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緬懷這位從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紅色記憶 | “九一八”,緬懷這位從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

黎純一,生於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時重慶府涪州(今涪陵區)包家鄉人。

1917年,黎純一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在北大期間,黎純一得到李大釗的賞識,併成其好友,積極協助李大釗創辦進步刊物,宣傳進步思想。自此,黎純一開始接觸新的思想,學到新的知識,逐漸樹立遠大的革命理想。兩年後,經考試合格,被確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國首批赴法國開展勤工儉學的學生。

1919年2月15日,黎純一等人參加了在上海為川籍留法學生舉行的歡迎會,由北京留法儉學預備學校創辦人吳玉章發起。3月17日,黎純一等人乘輪船啟程赴法,於5月10日抵達法國巴黎。之後,先後有蔡和森(1919年12月)、陳毅(1919年)、趙世炎(1920年)、周恩來(1920年)等相繼從國內來到法國求學。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留法參加革命

在法國留學期間,黎純一受到蔡和森、陳毅等人的影響,積極參加了趙世炎、蔡和森、周恩來等留法學生領導的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

1921年9月,中法當局以學生鬧事(實際上是對勤工儉學學生和在法華工成功阻止中法秘密借款合同的簽訂惱恨在心)為藉口,拒絕留法學生和華工進入“裡大”學習,並停止給學生髮放生活維持費。

里昂中法大學是中國政府於1921年在法國創辦的唯一的一所海外大學類機構。學校的管理由中法雙方共同負責,資金也由法方和中方共同籌集。

中法當局的卑劣行徑,引起了留法學生的極大憤慨,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在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等人的領導下,開展了“爭回里昂中法大學”運動,通過和校方談判、遊行、佔領校舍等方式奮起抗爭。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20世紀初的法國馬賽港

這一時期,黎純一與陳毅等人並肩戰鬥,與進步青年共同組織了“先發隊”(又稱“入校先鋒隊”),並推選岀趙世炎、周恩來、聶榮臻等為代表,同法國政府進行談判,爭取中國留法學生在法的合法地位與權利。

在此期間,黎純一與陳毅等留法學生親如兄弟,經常保持信件往來。據介紹,陳毅起草幾篇文章,均由黎純一負責以法文形式譯出,向法國公眾批露。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回國駐守巴蜀

1921年10月13日,法國當局派岀數百名軍警,以“赤色分子”“過激黨”等罪名,將此前抓捕關押在法軍營監禁的蔡和森、黎純一、陳毅等104名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武裝押解到馬賽,將其遣送回國。

但這一次學生運動,卻使廣大勤工儉學學生的政治覺悟和凝聚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使得一大批有思想、有組織能力的青年領袖脫穎而出。

留在法國的趙世炎、周恩來等人,後來創建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領導留法學生繼續開展鬥爭。

被迫回國的不少留法學生,則積極投身到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洪流之中。

黎純一和陳毅等人回國後,為表達對法國遣送時所受的非人待遇的抗議,於1922年2月3日起草近2000字的《留法勤工儉學生被迫歸國後宣言書》,並附留法學生簽名名單四處散發。

此舉,引起上海當局的重視。該《宣言書》題頭署名為“留法勤工儉學學生代表黎純一陳毅同叩”,在其序言的開頭寫道:“敬啟者:同人反對中法政府奸謀,被人以武力押送歸國,此中情形另詳宣言,書中所有善後辦法尚望各界諸公鼎力維持……”

正文共分為“法人待遇之態度”“被遣送回國之原因”“被逼上船之凌辱”“途中經過之困苦”以及“回國後之希望”等五部分,詳細地記載了當時黎純一、陳毅等赴法勤工儉學的留學生被逼回國的過程。

他們在宣言書的末尾說:“同人既橫遭武力,逼迫歸來,以無限之犧牲,得傷心之結果,行李被扣,飢寒交侵,欲歸無冢”,寫出了當時被遣送回國後的悲慘情形。

黎純一、陳毅等三人,被43名川籍留法歸國的同學,推選為四川留法學生聯誼會的正副團長,領導開展四川留法學生活動。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黎純一回重慶後,與陳毅駐巴蜀中學。在此,黎純一等先後起草發表了《贈勤工儉學同仁》《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宣言》等文章,揭露法國政府迫害進步學生的罪行,並與當時四川軍閥劉湘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

在歸國後近一年的時間裡,黎純一與陳毅、喻正衡等人,在自己工作還未穩定的情況下,經過多方努力,為留學學生在本縣妥籌落實了每年每人伍佰元的補貼。

1923年,黎純一任《新蜀報》編輯,與在《新蜀報》任主筆的陳毅一起,撰寫了許多支持革命運動、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文章,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為抗日獻身

北伐勝利後,黎純一利用在西南川渝及貴州等地謀職的有利條件,積極參與支持當地的工農革命運動,為紅軍長征順利通過修文縣轄區提供了方便。

特別是“盧溝橋事變”後,黎純一隻身奔赴華東皖東北敵佔區的泗縣,領導當地民眾開展了廣泛的抗日救亡運動。

1943年夏,黎純一在一次對日作戰中身負重傷,由部隊派出兩名戰士,經兩個月的輾轉,繞經西安到達成都治療。

由於傷勢過重,加之耽誤太久,在成都萬國醫院逝世,年僅46歲。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黎純一多年在皖東北和蘇北的抗日行動,為陳毅等部在蘇北打開抗日局面建立蘇北根據地,以及為後來新四軍在蘇北重建軍部並廣泛開展抗日遊擊戰爭,最終成為我黨領導下的中國人民抗日的英雄部隊,創造了有利條件,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1年5月,涪陵區將黎純一墓遷到了涪陵青龍山陵園,併為黎純一塑了銅像,以緬懷這位從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編審 | 彭世祥 王曉靜

監製 | 蔣露露

製作 | 程 穎

校檢 | 李 祥

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红色记忆 | “九一八”,缅怀这位从涪陵走出的抗日英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