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地宮深度揭祕

秦始皇陵地宮深度揭秘

秦始皇陵地宮深度揭秘

一、秦陵地宮考古揭密

據《漢舊儀》記載,丞相李斯曾向始皇帝彙報陵寢的建設情況時說:“承相(李)斯昧死言:‘臣所將隸徒七十二萬人,治驪山者已深己極,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狀。’制曰:‘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其旁行三百丈乃至。’”也就是說,當初始皇帝陵地宮選址時曾經經過變動,據此,有些學者推測現在的始皇陵封土下的地宮並非真正的墓室所在,更有人臆測始皇帝的墓室在南部的驪山裡,且與現在的地宮間相連通,每逢夏季暑熱時,承放始皇帝聖體的棺槨便順著這一通道進入驪山避暑,平時則安臥於現封十下的地宮內。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

秦始皇陵地宮深度揭秘

從2002年12月份開始,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國地質調查局與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聯合對秦始皇帝陵區進行物理探測,這一課題並被列入國家“863”高科技計劃。

本次探測動用了重力法、磁法、電法、放射性法、彈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溫法、測汞法等8大類22項物探手法,物探顯示了由於地宮開挖後回填夯上引起的明顯重力異常等現象,專家們在排除了基底異常的可能性和消除了封土堆本身引起的異常後,獲取了只有可能由於地宮開挖和封土堆中的細夯土牆等引起的重力剩餘異常,同時採用磁法、測汞法、彈性波法及航空遙感等的分析數據也顯示了同樣的結果,在物探的同時,考古工作者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在厚達四五十米的封土堆上艱難地用洛陽鏟持續地進行驗證工作,從而以物探和考古勘探的手段證明了秦陵地宮就存在於現封土堆下。

墓壙當初開挖的主體東西長170米、南北寬145米,且開挖範圍和墓室均呈長方形;在墓室的四周這一開挖範圍內為精細夯築的夯土宮牆,牆的主體範圍東西長145米、南北寬125米,牆距現封土表面最淺處僅l米左右,夯土牆向下深約三十米。這一圍繞墓室夯就的細夯土牆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現,無疑是秦始皇帝陵園的一個創舉,它有可能是歷史文獻上記述的“中成觀遊”一類的龐大建築物。

墓室東西長80米、南北寬50米,空間高度15米。墓室或墓道的頂部經分析與探測為青石質結構,雖然其具體結構還無法確知,但這種石材明顯不同於陵墓南側驪山上的石質,也不同於封土堆中夾雜的自然石塊,而屬人工製品。晉人潘岳曾在《關中記》中載:“驪山無此人石,運取於渭北諸山。故其歌曰‘運石甘泉口,渭水為不流。千人唱,萬人相鉤。’”其石村質當為渭北諸山一帶的石灰岩。據探測,墓室尚未坍也沒有進水。

探測再次發現並驗證了歷史文獻關於地宮中存在高汞的記載,確認在地宮的東部有一條墓道,西部亦有一條墓道,地宮南、北兩邊尚未發現類似東西墓道結構的墓道。

二、地宮的阻排水系統

秦陵地宮在建設時曾遇到地下水的困擾,但採取一定的措施之後解決了這個難題;兩千年來人們對這一工程技術孜孜不倦地報有極大的興趣。由此引發了現代的人們對地宮深度的控尋。

2000年,考古隊在封土周圍的持續勘探中發現一組圍繞地宮南半部的大型地下阻排水系統。其中阻水渠長778米,甚下層由厚17米的青膏泥夯層組成,上屋為21米厚的夯土層,走向從陵墓封土東側中部偏北處開始,向南至封土東南角再向西折,至封土西南部向北,在封土西側正中處折向西去。排水渠長525米,由明井暗渠構成,共8段明井、7處暗渠,最深處23米;從封土西側向西穿過內城西門,沿內城西牆折向北去,而後穿外城西牆再折向北。南側阻水渠的深度為39.4米,東側為30米。

它的發現,破解了《史記》中陵墓建設“穿三泉”及《漢書》中“下錮三泉”的歷史難題,它的作用是為了阻擋地宮以外的潛水進入地宮,從而達到永久性地保證地宮安~_lt9El的。阻排水系統是秦代大地勘測技術、地質學應用技術、坎兒井技術等綜合應用的體現,這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建設中的一個創舉。由此我們認為,秦陵地宮的深度當在30米左右。最新的物探成果表明地宮沒有進水,深度與我們的觀點一致。

