣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大運營商其實並沒有過“暴利”的時代。

這次運營商的業績出爐,日均約賺4.03億元的數額讓很多人很容易聯想到其驚人的賺錢能力,網絡上關於這條新聞的話題更是引發了幾乎是全民性的對電信運營商壟斷下暴利的吐槽。

三大運營商日賺4.03億,淨利卻在下滑,電信行業真的賺錢嗎?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三大運營商相對於其它國企,真的已經算是“鉅虧”了。比如銀行業,前三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2018年利潤總額是7551億元,平均日賺21億元,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2018年加起來利潤是1431億元,平均日賺只有3.9億元,誰賺得多輕鬆可見。

為什麼運營商們會出現表面暴利,實則利潤一再下滑的尷尬局面呢?其實也很好理解,究其原因,一方面,人口紅利消失,一般人頂多辦兩張卡,一個家庭正常也就辦一條寬帶,人口數量就這麼多,已經觸及天花板。隨著網絡、技術等差距的抹平,運營商同質競爭加劇,更沒什麼優勝劣汰。

三大運營商日賺4.03億,淨利卻在下滑,電信行業真的賺錢嗎?

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科技巨頭等融合競爭強勢介入,國內阿里、騰訊、百度和國外谷歌、亞馬遜、Facebook、蘋果等互聯網巨頭都已經開始圍繞基礎設施層面加強滲透,並展開了全方位佈局,對於整個電信業來說無疑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所以,不管是國內三大運營商,還是國外跨國經營的運營商代表AT&T,都無可避免地遭遇了這股時代潮流的衝擊。不過,在這個整體悲觀的行業大背景下,運營商們還要遭受這種“裡外不是人”的全民白眼卻也可以理解,畢竟以前這三大巨頭並不是沒有宰過用戶,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