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买了,妈妈别打了!"女儿哭喊着求饶:父母情绪失控太吓人

孩子不听话就打,似乎已经成为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之一。而且这种方式在让孩子听话这个方面,有着很好的效果。但是各位父母要明白,通过打孩子的方式,强迫孩子听话,只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贻害无穷。


"妈妈别打了!"女儿哭喊着跪地求饶,失控的父母有多可怕?

贝贝今年已经5岁了,平时也算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这天,妈妈带着贝贝去逛商场,路过玩具区的时候,贝贝看到了之前心仪了很久的玩偶,就央求自己的妈妈帮忙买。但是妈妈却说:"下次再给你买。"听了妈妈的话,贝贝很不开心:"又说下次,上次你都是这么说的,但都没给我买。"

见到女儿翻旧账,妈妈脸上挂不住,拽着贝贝就往外走,但是贝贝却不停地反抗,希望妈妈买玩偶。见到女儿不听话,妈妈直接上去一巴掌打在她的脸上,一下就把贝贝打得哇哇大哭,但她还是不肯走。

这时已经有人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觉得自己丢了面子的妈妈恼羞成怒,一脚把贝贝踢翻在地,紧接着不停地打骂:"你还买不买?我让你买,我让你赖着不走,你走不走?"情绪已经完全失控的妈妈,下手更是没轻没重。而贝贝也被暴怒的妈妈吓得哭喊着跪地求饶:"我不买了,妈妈别打了!"

这时路人也赶紧上来劝妈妈,让她停手。在路人的劝阻下,妈妈总算是停手了,随后拽着还在抽泣的贝贝离开了商场。


棍棒教育,是很多父母维护自己家长权威的利器。但是殊不知,棍棒教育也是伤害孩子的"利器"。那么长期的棍棒教育,对孩子有什么影响呢?

1.让孩子的性格出现问题

长期生活在父母暴力下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多多少少有些缺陷。有的孩子被父母打了,会变得更加叛逆,无时无刻不在和自己的父母作对;有的孩子被父母打了,心理产生阴影,对父母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生怕又遭到父母的打骂。不管是哪一种,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叛逆的孩子脾气更加暴躁;而产生阴影的孩子,可能会陷入自闭。

2.孩子和父母关系破裂

喜欢动手教育孩子的父母,家庭关系大多不和睦。对待父母的棍棒教育,孩子要么反抗要么屈服,但不管怎么做,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都会产生裂缝。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话,棍棒教育将会让这一道裂缝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破裂。

3.导致孩子学会说谎

父母喜欢打孩子,势必会让孩子学会说谎。因为每个孩子都会犯错,而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错以后,会动手打他们。那么为了避免被父母打,有的孩子犯错以后,会通过谎言去掩盖自己的过错。长期以往,孩子就会养成说谎的习惯。

总而言之,棍棒教育应该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手段。比如孩子犯大错,还屡教不改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棍棒教育,但暴力从不应该是父母解决问题的途径。

今日互动话题:你有打过自己的孩子吗?认为什么时候可以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