三、陵墓封土的高度問題

秦始皇陵的封土為平頂的四方錐形臺體,其高度是所有陵園研究項目中歧見最多的一個問題,《漢書•楚元王傳》中封土“其高五十餘丈,週迴五里有餘”,《三輔故事》也記載:“始皇葬驪山,起陵高五十丈”,秦漢時的五十丈,即今日的115米,但現存封土的高度遠沒有如此之高,根據測點的不同有35.5米、43米、45.72米、46米、52.5米、55.05米、7l米、73米、76米、77米、87米等若干種結果。

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認為,2200多年來的水土流失所造成的封土降低程度遠不是推測的那麼多,同處關中的西漢陵墓封土降低的高度兩千年來僅有二三米,秦陵封七週圍也只有1~3米厚的封土流失堆積,因之推算兩千年間秦陵封土流失的幅度僅數米而已。文獻記載的“五十丈”其實只是設計高度,它和實際測量之間巨大差異的原因在於前者是規劃設計高度,後者因為受秦末戰爭及王朝更替的影響,陵墓封土工程並未最後完工。

四、秦始皇陵園內、外城及三出闕的面世

秦始皇帝陵園內外城是一南北長大於東西寬的近長方形夯土城垣,歷經2200多年風雨歷程及人為破壞,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復存在,儀在現地表以下殘存著當初的夯土基礎。

圍繞秦始皇帝陵園內城垣的一週內外,建造有連綿不斷的廊房。在寬8.2米的牆基中部夯築有3.5米寬的牆體,緊挨牆體內外兩側建有廊房,廊房寬1.45米,其外有寬0.9米的散水。試掘中發現了巨型筒瓦和夔紋遮朽,由此不難想象當初廊房建築的恢宏與豪華。而外城垣在7.2米寬的牆基周圍未發現建築遺蹟。

東、西內外城之間的勘探中分別發現一組南北對稱的、獨立的三出闕,位於陵墓東西軸線的南北兩側,兩組三出闕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三出闕。闕是中國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建築,一般左右各一。兩闕之間有道路,三出闕的形制往往是皇權的象徵。

五、內容豐富多彩的陪葬坑

豐富多彩、數量眾多的陪葬坑足自秦始皇帝陵才開始有的現象。目前在秦始皇帝陵區共發現180多座大小各異、形制不同、內涵複雜的陪弊坑,由此構成了秦始皇帝陵龐人的外藏系統。

秦陵地宮以外的眾多陪葬坑全面反映了秦帝國中央政權及皇權的運作機構,是秦代帝國行政系統在地下的模擬反應。

在秦始皇帝陵園內外所發現的陪葬坑,除了個體之間在形制、大小、所葬物品以及各自的表象意義等方面所存在的差異以外,不論陪葬坑所反映內容如何,其寫實性或類真實性是同一的,“追求靈魂世界的真實再現”這一理念貫穿始終,除銅車馬外,在秦始皇帝陵園所發現的各類原人陶俑、陶馬,以及活馬、珍禽異獸等等,都是秦始皇陵陵寢制度有別於在此之前的其他帝王陵墓的顯著特點。

近年來,發掘出土了石質鎧甲坑、百戲陶俑坑、文官陶俑坑、含青銅水禽的陪葬坑。新的陪葬坑再次豐富了對秦始皇帝陵寢制度的認識。

1.含石質鎧甲的K9801陪葬坑

位於秦始皇帝陵園封土東南側200餘米處的內外城之間,為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130米,四角各有一門道、總面積達13689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陪葬坑的西南部出土了青石質地、由青銅絲編綴的石鎧甲150領和石胄(頭盔)50頂及一副馬甲。修復好的甲冑向人們展示了秦代真實甲衣及頭盔的真實面目。

這些石質甲冑並非實用品,只是模仿戰國時期流行的皮鎧甲和鐵鎧甲來作為隨葬。各式石胄的面世改變了人們長期以來秦軍無胄的印象。批量石甲冑的出土面世為研究秦代甲冑增添了實物資料,霎時間也使兵馬俑身上的泥塑鎧甲頓時變得真實起來,這一陪莽坑為秦代武器裝備庫之類的官署機構在地下的模擬再現。

