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坊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传统史学均认为,明朝在1644年京师失陷、崇祯帝殉国时已属亡国;而南宋临安虽在1276年城坡、不过直到1279年才算灭亡。有人抬出了南明的抗争历史、指出它同样是明朝的政权延续,既然南宋流亡政权可被承认、为何就不能承认南明政权?

这话题一度引起过热烈争议,不过,如果南明政权被正式承认,就又会产生南明到底是亡于1661年(永历帝殉国)、还是1683年(清军克台湾、明朔灭亡)的新问题。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其实历史对此自有公论,宋朝帝系自宋太祖赵匡胤开始直到末帝赵昺,主政皇帝永远都只有一位,这意味着南宋直到1279年之前一直都保持着政权的唯一性;而南明呢,自崇祯帝亡后曾同时并存过多个流亡政权,世人难辨谁为正朔。这也导致了南明抗争史的黯然失色、给清朝所修的《明史》留下了口实。

历史上的南明曾经历过“弘光、隆武、永历”等年号,监国人先后有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弘光元年就发生了“三大疑案”(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弘光帝的凝聚力备受质疑,该政权仅维持一年就夭折了;之后的南明就陷入了“诸王监国”的内耗中、彼此谁都不承认谁,完全不存在公认的、能凝聚人心的“主心骨”。

在我看来,在宋元及明清交替之际,既然历史趋势不可逆,就需要从历史大局及民族气节两方面来看待这样的王朝更迭;如果两者难全,就只能择其一成就人生意义。在这个问题上,宋朝人早已告诉了世人答案。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

南宋一直团结抗争至最后一刻、君臣军民集体殉国绝不投降,此为“民族气节”、也是南宋政权的最后选择;宋亡后,南宋遗民最后也默认了这样的历史大势,“抗元复宋”运动并没维持多久,宋元间的政权过渡总体上跟之前的王朝更迭并无太大差异。

但明清交替之际的状况就有了较大区别:除了南明内部利益不一的抗争、负责剿灭南明的“三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随后又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帜,其后几乎贯穿整个清朝的“反清复明”更是成了所有抗逆者的共同口号。

与宋元交替相比,明清之间的历史就显得一言难尽了!

由于清朝征服南明的实际刽子手就是“三藩”(八旗汉军的最重要力量),当他们再打出“忠于汉室,精忠报国,驱逐鞑虏”时就显得甚为狗血、因而再也得不到汉人们的响应。这并不是说明清交替之时的汉人们没了血性,因为汉人自古崇尚“忠义”,亡国固可恨、“不忠不义”则更为人们所痛恨唾骂。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清朝八旗汉军的功与过、罪与罚

在这一点上,宋朝人就显得可敬可佩:要么保持民族气节抗争到底;要么顾全历史大局、顺应历史洪流保全民生的太平,这也不失为对天下万民的一种“忠”,切不可因一己之私不忠不义。

王朝更迭间“忠与义”的艰难抉择

“忠义”对我国古人来说是源自骨子里的社会品格,在身边的小圈子里,“忠”就是服从上级、“义”就是朋友间、人际间的互助互爱;当上升到国家层面之时,“忠”就是忠君爱国、“义”就是不可因利忘义、罔顾国计民生。

“三藩”若仅是不忠于明朝,最多只留下与洪承畴等人类似的争议罢;实际上,整个清朝班底基本都由前明遗臣所组成,这好歹也算是顾全历史大局之举。不过当他们“降清又反清”,这就彻底违背了身为中国人的伦理品格、既无民族气节也枉论历史大局观,注定任谁都“爱不起来”。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影视剧中的八旗汉军

《清史稿·吴三桂》载:平西王吴三桂反时“蓄发,易衣冠,帜色白,步骑皆以白毡为帽”,所为与他在山海关上“三军缟素“如出一辙,这就颇具讽刺性了!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康熙传》里也指出:“满族人在征服中华帝国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而由汉人中最勇敢的人替满洲人为反对他们本民族而战”,这里所述“最勇敢的人”,正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汉军。

