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序言: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傳》,自從司馬氏篡奪曹魏江山之後,本該勵精圖治,然而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卻早年英明,晚年昏庸。

司馬光曾評價他:至於晉武獨以天性矯而行之,可謂不世之賢君。而蘇轍卻評價他:荒於女色,蔽於庸子,疏賢臣,近小人,崇武備,去藩國,所以兆亡國之禍者,不可勝數。可以說司馬炎晚年的極度昏庸,自己傳位給傻太子司馬衷的行為,為後來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埋下了禍根。

“自永熙以來,十有一載,人不見德,惟戮是聞。公族構篡奪之禍,骨肉遭梟夷之刑,群王被囚檻之困,妃主有離絕之哀。歷觀前代,國家之禍,至親之亂,未有今日之甚者也。"(《晉書》)

司馬氏的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大地。經過大量的兼併戰爭,北魏最終統一了北方地區。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歷代貴族的演變過程

近代學者呂思勉說:“魏曹爽一輩人,頗有志焉,然其圖甚大,不為時俗所順悅;正人君子,往往非奸邪小人之敵,曹爽遂為司馬宣王所覆,宣王本惟計私圖。”

如司馬懿奪取曹氏天下:魏明帝曹睿駕崩後,大將軍曹爽不滿司馬懿權利過大,罷黜了司馬懿的官職,而司馬懿在養精蓄銳之後發動了高平陵政變,將曹氏四代的基業全部篡奪,並大肆誅殺曹氏和夏侯氏的子孫。

可笑的是這些人居然在自家人的權力鬥爭中拼的你死我活,而全然不知危險近在咫尺,最終只能引頸就戮。

近的如清朝的八旗子弟,八國聯軍打到了北京城,他們還在吃喝玩樂,等到八國聯軍進城開始屠殺百姓,他們才感覺到害怕。當時有一張廣為流傳的照片:一個過慣了奢侈享樂生活的親王,在洋人的鞭撻之下,為洋人拉車。

北魏貴族作為整個北魏政權的主體,他們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也影響著北魏王朝的興亡。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北魏王朝的建立

鮮卑作為一個少數民族,一直居住在黑龍江的大興安嶺附近,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大漢王朝在東漢時期把北匈奴打的一敗塗地,漢朝軍隊深入沙漠腹地,將北匈奴的殘餘勢力一直打到西邊,北匈奴一直逃到了歐洲地區,滅亡了古羅馬帝國。

陳湯的一句“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確立了整個漢朝對沙漠地區的主導地位。此時的拓拔氏只是一個原始部落,由於他們與匈奴相鄰,在北匈奴被打敗西遷後,拓拔族首領害怕自己也被漢朝滅掉,或是被匈奴的殘兵偷襲,於是帶領族人南下,進入了今天的內蒙古地區。

後來司馬氏內部的混亂導致各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史稱“五胡亂華。”鮮卑人當然也不例外的進入中原。拓拔猗盧由於與漢趙劉聰,後趙石勒對抗,幫助西晉王朝得以延續,而被封為代公,後來封為代王。此時前秦皇帝苻堅野心勃勃,屢次攻打代國使其滅亡。

拓跋氏的後代拓跋珪長大後決心復國,他接連滅掉了很多國家,大部分在黃河以南,並俘獲數百萬匹牛羊馬匹。經過一系列的戰爭,拓拔氏逐步消滅了北燕、後燕、大夏、北涼、柔然、西秦等北方國家,對於南朝宋國也進行了幾次大規模戰爭,然而由於宋武帝劉裕作戰十分勇猛,

《資治通鑑·晉紀·晉紀三十三》是這樣記載的:

“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劉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尋之,見裕獨驅數千人,鹹共嘆息。”

加上有檀道濟、蕭道成等眾多能臣武將鎮守,北魏只是奪取了幾座重鎮,並且自己也傷亡慘重。由此形成了南北對峙的新局面。

這個時候的北魏貴族們,整天忙著出生入死,根本就沒有形成系統的消費觀念。雖然進入了奴隸制社會,並有了階級意識,但是依然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遊牧生活的影子:比如說捕捉野獸,用野獸的皮做衣服,再把野獸的肉吃掉,骨頭還可以熬湯喝。再比如他們提出:在春天萬物生長的時候,可以擠動物的奶,做成奶酪,在秋天的時候,採集果實,並儲存過冬的肉食來抵禦嚴寒。

