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全球第一枚核彈雖然是美國成功試爆的,但核彈的極致當量卻是蘇聯人製造出來的。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二戰結束後,世界很快滑入冷戰的深淵,分別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東西方勢力在各方面展開對抗,而核彈這一終極武器理所當然地就成了他們研發的重點。

雖然蘇聯於1949年8月和1953年8月也先後研製成功了自己的原子彈和氫彈,但畢竟落後美國一步,而且也沒有在國際上引起什麼重視。於是赫魯曉夫下令,研發建造特大號核武,並試爆給美國人看看。

蘇聯集合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一切給予最優先的待遇,終於在1961年研製成功兩枚“大伊萬”氫彈,因威力巨大,又被稱作“沙皇炸彈”。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1961年10月30日,蘇聯在新地島試爆了一枚“大伊萬”,它的爆炸當量本來相當於1.7億噸TNT炸藥,不過蘇聯擔心試爆後的核子落塵對環境的嚴重影響,並導致外交風波,於是將核彈減半為6000萬噸的爆炸威力。即便如此,它的威力仍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投擲於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的3864倍,長崎的“胖子”原子彈的2300倍。

這次試爆如預計般威力驚人,爆炸時所產生的火球半徑達4600米 ,在將近1000公里外的地方都可看見,爆炸產生的蕈狀雲寬度長達40公里,高度為64公里,超過了七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大伊萬”試爆成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引起恐慌,甚至導致美國各地掀起興建地下末日堡壘的高潮。美國人中本來就有很多生存狂(PSK,又稱怕死客),這下更給他們找到了追求生存極致的理由。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首先是美國政府和軍方在全國各地修建了大量的地下核掩體,如科羅拉多州科泉市北美防空聯合司令的地下洞穴軍事基地——夏延山軍事基地;賓夕法尼亞州的戴維軍營附近的烏鴉巖地堡,被稱為“地下五角大樓”,可供3000人居住,有大量的補給,入口處有四扇可抵擋34噸爆炸量的防護門。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還有弗吉尼亞州庫爾佩珀小馬山廣場地下核掩體,是美聯儲秘密儲存數十億美元現金的地方,計劃世界末日來臨時用它來補充貨幣供應;華盛頓裡諾堡公園內部修建了代號“車輪”(Cartwheel)的地堡,甚至安裝有核能通信塔。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除此之外,美國民間修建的那就更多了,而且他們財力有限,所以建的地堡也各種各樣。富豪們的末日堡壘富麗堂皇,應有盡有,臥室、客廳、廚房、儲藏室都是必備的,花園、游泳池、車庫、影院等也是能有就儘量有的。普通人家的地堡就寒酸了點,在山裡或森林裡,買一塊地,就照深了挖,反正越深越能防核彈,然後橫向挖出必要的空間和通風管道,配備上柴油發電機和過濾水裝置,儲藏上大量的糧食食物。

蘇聯大伊萬氫彈試爆後,美國各地掀起建設末日堡壘的高潮

但隨著冷戰結束,美國的這些地堡大部分被廢棄或改建為圖書館、博物館等,不過小編覺得,如果有大規模天災或戰爭的話,這些地堡肯定還會被迅速啟用,果然當“地鼠”才是最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