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我們的目標是在三年內,成為中國最大的分佈式光伏的服務商。”

道達爾 太陽能 藍海產業

共3200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

文 | 子竹

石油巨頭的轉身,似乎比想象中的來得更快。

01

石油巨頭將變身太陽能巨頭?

2019年7月,法國石油巨頭道達爾集團同來自中國的能源科技公司——遠景集團,各出資50%成立了道達爾遠景合資公司(TEESS,下簡稱“道達爾遠景”)。

近日,這一合資公司發佈聲明表示,將推出面向企業客戶(B2B)的分佈式光伏能源服務

同時,合資公司將藉助遠景的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TM和創新數字化應用,幫助客戶在降低綜合用能成本和確保能源系統安全可靠的同時,動態、靈活地實現系統平衡,提升能源系統效率。

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道達爾遠景CEO孫捷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在三年內,成為中國最大的分佈式光伏的服務商。”

當下,全球油氣行業已再次進入上升期,油氣價格讓油氣生產商有利可圖,油氣需求量也呈持續上升趨勢。與此同時,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在經歷補貼退坡之後,大量光伏企業面臨生死考驗。

道達爾此刻選擇擴大在中國的光伏版圖,顯得有些“另類”。

2018年,道達爾集團油氣產量達到創紀錄的280萬桶油當量/天(約合1.4億噸/年),勘探與生產業務調整後淨營業利潤增長71%。

在中國,道達爾的油氣業務未來也擁有良好機會。在今年6月,中國油氣行業實施了重大改革,取消了油氣勘探開發限於合資、合作的限制,這意味著外資企業此後可在中國獨立開展油氣勘探開發業務。

2010年,道達爾曾同中國石油開啟合作,在鄂爾多斯開發蘇里格氣田南部區塊。目前該項目累計井口天然氣產量已突破100億立方米,被廣泛視為中國最成功的對外油氣合作項目之一。

基於這一良好合作先例,道達爾可說是最有可能取得先機的國際公司。

但在油氣市場機會頗多之際,道達爾卻立下目標爭當光伏界的領頭,其究竟看到了什麼機遇?

02

技術就是能源

道達爾協同遠景集團打造分佈式光伏能源服務,不僅是為了順應全球能源去碳化的趨勢,同時也反映出,當今能源業發展的思路正在發生改變。

對於道達爾和遠景集團此番合作,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指出,“兩者的合作有一個重要背景——能源業已開始從資源依賴向技術依賴轉移。

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自工業革命以來,對能源資源的不斷尋找和開發,長期以來都是能源公司發展的核心。煤礦、油氣田,一直是能源行業的關鍵詞。

以油氣工業為例,在2000~2014年期間,全球每年用於油氣勘探的平均投資在2000億美元以上。在勘探高峰時期,全球年勘探投資在油氣上游總投資中的佔比,甚至超過了70%。

但由於化石能源始終是有限資源,隨著優質資源的減少,獲取難度越來越高,使得技術日益成為影響能源獲取的關鍵。近年來頁岩油氣的產量陡增,正是技術解鎖能源獲取的典型案例。

而對於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而言,因技術發展帶來的增長更加顯著。

2018年,全球光伏的發電量達到570.8TWh,同比增長31%,在全球發電結構中的比例首次超過了2%。這一可觀的增速,很大程度上源自於技術進步帶來的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以及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的大幅下降。

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統計,2018年,全球太陽能晶硅組件的價格同比降低了26%~32%,同10年前比降低了90%;全球光伏的加權平準發電成本,已降至8.5美分/千瓦時,同2010年相比降低了77%。

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道達爾此番與遠景集團合作,其目標並不在於單純擴大光伏裝機規模獲取更多太陽能,而是定位於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服務。這充分體現了其從“資源”到“技術”的戰略轉變。

遠景集團是全球領先的智慧能源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其構建的智能物聯操作系統EnOS™,在風電、光伏、儲能等領域已有諸多應用,其連接協同了全球超過100GW的能源終端。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全球50家聰明的公司榜單(TR50)”中,遠景集團位列其中。

“遠景集團讓我感興趣的,第一個是其業務模式,即一種數字化的模式,這是非常吸引我的地方。”道達爾可再生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浦傑鈞(Julien Pouget)如是表示,“遠景非常瞭解中國以及全球的可再生能源的市場,同時遠景也有智能IOT,智能互聯的數字化技術。”