2.含百戲俑的K9901陪葬坑

在K9801陪葬坑正南35米處發現的平面略旱“凸”字形、東西兩側有斜坡門道的陪葬坑,總長70米、寬12.5~16米,面積約800平方米。

在試掘的64平方米內,於中部過洞棚木之上出土一件重212公斤的大型銅鼎,鼎通高61釐米、口徑71釐米,造型精美、紋飾構圖飽滿、線條流暢、纖細,堪稱“秦陵第一鼎”。另外,還出土l l件彩繪百戲陶俑,俑體大小不一、造型各異,陶俑的雕塑比例合度、形象生動。百戲陶俑展示的是戰國時期流行於各國的雜技歌舞遊戲,生動地再現了秦代宮廷豐寓多彩的娛樂文化,其內容與兵馬俑反映的莊嚴肅穆的軍旅文化特徵迥然不同,卓爾不群的雕塑造型藝術又一次提升了秦代陶俑造型藝術的價值。

3.文官陶俑陪葬坑(K0006陪葬坑)

這一陪葬坑位於陵墓封土西南角約50米處的內城西南角。平面略呈“中”字形,坑體面積144平方米。該坑經發掘前室出土原大彩繪文官陶俑8尊、御手俑4尊、銅鉞4把及一輛木車的朽跡;後室發現活葬馬20餘匹,經鑑定,已清理的9匹馬均系成年馬,其中有8匹為雄馬。

8尊袖手陶俑均是至少擁有八級公乘爵位的文官,該陪葬坑是現實生活中秦代中央官署機構在地下的模擬再現,即由文職人員執掌的具有強權性質的秦帝國三公九卿中主管監獄與司法的廷尉。

K0006陪弊坑是陵園內外目前已發現的陪葬坑中少見的未被火燒的陪葬坑,在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人為的“燎祭”儀式並不足以解釋眾多秦陵陪葬坑被火焚這一現象,從另一方面佐證了歷史文獻上關於秦陵毀於西楚霸王之手的記載。

4.含青銅水禽的K0007陪葬坑

該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外城牆東北約900米處,坑平面呈“F”形,總面積978平方米。它是由一條斜坡門道、兩條南北向過洞以及一條東西向過洞組成的地下坑道式木結構陪葬坑。

在其中的I區過洞內發現造型逼真的青銅天鵝、仙鶴、鴻雁46件,這些青銅水禽個別體表殘留有白色彩繪痕跡,有的長曲頸作覓食狀、有的作昂首遠瞻狀,其中一件仙鶴站立於方形雲紋踏板上,頭朝下,且嘴中叼著一隻銅質小蟲,象徵剛從水中覓食出來的瞬間,動態強烈,煞足可愛!

Ⅱ區過洞發現原大陶俑15尊,按其姿勢可分為跽姿、箕踞姿兩類。這些陶俑皆頭戴布幘,身著比襦,下著長褲,腰繫模擬革帶,右腰際系長方形扁囊,腳穿布襪。

這些批量的青銅水禽及新類型的陶俑著實讓人耳目一新,顯示了秦陵陪葬坑個體問的差異。

另外,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以東勘探時,發現兩座秦代陶窯及窯場,在陶窯西側總面積達76平方米的窯場內清理出層層疊壓、擺放凌亂的人骨架121具,他們年齡在15~45歲之間,絕大多數為20~25歲左右的成年人,男性佔絕對多數,骨骼粗壯發達,推測為參與陵園建設的身份較低的自由人或刑徒,一具具人骨的背後掩蓋著一樁樁令人唏噓不止的故事。

新發現淵源不止地伴隨著工作的深入,2003年在陵園的西側又發現6座與秦始皇陵園有關的、級別較高的墓葬及一座陪葬坑。其中的“中”字型墓葬是目前在陵區發現的僅次於秦始皇陵的一座高規格慕葬。

多年的考古工作使人不免陷入陣陣幽思與無限遐想,秦始皇帝陵確實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制度建設上的肇始之作,考古成果能使每個人從此找到自己所感興趣的話題;同時,秦陵的考古工作帶有不可預見性及獨特性,我們也期待著新的發現驚現於世,從而更加彰顯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獨特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