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經授權轉載自科研大匠(ID:keyandajiang)

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SCI、SSCI翻譯潤色發表指導私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博導 吳晨

發表SCI論文98篇,影響因子共1,068,論文他引4,207次。多篇論文被Nature Review、Cancer Discovery等期刊和Nature China等科學網站作為亮點研究介紹。力求破譯食管癌等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的“基因密碼”,在揭示腫瘤易感基因、基因—環境交互作用以及遺傳變異與患者預後差異方面多次取得重大突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先後摘得“中國青年科技獎”、“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教育部首屆中國科學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她,就是80後“青年千人計劃”學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研究員吳晨

“做食管癌研究,是中國科學家必須承擔的責任,更是我們這代人的使命。”談起為何回國,吳晨如是說。


“我覺得科學本身就是很美的,我們做的這種基因圖譜都非常漂亮,五顏六色的!並不是一個科學家,他就要戴著非常厚的眼鏡,非常邋遢的那種形象,我們希望來改變這個形象。現在中國的女性科學家也正在改變人們的這種觀念。女生要注重形象,自己變漂亮後,試驗結果也會隨之美麗”

——吳 晨


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SCI、SSCI翻譯潤色發表指導私聊


吳晨2006年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英文班),獲醫學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2011-2013年在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做博士後研究。2013年入選中組部第五批青年千人計劃,並受聘於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任研究員。目前是中國遺傳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因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遺傳》雜誌編委,Human Genetics、PLoS One、Genetic Epidemiology等期刊審稿人。

吳晨在腫瘤遺傳學和基因組學領域潛心探索,通過食管癌全基因組關聯研究和多組學整合分析,構建了食管癌基因組全景;運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實驗技術,闡明瞭關聯研究發現的易感基因及其變異的生物學功能和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制

,為臨床轉化和精準醫療提供依據。受到國際同行的廣泛讚譽。

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SCI、SSCI翻譯潤色發表指導私聊


目前,吳晨已發表了SCI論文98篇,影響因子共1,068,論文他引4,207次。多篇論文被Nature Review、Cancer Discovery等期刊和Nature China等科學網站

作為亮點研究介紹。攻讀博士期間成果均發表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2篇、並列第1作者3篇、第3作者1篇)。同時系統研究了影響食管癌、小細胞肺癌生存差異的遺傳因素,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和Cancer Research(第1作者)等期刊。

博士畢業後,吳晨到了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生物統計學專家P. Kraft教授,期間,開發了分析腫瘤遺傳和環境病因及其交互作用的多種統計模型,併成功用於食管癌病因學研究,揭示了酒精代謝基因遺傳變異與過度飲酒的交互作用是食管癌的重要病因,成果發表在Nature Genetics(第1作者)和Genetic Epidemiology(第1作者)。

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SCI、SSCI翻譯潤色發表指導私聊


哈佛大學

在哈佛大學期間,吳晨還促成林東昕院士哈佛醫學院Dana-Farber 腫瘤研究所C. Fuchs教授和B. Wolpin博士合作,完成了遺傳變異與胰腺癌患者生存的研究,首次發現SBF2基因變異是中西方人胰腺癌共同的預後因素,成果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Gut(第1作者)。在攻讀博士和博士後工作期間發表的多篇論文被NatureReview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Cancer Discovery等期刊和Nature China,AsianScientist等科學網站作為亮點研究成果介紹。


發98篇SCI,IF合計1068,他引4,207次,80後女神教你如何做科研

SCI、SSCI翻譯潤色發表指導私聊


林東昕院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