這些原始的、樸實的消費觀念,說明早期的北魏貴族是崇尚簡單樸素的生活,並不追求質量,只注重溫飽。他們可能對自己貴族的身份意識都很微弱,單純的只想建立自己的國家。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孝文帝改革

北魏在建國過程中,由於少數民族的特性,依然對漢族人民進行了殘酷的鎮壓。在孝文帝拓跋宏繼位之前的幾個皇帝,面對的都是各地農民起義不斷的混亂局面,其中以陝西人蓋吳發動的規模十餘萬人的農民起義最為震動朝野。雖然經過殘酷的殺戮平息了這場起義,但是北魏統治者由此認識到,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改革,國家將岌岌可危。

北魏建國後,也經過了一系列的爭奪皇位的行動,首先是拓跋珪之子拓跋紹殺了自己的父親想當皇帝,後來又是拓跋紹的兄長拓跋嗣殺掉了他繼承皇位,拓跋嗣之子拓跋燾繼位後勵精圖治,卻在晚年被中常侍宗愛殺掉,其子拓拔餘也被宗愛殺掉,拓拔餘死後,拓拔睿繼位,誅殺了宗愛。

拓跋宏之父拓拔弘繼位後因為太子繼承人的問題與馮太后不和,傳說被馮太后毒死。在付出了血與火的代價之後,孝文帝拓跋宏坐上了皇帝之位。

北魏孝文帝“雅好讀書,手不釋卷,《五經》之義,覽之便講,學不師受,探其精奧”。孝文帝繼位之後力排眾議,利用大臣們都不想向南方進攻的心理,將國都遷到了洛陽,洛陽地處平原,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佔據了洛陽,就可以對天下形成控制之勢,因此這一偉大的決策歷來為人稱道。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孝文帝遷都後實行漢化,並改姓為元宏,要求拓拔氏全部改為元姓,意在消除拓拔姓氏姓名中所存在的少數民族的氣息,使中原百姓更加認同北魏王朝。

他同時實行了著名的均田制,將土地平均分配給百姓,按人口分配,使用一定年限后土地即可歸自己所有。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土地兼併的問題,還限制了肆意搶奪農民土地的北魏貴族的權力。在鞏固權利和遷都的鬥爭中,他毅然決然的誅殺反對他的北魏貴族,他對自己的太子也是毫不手軟。

“此小兒今日不滅,乃是國家之大禍,脫待我無後,恐有永嘉之亂。”——孝文帝。甚至殺了犯上作亂的太子拓跋恂。至少在這個時候,北魏貴族還是收斂的,不敢過度放縱自己進行消費。

此時北魏貴族隨著國家的建立,統治意識的增強,逐漸認識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所帶來的各種好處。他們已經有了初步的消費觀念,平原地區更加精細的飲食使他們感到新奇,天長日久,北方遊牧生活的粗茶淡飯已經不和他們的胃口了,然而他們自己又不會種地,就依仗著自己貴族的身份來掠奪百姓的土地。

在孝文帝遷都洛陽一段時間後,這種情況雖然存在,但其對國家的興亡存在的隱患還遠遠沒有達到那種程度,而在孝文帝死後,朝廷局面的再一次混亂,這種行為帶來的惡果也就慢慢顯露出來了。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飲食、飲酒方面

北魏早期貴族都擅長騎射,由於他們生活的環境使然,一年四季,不論飛禽走獸,天上飛的,河裡遊的,都是鮮卑人的美味佳餚。

史書記載,太武帝拓跋燾問大臣:“應該先討伐大夏國,還是先討伐蠕蠕汗國呢?”大臣回答:“蠕蠕雖是小國,但物阜民豐,有成群的牛馬珍奇的野獸和肥沃的土地,陛下如果出兵先滅了蠕蠕,不僅我們可以得到豐富的物資,充實倉庫,還可以把這些物資作為將士們的軍糧,為我們攻打大夏國作為經濟上的補充。”

