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漢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趙構的位置上,岳飛還會死嗎?

誰做皇帝,岳飛都會死的,趙匡胤是真正沒殺功臣的皇帝吧?傳說中不殺功臣的劉秀、李世民其實都殺功臣的,而趙匡胤基本沒殺,

但是,如果趙匡胤遇到岳飛,基本上是必殺的。趙匡胤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杯酒釋兵權了,

話說趙匡胤先佈局收回軍權後,請當初的兄弟們喝酒,一場酒後,勸說兄弟們放棄軍權,這樣君臣才能相安無事,對大家都好。第二天,赴宴的軍頭們,都主動上交兵權,回家養老去了。

這時候,如果有某一個軍頭不懂事,不主動交權,你猜會是什麼後果?趙構其實很夠意思了,面對接連的武將造反(淮西兵變、苗劉兵變),且武將軍閥化嚴重的情況下,在對待那些有造反能力的軍頭時,依然選擇明升暗降,削奪軍權,讓他們在臨安做個閒職的樞密副使養老,而沒有殺他們。

如果把漢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趙構的位置上,岳飛還會死嗎?

宋高宗 像

趙構為了掃平紹興合議的障礙,同時也想完成軍隊的改編,將軍隊權力從軍頭手裡收回,就利用慶功宴,將岳飛、韓世忠、張俊招到臨安,對他們說,你們不用回去了,給你們升官,做樞密使,我讓文官去接收你們的軍隊了。

初,張浚在相位,以諸大將久握重兵難制,欲漸取其兵屬督府,而以儒臣將之。會淮西軍叛,浚坐謫去。趙鼎繼相,王庶在樞府,複議用偏裨以分其勢,張俊覺之,然亦終不能奪其柄。至是同獻計於秦檜,請皆除樞府而罷其兵權,檜納之,乃密奏於帝以柘皋之捷,召韓世忠、張俊、岳飛並赴行在論功賞。

帝謂韓世忠、張俊、岳飛曰:“朕昔付卿等以一路宣撫之權尚小,今付卿等以樞府本兵之權甚大,卿等宜共為一心,勿分彼此,則兵力全而莫之能御,顧如宗弼,何足掃除乎!”

岳飛、張俊、韓世忠等人權力有多大呢?只要看看淮西兵變就知道了,趙構想改編軍隊,把劉光世軍隊收回來。

如果把漢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趙構的位置上,岳飛還會死嗎?

岳飛 畫像

紹興七年(1137年)三月,宋廷解除劉光世軍職,想讓張俊為淮西宣撫使,楊沂中為制置使,接收劉光世的軍隊,岳飛、劉光世、韓世忠都認為不妥,張浚沒有聽,讓人去收編。

結果麗瓊直接帶著四萬軍隊和十萬老百姓,投降偽齊去了。能帶著軍隊集體投降敵國,這隻軍隊是誰的?是皇帝的嗎?劉光世的軍隊如此,岳飛、韓世忠、張俊的軍隊,能好到哪裡去??

紹興十一年,皇帝讓張俊、岳飛去收編韓世忠的軍隊,韓世忠的嫡系們也是披甲來見,想讓韓世忠回來領軍,張俊也差點嚇死。

未,張俊、岳飛至楚州,俊居於城外,中軍統制王勝引甲軍而來。或告俊曰:“王勝有害樞使意。”俊亦懼,問之:“何故擐甲?”勝曰:“樞使來點軍,不敢不貫甲耳。”俊乃命卸甲,然後見之。

再看岳飛,岳飛手下將領,要麼是他兒子女婿兄弟,要麼是他一首提拔的嫡系將領,軍隊只聽他的

有個故事,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想表示皇帝昏庸導致功虧一簣,但是,一個武將,需要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說明這支軍隊是武將私人的,且,不聽調遣了。岳家軍曾經威脅皇帝,讓岳飛回來領兵,皇帝妥協了。這次完成軍隊改編後,岳家軍故技重施,想讓岳飛回來。張憲以前軍統制為提舉一行事務,

得岳飛之子云書,遂欲刦諸軍為亂,且曰,率諸軍徑赴行在,乞嶽少保復統軍。..而岳飛本人呢?也沒有在臨安待著,而是跑到廬山,廬山裡臨安很遠,但是離他的軍隊很近,你是皇帝你怎麼想?

趙構其實並沒有殺功臣的想法,只要他們交出兵權,但是岳飛明顯很不滿,且他的軍隊內部不安定,這如果是在改編之前,趙構估計睜隻眼閉隻眼了,但是完成軍改之後,依然這樣,趙構就動殺機了。

如果把漢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趙構的位置上,岳飛還會死嗎?

唐太宗 像

不要認為李世民是什麼好人,能殺親兄弟的人,能軟禁父親的人,能善待功臣?張亮怎麼死的?就是收的養子有點多,李世民想,收養這麼多義子,肯定圖謀不軌,於是殺了他。至於漢武帝,對待功臣,就更不手軟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