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遠海運集團:任你市場多變,全球化佈局不變

中遠海運集團:任你市場多變,全球化佈局不變

2019年以來,全球經濟環境複雜多變,下行壓力凸顯,新興經濟體增長動能明顯減弱,國際航運市場依然低位震盪,復甦乏力。然而,體量龐大、擁有多項“全球第一、第二”的中遠海運集團,在全球市場中展現的是“任他風雨飄搖,我自巋然不動”的雄風,體現出“市場多變、全球化佈局”不變的自信和戰略。

截至2019年9月30日,中遠海運集團經營船隊綜合運力10544萬DWT、1307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裝箱船隊規模309萬TEU、503艘,居世界第三;幹散貨船隊運力4094萬DWT、431艘,油輪船隊運力2532萬DWT、199艘,雜貨特種船隊427萬DWT、159艘,均居世界第一。

中遠海運集團在全球投資碼頭56個,集裝箱碼頭超52個,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12552萬TEU,居世界第一。全球船舶燃料銷量超過2900萬噸,居世界第一。集裝箱租賃業務保有量規模達380萬TEU,居世界第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接單規模以及船舶代理業務也穩居世界前列。

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完善的全球化服務築就了網絡服務優勢與品牌優勢。碼頭、物流、航運金融、修造船等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結構體系。


中遠海控:優化全球航線網絡佈局

2019年前三季度,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貿易摩擦升級等因素影響,集裝箱海運需求增速放緩。但與此同時,行業新交付運力同比減少,拆解運力同比增加,使得報告期內運力供給壓力同比有所緩解。前三季度,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CCFI)均值為826點,同比上漲2.0%。第三季度, CCFI均值為822點,同比下降1.7%,環比上升2.2%。

中遠海控(601919)發佈2019年三季度財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6.17億元,同比增長3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16億元,同比大增145.3%。

集運收入同比增長37.4%,碼頭同比增長29.7%

2019年前三季度,中遠海控集裝箱航運業務收入1068.6億元,同比增長37.4%;實現息稅前利潤52.07億元,約摺合7.6億美元,息稅前利潤率從2018年同期的3.4%提升至4.9%;實現淨利潤22.06億元,同比大增90.7%。碼頭業務收入66.74億元,同比增長29.7%,利潤率保持穩定。

報告期內,中遠海控集運業務完成貨運量1910.3萬TEU,同比增長23.8%。其中,中遠海運集運完成貨運量1394.7萬TEU,同比增長1.7%;東方海外貨櫃完成貨運量515.55萬TEU(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3.5%)。中遠海運港口完成總吞吐量9216.91萬TEU,同比上升5.33%。

優化全球航線網絡佈局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遠海控採取的對應措施是優化全球航線佈局。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優化全球航線網絡佈局,升級海洋聯盟航線產品,加大了對歐洲、東南亞、中東、西亞、拉美、南非等區域市場的運力投入和服務力度,加強區域市場的干支線配套網絡建設。公司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展進程,加大對新興市場和區域市場的開發力度,第三國貨量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運力配置更加全球化和均衡。截至2019年三季度,中遠海控旗下自營運力規模達到502艘、297.6萬TEU,規模繼續位居全球第三。


中遠海特:全球唯一具備南北極航線成功運營經驗的航運公司

2019年前三季度,特種船市場總體維持低位運行,各細分市場仍然呈現出差異性的走勢。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市場方面,市場總體維持弱勢運行。克拉克森數據顯示,2.1萬和1.7萬噸多用途船租金水平分別為10583美元/天、8767 美元/天,同比分別下降 1.4%和3.7%。主要貨源市場需求壓力猶存,上半年中國機械設備出口額、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及新籤合同額同比小幅下降。受油氣工程市場復甦影響,半潛船市場相對有所恢復,IHS數據顯示,目前全球鑽井平臺利用率回升至80%以上水平,但半潛船現貨市場依然面臨較為嚴峻的考驗。

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特種船隊

中遠海特(600428)2019年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0.80億元,同比增長10.2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7億元,同比增長13.81%。