冬十月,蠕蠕侵犯邊塞以及王原。十一月,太上皇帝御駕親自征討。通過這段話可以看出,畜牲野獸是鮮卑貴族眼裡重要的糧食,對他們的生活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平原人民傳統的麵條、米飯等麵食進入了鮮卑貴族眼中。自從永嘉之亂後,民族融合的進程加快,北方人的南遷也促進了全國各地飲食結構的變化。在他們看來這是前所未有的精美食物。

在北方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使他們一直過著幾乎茹毛飲血的生活,即使是烤熟的肉,沒有調料的加入也是索然無味的。

而中原人在飲食上,卻有各式各樣的調料,將它們放在食物之中調和就能做出鮮美的佳餚,這對於

“食不兼味”,簡樸的北魏貴族的飲食方式來說,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革新。太武帝拓跋燾曾經就因為一個人優秀的廚藝而離不開他,以至於後來有了“一日不食,如三秋兮”的笑談。可見在那時北魏的上流社會就喜歡精緻的飲食了。

酒,也是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東西。在寒冷的西伯利亞,人們喝著伏特加驅逐寒冷,從而造就了他們敢徒手與熊搏鬥的彪悍的性格,戰鬥民族由此而來。北魏鐵騎的剽悍也是名不虛傳的,在草原上,烈酒也是他們生活中的重要角色。騎著戰馬,喝著烈酒,與敵人廝殺,痛快?在打仗的年代,酒是興奮劑,而在和平年代的北魏貴族乃至帝王,酒後誤事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

平原地區盛產糧食,做出來的酒也就更加柔和。自孝文帝改革後的北魏貴族,第一代已經在世的不多了,剩下的子孫後代就只知道喝酒享樂了。《洛陽伽藍記》中描寫道:“北魏的貴族們此時不僅會喝酒,而且會釀酒,每天飲了美酒之後便是昏昏沉沉,經月不醒。更有甚者,在路上遇到盜賊,讓其喝酒,一喝就倒,然後即被擒獲,美其名曰:騎驢酒。”

而皇帝喝了酒之後也經常辦荒唐事,宣武帝元恪曾經就因為喝多了酒而聽信小人讒言,將宗族子弟元壽興莫名其妙的處死了。由此可以看出,酒能成事,亦能誤事。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服飾裝扮方面

史載:道武帝拓跋珪崇尚漢初的黃老之學,重視民風民俗的淳樸,衣不添繡、履不二彩,所乘坐的車子也是樸實無華,沒有任何裝飾的痕跡。而且他看到宮中有人穿著珠寶華服,必定深深厭惡,並嚴加斥責。由於他們長年在北方生活,所穿的衣服也有很多是野獸皮毛做成的,直到北魏孝文帝時期,北魏貴族還保留著這樣的習慣。

到了孝文帝遷都以後,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北魏貴族認為穿著野獸皮毛做的衣服不符合他們貴族的身份,彷彿還留在當年的原始社會的樣子。他們開始由單一的服飾顏色向彩色的華服轉變,即使一件衣服要千金之價也在所不辭。

曾經就有一名北魏貴族,因為給衣服染色的工匠拒絕將衣服染成彩色而惱羞成怒,最終逼得人家只能辭官。而他們祖先的皮毛衣服,不僅變成了過去時,還成為了鮮卑貴族用來羞辱戰俘的手段,可謂是數典忘祖。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娛樂業的興盛

沒有建立北魏之前,北魏貴族的娛樂活動最多就是騎馬和漁獵,方式比較單一。而那是的貴族子弟都渴望建功立業,年紀輕輕就馳騁沙場,很少參加娛樂活動。進入洛陽後,各式各樣的新玩法映入眼簾,單一的騎馬射箭已經無法滿足他們。

《洛陽伽藍記》記載:於是開設苑囿,飼養奇珍異獸,使人與之角力;或者鬥雞走馬,攜刀投擲;或者夜宴豪飲,修建宮殿,設酒泉,遨遊其中

更有甚者,大肆修建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大多數都是鮮卑貴族修建的,其修建難度之大,花費用料之高昂,舉世罕見。從近些年出土的北魏壁畫來看,鮮卑人的娛樂活動多種多樣,數不勝數,在今天看來,也是令人咋舌。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佛教興起

