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你在買車或瞭解一款車時,是不是會很在意Ta的動力數據,比如馬力有多大,百公里加速時間是多少?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車友之間互相“攀比”這些動力數據,甚至會通過刷ECU、改進排氣、加渦輪等等手段來提高數據。但真的馬力大,就意味著一臺車加速很快,運動性能很強,很有駕駛樂趣嗎?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馬力越大,並不一定加速就越快,因為還有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影響加速性能的指標:車重。舉個簡單的例子,一臺最新款的福特野馬Shelby GT500,所配備的5.2升V8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超過700匹,0-100公里/時加速時間僅為3.5秒。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而一臺最新款的保時捷911 Carrera 4S,它的水平對置六缸發動機雖然只能輸出450匹馬力,但因為車重很輕,所以0-100公里/時加速時間僅僅比馬力多出250匹的GT500慢了0.1秒而已。所以,對於很多運動定位的車型,尤其是超級跑車來說,除了壓榨動力、優化調校以外,在輕量化設計上,也要耗費不少精力和成本。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另一方面,雖然我們說馬力的大小,的確會對加速性能有直接的影響。但有時候,一臺車的加速時間,並非受制於馬力的限制,而是受制於牽引力的限制。再舉個例子,一臺馬力只有大約450匹的特斯拉Model 3,它的0-100公里/時加速時間可以達到驚人的3.2秒,甚至比Shelby GT500還快了0.3秒。為什麼呢?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作為一臺電動車,特斯拉可以在踩下油門起步的瞬間就輸出峰值扭矩,只要輪胎的抓地力足夠,不會打滑,特斯拉便可以像子彈一樣“發射”出去。而從燃油車的扭矩輸出曲線來看,必須要達到一定轉速才可以輸出峰值扭矩。所以如果你真的很關心一款車的性能數據,那麼除了最大馬力的數值,動力輸出曲線同樣也很重要。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當然,馬力也是把雙刃劍。雖然理論上馬力越大,加速性能就越強。但是馬力越大,也意味著整車的重量越大。要麼需要體積更大動力更強勁的發動機,要麼需要渦輪增壓器、冷卻器,要麼需要加強傳動軸、半軸、車架,要麼需要升級變速箱、制動系統等等。總之,一旦你希望讓馬力這個數值看起來像那麼回事兒,車重自然也就會隨之增加,這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所以,在決定一款車前,最好先問問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是很快的加速嗎?如果是的話,那麼你可能更需要關注的是輪上功率,也就是真實有效的輸出,或是馬力推重比。因為這些數據對你來說,要比最大馬力數值有意義得多。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同時還要明確的是,你所希望的加速快,是真的希望0-100公里/時加速時間在8秒內甚至6秒內,還是說只要能享受到推背感就夠了。通常來說,一臺車的馬力並不與我們所謂的推背感,也就是車輛的動態響應劃等號。還用電動車來舉例,幾乎市面上的大部分電動車,都能夠讓我們在踩下油門的那一刻享受到推背感。而對燃油車型來說,它在加速時的動態響應,與馬力推重比、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和調校都有很大關係。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另外,馬力也並非代表著駕駛樂趣。因為所謂的駕駛樂趣,其實對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在意加速性能,有些人在意制動、彎道性能,還有些人在意操控感受、與車輛之間的溝通等等。而馬力,只是影響這些性能表現的其中一個因素而已。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那麼說回來,我們在配置表上所見的最大馬力這個數值到底代表著什麼呢?很大程度上,它決定了車輛的最高時速。一般來說,最高車速由兩個主要因素決定,空氣動力學設計是其中之一,車輛所受到的風阻越小,自然極速也就更高。而另一方面,就是最大馬力。也許,會有一些人認為車重也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但對於最高車速來說,車重只會起到一小部分的影響,並不是那麼重要。重量更多影響的是加速到最高車速所用的時間。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所以,關鍵問題來了:最大馬力所決定的最高車速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嗎?我想,幾乎對於所有人來說,此生都不會有機會真正把一臺車開到極速。除非你生活在有著不限速高速的德國,或者有機會去鹽湖挑戰一下自己和車子的極限。

如果你覺得馬力是一臺車的全部,那你就錯了

所以,對於最大馬力這個數值,我們只要理性去看待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在選車時因為哪臺車數據高一些或低一些而糾結。畢竟有時候數據並不能說明一切,還是要靠切身去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