中遠海特表示,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變動的主要原因:(一)主營業務影響:報告期,公司持續優化貨源結構,航運業務收入同比上升,航運業務毛利同比增加。(二)投資收益影響:報告期,參股公司盈利和分紅同比增加,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同比增加6176萬元。(三)非經常性損益的影響:報告期,公司處置報廢3艘老舊船舶產生損失 4043萬元;2018年同期公司收到船舶報廢更新補助資金確認營業外收入4263萬元。

中遠海特航運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7.27億元,同比增長17.2%;毛利率為12.15%,較2018年同期減少0.76個百分點。

中遠海特主營特種船運輸及相關業務,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特種船隊。目前擁有規模和綜合實力居世界前列的特種運輸船隊,經營管理半潛船、多用途船、重吊船、汽車船、木材船和瀝青船等各類型船舶100多艘、300多萬DWT。

中遠海特的航線覆蓋全球,船舶航行於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多個港口之間。以遠東為依託,在歐洲航線、美洲航線、非洲航線、泛印度洋航線、泛太平洋航線上,已經形成了較強的優勢。並積極開拓了大西洋航線、澳新航線等新航線。同時,中遠海特是全球唯一的具備北極和南極兩個極地航線成功運營經驗的航運公司。中遠海特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和項目具體情況,靈活安排船舶裝卸港口,工程項目到哪裡,公司的航線就延伸到哪裡,確保貨物安全到達。憑藉著超群實力,打造了數百個國際重大項目的經典運輸案例,頻頻刷新“超極限”運輸記錄。

市場將面臨持續挑戰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貿易局勢緊張,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下調了全球經濟增長預期。航運業研究機構Vessels Value報告顯示,全球新船訂單量在2019年第二季度跌至歷史低點,新增運力增長可控。航運市場復甦之路仍面臨諸多挑戰,特種船運輸市場挑戰與機遇並存。多用途船和重吊船市場方面,航運諮詢公司德魯裡報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增長逐漸放緩,預計市場將面臨持續挑戰。

未來,中國因素在催生市場機遇中仍將發揮關鍵作用,中國堅持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推動“走出去”戰略等,將持續利好該細分市場;半潛船市場需求有望逐步增長,市場前景總體向好。數據和分析機構GlobalData預測稱,2019—2025年間全球對上游石油和天然氣項目的總新建資本支出將達到8460億美元。此外,石油市場的不景氣使得許多老舊油氣田壽終正寢,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表示,2019—2021年全球海上退役支出將達到360億美元,這都將支撐半潛船市場的復甦;汽車船市場有望回暖,下半年隨著國六標準及減稅降費等政策持續落實,將為乘用車市場及新能源汽車產銷帶來相對積極的作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二手車的需求也有望成為重要潛在市場;木材船市場方面,下半年傳統旺季有望為市場帶來一定利好,供需矛盾將有所緩解;瀝青船市場,隨著下半年國內道路項目集中施工,市場需求有望小幅改善。


中遠海能:石油需求開始回暖,淨利潤大增

中遠海能(600026)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5.31億元,同比增長26.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83億元,同比增長315.18%。

2019年前三季度,中遠海能實現油輪運力投入504486萬噸天,同比增加5.02%;運輸量(不含期租)11686萬噸,同比增加2.86%;運輸週轉量(不含期租)3671億噸海里,同比下降7.2%。

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開始回暖

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達10070萬桶/天,比二季度增長約177萬桶/天,全球石油需求繼續回暖。2019年前三季度,美國原油產量和出口量持續增長,拉動油輪噸海里需求,局部抵消了OPEC減產的影響。在運力供給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超大型油輪(VLCC)已交付52艘,僅拆解4艘VLCC。但是2019年5月以來伊朗油輪運力持續受限、地緣局勢愈加複雜、以及油輪進塢安裝脫硫設備,進一步降低了有效運力供給,使油輪的供需基本面整體改善。2019年前9月,VLCC船型中東—中國(TD3C)航線平均日收益為22335美元/天,同比增長約114%,其他船型主要航線日收益同比增長64%~225%。

下一報告期淨利潤或發生重大變動

中遠海能三季報陳述:經本公司瞭解,知悉公司全資子公司大連中遠海運油品運輸有限公司已於2019年9月25日(美國東部時間)被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列入被特別指認國民和被禁阻者名單。本公司正全面梳理各項業務,評估相關影響,努力做好各項應對工作。中遠海能同時發出預測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淨利潤可能為虧損或者與上年同期相比發生重大變動的警示。