拓拔氏部落能夠在寒冷的北方生存下來,大多數都是依靠自己與自然進行鬥爭,作為少數民族,他們的宗教色彩往往比中原地區濃厚。遠到春秋時期的楚國,雖然是大國,但是地處南方,巫蠱之術盛極一時,而楚人的圖騰則是神鳥,而不是中原人信奉的龍。

這種濃厚的宗教色彩,在道武帝拓跋珪時期達到了一個高峰。由於信奉黃老之學,道武帝也喜愛佛經,經常在宮中吃齋唸佛,煉製丹藥,過度食用丹藥也加速了他的死亡。

《魏書》曰:“六年夏,帝不豫。初,帝服寒食散,自太醫令陰羌死後,藥數動發,至此逾甚。而災變屢見,憂懣不安,或數日不食,或不寢達旦。”

由於皇帝的支持,僧人也出現的越來越多,後來的幾個皇帝還為他們修建廟宇,建立佛像。太武帝拓跋燾曾經進行了大規模的滅佛行動,但是在他死後,佛教又捲土重來。

《洛陽伽藍記》記載:中有九層浮圖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師百里,已遙見之。初掘基至黃泉下,得金像三十軀,太后以為信法之徵,是以營建過度也。”

北魏貴族們修建佛寺、開鑿石窟、聚集僧人講解佛教精義,在對佛教的信任上愈演愈烈,將大量的金錢投入了進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詩人的感慨,也許正是對當年那些只知道消費,而忘記了祖先征戰沙場打下來的江山是多麼不容易的北魏貴族的嘆息。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改革弊端

孝文帝改革的舉措無疑是偉大的,但其中學習失敗的地方,也是北魏王朝衰落的重要原因。孝文帝的改革過度漢化,要求改換姓名,穿漢服等都無可厚非,但是讓鮮卑人學習儒家文化,尤其是孝文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領袖,對漢族的儒家文化理解並不是十分透徹,其繼承的很多都是儒家文化的糟粕而並非精華。

這些文化上的改革,使本來就沒有文化基礎,以騎射起家的鮮卑貴族變得墮落,將他們的思想過度漢化,只會丟了草原人的血性,而當北魏貴族開始墮落,其所領導的軍隊必然也開始墮落,一個軍隊的墮落,往往就是一個國家滅亡的標誌。

這也是為什麼孝文帝去世僅僅二十五年,北部六鎮就開始反對漢化的原因,因為過度的漢化使他們無所事事,作為曾經騎馬打天下的戰士變成遊手好閒的散兵遊勇,他們依然是很不情願的。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國家分裂

隨著孝文帝年齡逐漸變大,對國家的管理也變得力不從心,此時的北魏貴族,奢侈腐化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程度。高山王元雍,家中有山海,苑囿的規模甚至超過了皇宮,光是僮僕就有上千人,府中的歌女舞女更是數不勝數,每頓飯都要花費數萬錢。

一個叫元濟的貴族,則很推崇晉朝石崇與王愷鬥富的典故:《世說新語》:“:石崇與王愷爭豪,並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在砸碎了晉武帝司馬炎三尺高的珊瑚樹後,石崇又送了皇帝幾株七八尺高的珊瑚樹。元濟有意與石崇的豪富進行比較,不知道死了幾百年的石崇見到了,心中作何感想。所謂玩物喪志已經被北魏貴族用行動詮釋的十分詳細了。

上行下效,這種變態的消費觀念迅速在朝中流行,整個國家的高層只懂得享樂,下層百姓忍受不了,爆發了大規模的起義。經過後來的一系列叛亂,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而這些只會吃喝玩樂的貴族,早已經忘記了當年崇尚節儉的先祖們,也丟掉了他們辛苦打下來的江山。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聊聊北魏貴族消費對北魏王朝興亡的影響

總結

從克勤克儉到奢侈腐化,歷史告訴我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在西晉的時候,男子都喜歡化妝,塗脂抹粉,比女人還要精緻。然而當侯景之亂到來的時候,他們卻手無縛雞之力,失去了保家衛國的英雄氣概。所以想要建設好一個國家,就要居安思危,不能因為是太平盛世,就醉生夢死,只有全體國民共同努力,才能讓國家的道路走的更加長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