南明政权之所以尚存争议,其实皆因南方明朝士人们不齿于三藩汉军的“英勇行为”、只能无奈选择保全民族气节与之英勇抗争,南国大地上因此涌现出了无数可敬可泣的事迹。无论是吴三桂对永历帝的穷追不舍、还是尚之信(尚可喜之子)在广东的大肆屠戮,他们“一旦易帜后,(对汉人们)即变得像豹子一样凶猛”(《康熙传》),从任何角度上都是难以为南方士人们所接受的,因此在民族气节以外、他们也不存在第二个选择。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牺牲于明永历元年的“岭南三忠”(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

在这一点上,清军进京后前明士人的状况就相对好得多了、各方矛盾远没有南方这般激烈。

南明政权的“长河落日”与宋亡时的壮烈形成了强烈对比

相对于“三藩”的不忠不义,南明的壮烈抗争史这才有了可歌的一面,很惋惜的是,这些亮点均被南明政权内部的自耗抵消殆尽、以致于只剩下一种“长河落日”式的慨叹!

其实,南明确实短暂出现过与清朝划(长)江而治的大好局面,可惜随着何腾蛟、瞿式耜等人的陨殁,这样的局面仅是昙花一现;顺治十一年时(1654)李定国围攻广东新会,又因与郑成功之间的矛盾错失复兴南明的大好良机。尚可喜等”三藩“汉军则在这过程中踩着南明士人的尸骨(如广州“庚寅之劫”)、在节节攀升到割据地位的不久后、他们自己最后也成了清军屠刀下的尸骨。

”三藩“与南明之间的骨肉相争,使得明清交替时的历史显得过于灰色、远没有宋元交替时的”干脆、壮烈“。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明清之际的惨烈围城战争多发生在南方

清朝借口“天下取自于(闯)贼,而非明”不承认南明,汉人们则基于那段“不忠不义”的灰色历史,不认可南明的正统性也是出于民族感情。毕竟那是汉人自己的内耗、不光彩,这样的过去不提也罢!

如果“忠义”事关历史大局和民族气节,谈及这两者之时,就不得不要面对“忠义两难全”的问题。我国人民其实一直都非常宽容,一个人要么忠、要么义,历史上王朝交替之际无数选择其一坚持到最后的人,后来都留下了不错的名声、并没有人揪着他“不忠”或“不义”的另一面不放。

明清交替之际的“血与火”,当代大一统的沉重代价

正因为“忠义难全”,忠义兼顾的关羽才成了罕有的“忠义”化身,历史上就一个关羽,我国人民不会不理解这一现实状况。

所以,从隋降唐、从宋降元、包括从明朝降清的“洪承畴”们实际上并无引起过人们的唾骂,相反地,许多人还因造福百姓青史留名了。比如洪承畴,今天的评价是“在清朝统一、缓和民族矛盾等方面都是于国于民有益的”,以此类推,历史上象他这样的古人确实不少,这也是基于历史大局观的一种评价。

明清交替之际何为历史大局、何为民族气节,宋朝人早已给出了答案

明清两代的历史就是紫禁城的历史

如果明清之际不曾有过“三藩”、不曾有过南明自身的内耗,假如明朝仅仅壮烈地成了历史(正如南宋一样),至少人们还会从历史大局及民族气节的任一方面给予清晰的历史评价。

今日谈及明末清初的那段历史,我们有的确实只是太多的唏嘘感慨,不过正如历史大局及民族气节只能选其一的话,我国毕竟还是在大一统中走向了近代、当代。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后的大一统王朝,这样的灰色过去或者就是当代”大一统“的沉重代价、也是距离当代时间最近的历史之鉴。

正如当代革命也需要流血牺牲一样,天下间的安宁与幸福,无不基于血与火的洗礼,所以。你知道今日”珍惜“一词的份量该有多重么?

“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