中遠海發:打造具有航運物流特色的供應鏈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中遠海發(601866)2019年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1.83億元,同比下降22.3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91億元,同比增長60.28%。

2019年,國際貿易環境有所改善,但世界經濟增長仍然呈現趨緩態勢,航運市場復甦步伐依然緩慢。面對市場挑戰,中遠海發圍繞航運主業,進一步發揮協同效應,依託自身在航運業長期積累的深厚經驗,積極推進各板塊業務在廣度與深度上的突破,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實現持續穩定的發展。

航運及相關產業租賃方面,依託航運產業優勢,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公司船舶租賃規模躋身全球一流水平,集裝箱租賃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在穩固現有核心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不斷探索新業務模式,在高速公路和碼頭等大交通類領域拓展融資租賃業務,並孵化了流動倉儲租箱項目。

集裝箱製造業務方面,通過託管集團收購的勝獅造箱資產,進一步發揮規模優勢,並進一步補足短板,實現產能佈局的優化和冷箱產品領域的進軍,有效提升造箱板塊核心競爭力。

投資及服務業務方面,不斷優化投資佈局,深耕產融結合,助力航運主業及新產業的發展,同時,多元化的投資業務為公司提升整體財務回報,逐步成為平抑航運波動的重要支撐,也有助於加強央企間的戰略合作。

面對當今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遠海運發展將繼續提升經營管理和綜合競爭能力,圍繞航運主業,努力打造具有航運物流特色的供應鏈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中遠海運港口:繼續打造全球碼頭網絡

中遠海運港口(01199)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73億美元,同比增長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2億美元,同比下降10%。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55億美元,同比增長0.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180萬美元,同比下降4.4%。

2019年第三季度,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同比上升5.2%至3240.5萬TEU。其中,控股碼頭公司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13.1%至656.52萬TEU;非控股碼頭公司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3.4%至2583.99萬TEU。

2019年前三季度,中遠海運港口總吞吐量同比上升5.3%至9216.91萬TEU。其中,控股碼頭公司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14%至1901.05萬TEU;非控股碼頭公司的總吞吐量同比上升3.3%至1758.62萬TEU。

打造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樞紐港

中遠海運港口一直以來致力於積極優化資產回報。2019年9月18日公告披露,中遠海運港口已訂立協議,出售南京港龍潭集裝箱有限公司、揚州遠洋國際碼頭有限公司以及張家港永嘉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之間接權益,亦有意出售其於太倉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及江蘇長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之間接權益。以上五家碼頭公司的利潤貢獻相對較小,吞吐量相對較低。此次出售港口資產權益是因應地區產業發展變化,落實戰略規劃的舉措。中遠海運港口將繼續優化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碼頭組合,加強南通通海碼頭和武漢中遠海運港口碼頭有限公司的發展,繼續致力於打造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樞紐港。

繼續打造全球碼頭網絡

展望四季度,儘管全球宏觀經濟情況面臨較大的挑戰,中遠海運港口作為全球最大的港口運營商之一,將繼續發揮與海洋聯盟和母公司的協同效益,緊抓機遇與大型船公司和港口公司合作,持續提升吞吐量。中遠海運港口將繼續致力於打造全球碼頭網絡,按董事會既定的策略尋找收購海外碼頭的機會,以更高效、更全面的服務滿足航運聯盟的需要;同時,將進一步努力提升盈利能力,積極優化股東回報。


中遠海科:航運信息化領域的領軍企業

中遠海科(002401)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億元,同比增長11.5%;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7338.6萬元,同比增長4.3%。

中遠海科是中國航運信息化領域的領軍企業,以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為強有力的依託,致力於航運業相關應用軟件和解決方案的研發工作,為用戶提供高質量、多方位、深層次的航運和物流行業解決方案和集成服務。目前,中遠海科在船公司、代理、倉儲、碼頭、船員管理等多個航運信息化領域擁有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

據悉,中遠海科物流區塊鏈產業化應用示範項目仍處於研發和試點應用狀態,將持續進行相關技術的研究和儲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