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認識李安,是從他的《推手》開始,這是上大學期間,老師在教室放的一部電影。之後,陸續又看了他的

《喜宴》和《飲食男女》,至於《臥虎藏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則完全是出於一種好奇才去選擇看的。

雖然,這兩部電影讓李安兩度獲得奧斯卡獎項,但說實話,我喜歡的,仍舊是李安早期拍攝的“父親三部曲”,尤其是《飲食男女》這部電影。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作為李安“父親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曲,《飲食男女》用那種平易近人的煙火氣息,將最為傳統的倫理道德和現代化的理念,緩緩的融了進去,我們在看電影,其實也是在審視生活。

在這部電影中,並沒有固定的主角,導演用老朱的日常,串起了三個女人各自的生活狀態,同時,也增加進了身邊鄰居的性格特徵。每個人對於生活的態度,都值得反覆品味,而處處點到為止的留白處理,則給了觀眾很多思考的空間。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很緩慢的故事敘述,可能會讓人錯以為這是一部昏昏欲睡的電影,但各種情節的戲劇化處理,以及對於生活矛盾衝突的細節放大,完全沒有讓這部電影淪為曲高和寡的藝術品。

每一步劇情的安排,都朝著意想不到的結果發展,這種原以為掌握了故事走向,實際上是導演設置的生活陷阱,都無形中,讓觀眾感受著來自真實生活的震撼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1

《飲食男女》上映於1994年,相比較之前《推手》和《喜宴》兩部作品收穫的讚譽,《飲食男女》算是比較慘的,沒有重量級獎項的認可,在上映初期,還遭到主流媒體的惡評,就連票房上都很難及格。

可就是這麼一部作品,在時間的發酵中,卻成為了李安執導的“父親三部曲”中,評分最高,也是最出名的一部。(目前評分9.1

那時候不懂故事內容,現在懂了,卻已經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樸實與真實,這是李安“父親三部曲”電影中的主要基調,而相對於《推手》和《喜宴》對於父子關係的刻畫,《飲食男女》中的父女關係的描繪,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這可能和李安本身的家庭環境有關。

所以,在這部電影中,對於女兒們心理狀態的描繪,除了能夠依託生活細節的呈現,大多數情況下,李安都做了留白處理。

電影的故事,發生在九十年代的臺北,退休在家的老朱和三個性格迥異的女兒,面臨著諸多家庭問題,以及因為代溝產生的溝通問題,而在這種衝突中,又潛移默化的融入了,對於傳統倫理道德和現代生活理念的辯證思考。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在影片一開始,就給人呈現出了頗為熟悉的生活場景。一週一次的家庭聚會,老朱是格外重視的,而鏡頭也始終對準了老朱嫻熟的做菜手法,以及花式各樣的家常菜品,這段生活化很濃的開頭,也是常被影迷津津樂道的地方。

舉手投足之間,可以從老朱身上,看到中國父親的形象,而整部電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裡,老朱基本上沒有一句臺詞,畫面的呈現完全在於做飯動作的表現,一種熟悉感撲面而來,增進了與觀眾之間的情感距離。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作為廚師,老朱做菜相當的自信,可是作為父親,老朱卻又無比的倔強,而從開頭和神秘人的打電話,又表現出老朱內心的糾結。

自信、倔強和糾結,這是老朱的性格特點,而這三種性格的交織,在開頭利用各種細節的展示,已經做了鋪墊。正是老朱身上的這三種性格,讓劇情在父女潛在的矛盾中,朝著最後結尾的反轉靠攏。

電影一開始,就緊緊的圍繞著影片名“飲食”兩個字。

中國人最講究吃,也最會吃,所以,千百年來形成的飯桌文化,便基本成為了情感的交流陣地,因此,老朱對於週末聚餐的重視程度可想而知。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其實,在這裡對於“飲食”的展示,已經悄悄的埋下了“男女”的伏筆。

比如,開頭那個神秘人的電話,再比如,三個女兒各自生活中,圍繞在他們身邊男人的展示,當然,這些男女關係,導演在最開始,只是做了隱晦的處理。

飲食是為了滿足生存,而男女則是為了能夠從生存跨越到生活,因此,吃展示在前,男女則展示在後。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在老朱做飯的間隙,導演依次的利用插敘的方式,對於三個女兒的工作以及他們各自的性格進行了描繪。

