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近幾年,焦慮現象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化。從孩子的口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諸如“壓力山大”,“焦慮”,“我太難了”的話。

小區孟姐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兒子小樂似乎每天都在擔心或焦慮什麼,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聽別人講話。有的時候到了睡覺時間,依然靜不下心來。

因為擔心,孟姐專門請假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在排除了焦慮症的可能後,孟姐又產生了新的疑惑: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焦慮呢?總是這麼焦慮,對他的個人成長也不好吧?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焦慮是遺傳基因、氣質、經歷等多方面因素的一個綜合體,沒有哪一個單獨的因素可以解釋這一切。

但是對於孟姐經歷的事情,可能有不少家長也經歷過,或者是正在經歷著。大家普遍的擔心是:孩子容易焦慮是壞事嗎?是不是說明孩子在某些方面不足呀?

答案恰恰相反,有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孩子容易焦慮,可能是因為智商太高了。

  • 比如,加拿大的雷克漢大學通過對100 名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與沒有煩惱的學生相比,焦慮的學生有著更高的言語智商分數。
  • 比如,以色列心理學家通過研究學生“尋求技術支持”的表現發現,表現出了高度焦慮的學生,通常都有著較高的 IQ 分數。
  • 比如,紐約州立大學醫學院中心對焦慮症患者進行的研究表明,焦慮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通常智商更高。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如果有需要,我還能列出更多的關於焦慮和智商之間關係的研究。但是我想,這三個研究已經完全可以說明:孩子焦慮,很有可能和他們的智商相關。

知道了這一點,原本還感覺比較擔心的家長,可以暫時鬆一口氣,甚至在孩子出現焦慮情緒時,還可以藉此安慰孩子:“寶貝,你知道嗎?研究已經表明了,你焦慮,不是因為你比別人差,而是因為你智商高!”

如果孩子不相信,或者不理解研究的內容,家長還可以把焦慮的好處講給孩子聽,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焦慮。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比如容易焦慮的孩子,天生具有比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比起一般人來,會更傾向於迴避那些會使自己受到傷害的冒險行為。

不僅如此,這種自我保護意識還會增強孩子的警覺能力,讓孩子在遇到危險時,能夠立刻察覺到,甚至幫助別人規避危險。

  • 舉個例子,孩子放學後,有同學邀請他一起去網吧打遊戲。焦慮的孩子可能會意識到,這樣做會導致自己作業寫不完,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便會拒絕,甚至會勸阻同學。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當然,研究的結果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問題的新角度,並不能說明所有智商高的人都容易焦慮,或者不焦慮的人智商就低。

我們也可以看到,有些孩子智商高,學習好,但是一點不焦慮;有些孩子容易緊張焦慮,雖然非常努力,可成績卻總是差強人意。

這也提醒我們,焦慮帶給孩子的,不僅有好處,還有讓人始料不及的壞處,這主要和焦慮程度有關。

  • 舉個例子,雖然智商高的人更善於分析問題,能從各種選項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但是,當他們處於高度焦慮中時,就會把目光過多的集中在負面因素上,導致自己的理性分析能力受到影響。
  • 而且由於焦慮,他們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情也不會輕易放過,會一遍遍地進行回顧、分析,並且指責自己當時沒有做出好的決定。

這種不恰當的完美主義,不恰當的拖延,不恰當的自責,如果在孩子身上出現,終究會影響孩子的進步。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那如何與焦慮共處,讓孩子保持智商在線呢?

雖然孩子焦慮的內容千差萬別,但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對未來可能存在威脅的一種情緒反應,是因為預期而產生的。

比如,明天要參加考試,即使明天還沒有到,即使孩子設想的意外情況還沒有發生,孩子依然會感覺很焦慮,而且這種焦慮感會嚴重影響孩子當下正在做的事情。

可見,當孩子把焦點放在未來的時候,就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危險產生擔心、恐懼,這是不可避免的。而解決問題的關鍵詞,在於“未來”二字。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1. 零秒筆記法,讓孩子避免提前預測焦慮

對未來的事情進行預測,是我們人類的一種本能,孩子也不例外。想要讓大腦不產生負面想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當大腦中對未來產生焦慮時,如果能察覺到,並靜下心來分析一下這種焦慮,就可以把焦慮程度降到最低。

在這裡有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叫零秒筆記法,是日本作家赤羽雄二在《零秒思考》中提到的方法,方法的應用範圍很廣,提倡在一分鐘的時間內整理思緒。

具體怎麼做呢?

