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大白話:測血糖在正常範圍,為什麼醫生還要你再測一次血糖?

得了糖尿病,我們醫生總會要求病人給自己買一個家庭式便捷性血糖儀,以便於實時監控自己的血糖情況,但以此同時,我們醫生又會要求病人隔一段時間就要來醫院做一次複查,像血糖控制不是很好的人來醫院複查倒是基本上心甘情願的。

但是我們在門診坐診時候,往往就會發生有一部分家庭自測血糖的患者或家屬會抱怨,這我好端端的在家測的血糖都在正常範圍內,來了醫院複查還是測一樣測血糖,這不是浪費錢嗎?甚至有一部分糖尿病人直接就不要複查了!

事實上,這裡面存在大家對於糖尿病防治的誤區,從而產生了對我們醫生存在一定的誤解。下面我給大家來進行一個詳細的解答!

首先,講講我們醫生為什麼要讓大家這麼頻繁的監測血糖?

一是由於長期的高血糖會導致我們出現以下嚴重的併發症,致畸致殘甚至致死。

  1. 引起急性嚴重代謝紊亂。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種人往往會表現出不明原因的噁心、嘔吐、酸中毒、失水、休克,甚至昏迷,其中呼吸帶有一股爛蘋果味、尿量多是我們能感受到最典型的特徵。一旦出現,不管你有無糖尿病史,都要第一時間往往這個酮症酸中毒去想,到醫院去排查,搶救不及時會出現嚴重的腦水腫和腎衰竭。
  2. 易出現感染性疾病。輕者會出現反覆的皮膚真菌感染以及癰等化膿性感染,重者就會出現腎及腎周膿腫、腎乳頭壞死等。
  3. 會累及各個重要器官的慢性併發症。在我國,糖尿病是導致我們成人失明、非創傷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尿毒症患者增加的重要原因。有研究顯示:糖尿病可以使我們心臟、腦和周圍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增加2-7倍,其中心血管方面併發症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醫生大白話:測血糖在正常範圍,為什麼醫生還要你再測一次血糖?

二是由於我們人體的血糖在一天之內是不斷變化的,而加強血糖監測可以提高我們醫生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助於發現低血糖,尤其是無症狀低血糖。

三是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即遵醫囑。最好的治療方式,就是要讓患者自己親自參與到自己疾病管理中,讓他對自己的疾病有一個充分了解,為我們醫務人員諮詢提供依據。

接著,我們說說測血糖一直在正常範圍內,為什麼我們醫生還要你定期複查,再測一次血糖?

原因有二:

一是我們醫生讓你測的此血糖非你血糖。目前我們最常用的血糖監測方法主要有以下四個,作用完全不一樣!

  1. 糖尿病患者家庭自測血糖,這是常規操作,即時檢測我們當時的血糖水平;
  2. 連續監測3天的動態血糖監測,放映三天內血糖波動情況;
  3. 糖化血清蛋白,主要用於反映我們2-3周平均血糖水平;
  4. 糖化血紅蛋白,是長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標準,反映了我們2-3個月以來血糖控制情。但是它跟糖化血清蛋白一樣,不能反映我們瞬間血糖水平及波動情況,更不能反映是否發生過低血糖。這點大家要注意,想檢查低血糖,瞬時血糖,不要選擇糖化血清及血紅紅蛋白!
醫生大白話:測血糖在正常範圍,為什麼醫生還要你再測一次血糖?

二是家庭血糖儀自測血糖與我們醫院抽血查血糖還是有一定誤差的。自測血糖採用的指尖末梢血,容易受到局部組織液,採集部位以及環境溫度的影響,而抽取的靜脈血糖更加準確,但沒有指尖採集來的方便快捷!

最後,我們來說說怎麼樣才能保證我們在家測的血糖是準確的呢?

  1. 一次性採血成功、血量足是關鍵,避免用力擠壓;
  2. 指側面採血,不要總在一個手指上採集;
  3. 選擇適合的採血針非常重要,小孩及年輕人通常選用1-3號採血針,而老人皮膚較厚,選擇3-5號更佳;
  4. 檢查之前必須要清潔手後。
  5. 注意,同樣是糖尿病,監測血糖頻率是不一樣的。像如果是空腹血糖較高,或有低血糖風險的,我們建議要檢查空腹血糖,而如果你空腹血糖已控制很好,但是一直就是糖化血紅蛋不達標,那麼就要加檢查一項餐後2小時血糖;但如果你又是一個注射晚餐前注射胰島素患者,那麼睡覺前還有測一次血糖,而對懷疑有夜間低血糖的,還有做一次夜間血糖監測,平時有出現低血糖症狀或劇烈運動前後,都宜監測血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