大女兒作為老師,性格中存在著冷漠,二女兒作為公司高管,性格中存在著幹練,三女兒作為打工仔,性格中存在著青澀。簡單的鏡頭切換,將這一家四口的性格都刻畫了出來。四種人擁有四種不同的性格,也許,只有在飯桌上,才能夠暫時的實現情感上的交流。

電影中,利用生活細節的展示,時刻透露著一種家長制的父親權威,讓電影的氛圍總是隱約有種壓抑,尤其是不願意和兒女直接交流的老朱,基本上都在用一種近乎是命令的方式,間接地表達著自己的父愛。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老朱的這種父親形象,很符合中國人印象裡父親的樣子,於是,在電影中,代溝的產生在所難免,而傳統道德與現代理唸的衝突也時刻存在著。

電影中,很少有表現父女直接交流的畫面,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其他瑣碎打斷,而導演的重點,則放在了家庭之外,女兒或是父親與其他人的袒露心聲。

三個女兒都在極力想要逃脫父親掌控的家庭,而父親,則一直都在想要得到與女兒正面溝通的機會。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一種是對於被關心的反感,一種是對於被關心的渴望,成年的孩子,對於家庭的依賴漸漸疏遠,而當關心變成負擔時,逃離就成為了主要的目的,至於年邁的父親,則對於家的渴望越來越重,他們希望得到關心,得到理解。

這種家庭中情感的糾結,像極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家庭環境。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2

“真正的愛情,是跟一個真正關心你的人在一起,這個人可以讓你表達內心的感受,在他身邊你可以覺得自在的事情”

這是電影中,小女兒說的一句話,卻也道出了導演想要表達的,“男女”的另一層含義,那就是,渴望被關懷,渴望被理解,渴望能夠建立在平等之上的自由交流,這種渴望,也是一直困擾這個家庭的關鍵所在。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電影中,三個女兒內心對於愛情的追求與渴望,是建立在對於這個家庭逃脫的基礎上,所以,當小女兒說自己已經懷孕,大女兒說自己已經請牧師公正時,父親只是輕輕皺著眉頭髮愣。

老朱雖有不捨,可是,卻不能阻止女兒追求幸福,而自己,何嘗不想痛痛快快的說出自己的追求呢。

這裡有一種反傳統的意味存在,而這種反傳統,在電影結尾處的“黃昏戀”反轉,則更加明顯。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一向傳統保守的老朱,居然和比自己小很多的人談起了“黃昏戀”,這種意想不到的結尾,其實,在最電影開始,老朱打電話的那段場景中,已經埋下了伏筆,只是,因為我們過多的關注點,放在了父女矛盾上來,所以,會忽略了父親感情這一塊的歸屬。

這也是導演電影外想要表達的意思,那就是,我們總是喜歡看矛盾,卻從來沒有試圖解開矛盾背後深層次的原因,這也就是很多家庭不和睦的原因。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電影開始,傳統的思想時刻在生活中體現著,可是,結尾處卻又加入了很多顛覆傳統的元素,最後,在一場凌亂不堪的聚餐中,嘗試著讓傳統思想與現代理念達成和解

自始至終剋制的鏡頭表達,貼近生活化的畫面展示,恰到好處的情感展示,都讓導演想要表達的多種主題,放在了同一條線上,層次分明,且隱喻很多。

電影真正將“飲食男女,人之大欲”表達的透徹清楚。從飲食開始,牽出了男女情感,又從飲食結束,理解著男女情感。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當最後,老朱在二女兒的飯菜中,終於再次品嚐出味道時,這個原本存在著矛盾衝突的家庭,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和解。

從“無味”到“有味”,不僅僅是舌頭的恢復,更是父女情感的恢復,此時,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了,因為,相互理解中達成的和解,勝過千言萬語。

沒有重量獎項,沒有超高票房,卻成為了李安最經典的電影

在當下的快節奏生活的大環境下,這部25年前的電影,仍舊具有深刻的思考價值。傳統思想與現代理念,個人與家庭,愛情與親情以及生與死,總之,生活百般滋味,冷暖只有自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