拿出一張a4紙,橫放,在紙張的左上角寫上了想要思考的問題,並在問題下方畫一條橫線。這樣做一是可以讓人把目光集中在問題上,二是可以將問題與答案區分開來。在紙的右上角寫上時間,方便以後做整理和總結(如下圖)。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做完一切準備工作後,可以在標題下方寫4~6條答案。不用去拘泥字寫得好不好看,語法通不通順,想到什麼就可以寫什麼。

整個過程,可以持續一分鐘的時間,考慮到孩子年齡比較小,每一條答案的字數不一定非要20-30個,我覺得10個字左右就可以把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了(如下圖)。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在寫下自己的答案後,孩子就會發現,自己的有些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對於覺得自己有必要擔心的答案,可以將其作為新的問題,再寫一遍張零秒筆記。

比如,以圖片上寫下的答案為例,其中有一條是“我怕語速快,別人聽不清”,那麼針對這一點,可以思考“我怎麼做可以降低語速,讓別人聽得清”?然後,再寫一張零秒筆記進行分析(如下圖)。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經過這樣一個過程,孩子的關注點發生了改變,放到了如何解決問題上,焦慮就很容易消除。

2. 三件事日記法,讓孩子改變自我評價

在焦慮的背後,其實是孩子對自己的各種負面評價:

  • 我很差勁,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我。
  • 我很生氣,我明明可以更努力的,可我就是很努力。
  • 我很後悔,昨天玩遊戲浪費一下午時間。
  • 我很無力,在問題面前,我的力量是如此弱小。

如果能夠改變孩子的自我評價,在面對問題時,就不會片面地把原因只歸結到自己身上,就不會認為,什麼都是自己的錯,也能避免過分焦慮。

但是改變自我評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通常需要經過長期而專業心理學幫助,這裡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提供給孩子。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三件事日記法,顧名思義,就是每天在日記上記錄三件事。但是這三件事是有規定的,不是什麼事情都可以寫。

每天睡覺之前,讓孩子在日記本上寫下當天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如下圖)。不管這三件事在別人看來如何,只要孩子覺得自己表現得特別棒,就可以了。寫完後,放在自己的床頭。

第二天醒來後,讓孩子先拿起日記本看一看,回顧一下自己昨天做得特別好的三件事,重新感受一下成就感。

然後,重複這樣一個“寫——看”的過程。

如果孩子能夠成長期堅持下去,堅持三個月以上,我們就會發現,孩子逐漸改變了對自己的負面評價,自我價值感也越來越高。

當孩子堅信,自己是有價值的,堅信自己有能力處理各種突發情況時,就可以很好地處理焦慮。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3. 在焦慮時,做一些快樂的事情改變心情

當身體產生焦慮情緒時,我們的下丘腦就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胜肽,胜肽會隨著血液傳遞到每個細胞的感受器中,時間一長,感受器就會習慣這種焦慮帶來的胜肽,並對其產生需求。

此時,如果孩子不焦慮的話,細胞也會因為有生理需求,而促使孩子去焦慮。在胜肽的作用下,孩子的大腦會自動過濾掉好信息,留下可以引發焦慮的壞信息。

於是,哪怕孩子原來並不想焦慮的,也會不由自主地變得焦慮起來。想想看,這個過程是多麼可怕呀。

所以當孩子不小心陷入焦慮時,一定不能讓他們長久維持在這種狀態中。哪怕此時還有一堆問題沒有解決,也要讓孩子做一些快樂的事情,改變心情。

讓孩子快樂的事情有很多,我們大人也能夠想到一些。但是要記住,不要過分干涉其中,快樂的解釋權歸孩子。

當然,這樣做並不是讓孩子去逃避,而是讓孩子暫時放鬆一下心情,為下一步的行動做好準備。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4. 利用小步子原理,用簡單的行動克服焦慮

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明白,克服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行動。但是當處於焦慮狀態時,很多人都不願意行動,結果導致焦慮加劇。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處於焦慮中的人就喪失了行動力。如果只是讓他們去做類似於“摸一摸鼻子”,“眨一眨眼睛”這樣簡單的事情,他們也是願意去做的。

所以,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我們可以利用小步子原理,幫助孩子將要做的事情簡單化,把每一個步驟都分解到,簡單不能再簡單。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比如,孩子需要寫一篇800字的作文,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它當作一項複雜工程進行規劃。

  • 第1步,先在主題之下確定題目。哪怕題目並不吸引人,也沒有關係。只要意思對即可,後期可以進行修改。
  • 第2步,列出作文提綱。對於這一步,也可以繼續進行細分,把開頭、中間、結尾,繼續當作複雜工程進行規劃。
  • 第3步,找好資料。對於提綱中所需要用到的例子、名言等,確定一下是否已經掌握或者已經想好。如果有需要,就查一下資料。
  • 第4步,提筆寫作文。如果覺得一下子寫出800字有困難,也可以把文章分幾部分完成。

這樣一來,寫作文這件特別難的大事,就被拆分成了很多件很容易完成的小事,孩子的牴觸情緒一減少,一旦開始行動,焦慮也會大為減少。

壓力和焦慮導致孩子厭學怎麼辦?一張紙解決問題,現在就學起來

焦慮是孩子經常遇到的情緒,有焦慮情緒不可怕,這也是孩子智商高的標誌。如何減少焦慮情緒,讓孩子的智商正常發揮,是我們的重要任務。

理論工具可以改變生活,希望文中提到的理論工具,可以幫助孩子減少焦慮,快樂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