03

能源界的藍海

除了對能源技術的追逐,光伏市場本身的巨大潛力,或許更是道達爾“轉身”的動力所在。

在當下全球主要消費的各類能源中,太陽能已成為增長勢頭最旺盛的能源。

2018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增加了97GW,同比增幅達到24%,預計在未來幾年內將持續保持高增長。

國際能源署(IEA)發佈的最新研究指出,從2019~2024年,全球可再生電力裝機量將增長1200GW,這相當於美國目前所有的電力裝機量之和。而這些新增裝機量中,預計有近60%將來自光伏。

而在快速發展的光伏市場中,針對工商業企業用戶(2B)的分佈式光伏,更將是一片藍海。

同戶用電力相比,工商業企業的用電成本相對較高,但其需求量大、更為穩定,是分佈式光伏最易發展的領域。

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在工商業領域,包括光伏、風電在內的分佈式能源解決方案,將來擁有很好的利用前景。”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告訴石油Link,“由於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的發展,工商業企業利用分佈式發電,可實現比現在更低的用電成本。”

“過去這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但現在機會很多。比如風機,在2003年左右時期,可利用的風力資源需在7米/秒以上,而現在4~4.5米/秒都可實現利用,企業完全可自發電自用。所以說分佈式的服務,將來會有很好的利用前景。道達爾遠景此時進入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實際上據統計,在過去7年中,全球新增的工商業分佈式光伏裝機總量,佔了整個分佈式光伏裝機總量的73%。

國際能源署研究預測,工商業分佈式光伏容量,預計將從2018年的150GW增長到2024年的377GW,增幅高達151%。並且中國將是最大的增長市場,其工商業分佈式光伏裝機量預計將增加119GW。

也正是基於這個增長中的市場,道達爾和遠景集團開啟了合作。道達爾遠景CEO孫捷也坦言,“分佈式光伏市場很大,目前很多資源沒有被很好地利用。技術上的突破和政策上的突破,可以讓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來說在分佈式能源裡面,分佈式光伏是經濟性最好,也是最容易切進客戶的,但目前市場還有一個缺口——大型的跨國企業客戶在中國其實並沒有被很好地挖掘。”道達爾可再生能源業務高級副總裁浦傑鈞進一步解釋,“原因就是之前很多分佈式光伏服務商,在質量、安全方面做得不夠好,所以對是否要接受他們的服務,客戶大都比較猶豫或者保守。而提供安全和高質量發服務,這恰恰又是我們這個合資公司的優勢。”

04

探索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道達爾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擴展計劃。

根據道達爾在2019年9月發佈的最新戰略展望,其未來在全球將持續投資可盈利和規模化的低碳電力項目。

到2025年,道達爾計劃將可再生電力裝機量提高到25GW以上,這一數字約為2019年的8倍,其涉及的投資預計將達到40億美元。

石油煤炭之後,中國將大力開發一種新“寶藏”,業界巨頭已入局

但同時,不可否認可再生能源仍處於發展初期。面對其發展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如何增強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盈利性和可持續性,還需要能源企業大力探索。

為此,道達爾於2019年組建了一個叫IGRP(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一體化)的部門。該部門將天然氣、可再生能源和電力部門,以及勘探與生產部門的上游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業務相結合,追求低碳業務實現可盈利的持續增長。

在低碳能源領域,道達爾正在建設從上游到下游的一體化產業鏈,以期從整體上提升業務效率。除了持續投資光伏、風電項目,道達爾還在擴大在儲能和電力終端方面的業務。2016年道達爾斥資9.5億歐元,收購了有百年曆史的電池製造公司Saft;根據計劃,到2025年道達爾將在歐洲佈局1.5萬個電動車充電點。

對於未來的商業探索,一般而言,互聯網也是等到用戶數到了一定規模才有商業模式的創新跟變化,甚至去盈利。如果把能源物聯網規模做上去,或者廠站的量做上去,它一定會從量變到質變,會有一些新的業務模式產生。

“新能源技術服務公司應當去尋求提供一些個性化的服務,為用戶創造新的價值。”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原主任李俊峰也提出建議,“例如一個用戶的電價是8毛錢一度,你能否提供一個能源解決方案,將用電成本降為4毛,你得找到這樣的機會,摸索出能使用戶增值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