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锰」从囚徒困境来看减产到底有多痛

硅锰合金一个月下跌1000元/吨,厂商纷纷减产,不少人好奇此次减产能否扭转市场颓势,我们尝试用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解释减产有多难和不减产有多危险。

博弈论是关于如何让人们更好地合作的理论,其重点是解决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冲突。博弈论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理论模型也是最能够反映集体理性与个人理性之间的冲突的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的简化:

「硅锰」从囚徒困境来看减产到底有多痛

表中字母(收益值)满足R>T>P>S时,构成囚徒困境。以两个工厂减产提高利润或减少亏损为例,当工厂A选择减产时,工厂B的最佳决策为不减产,因为工厂总在寄望于别人减产来减少供应,这时B的收益大于选择减产的收益;当工厂A选择不减产时,工厂B的最佳决策仍然是不减产,单个工厂没有必要也没有责任承担拯救整个市场的重任,这时B的收益P大于合作情况下的收益S值。

由此可以引出占优策略的概念:占优策略:在囚徒困境中,每个人的最优选择与他人的选择无关,这种独立于他人选择的最优战略称为该参与人的占优策略。

在上述例子中,工厂A与工厂B的占优策略都是选择不减产,这时我们引出第二个概念,占优策略均衡:即由占优战略组成的战略组合。以表为例,工厂A和工厂B都选择不减产即构成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另外,当我们假定T+T>R+S时,即两人都选择减产的总收益大于一人选择减产另一人选择不减产的总收益,则无论表中给字母赋值的具体数字如何,结果一定是个人理性选择不满足集体理性的。

工厂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总是希望其他工厂减产而自己不减产,因此不排除部分工厂高举减产大旗但是自己却迟迟不见行动,但是事实上一方面工厂之间的联合减产造成的信用评价机制会对拒不合作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大厂的行动起到领头羊作用,越是大厂越容易被负面影响吞噬,因此此次减产大厂也做出表率,积极减产。

另外,工厂亏损既不是减产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甚至可以说减产与亏损没有十分明确的因果关系,但是存在相关关系,减产可能是因为工厂希望维持较高的利润,也可能是因为设备故障检修,还有可能是因为维持生产面临的亏损超过了停炉的亏损。总之,在减产的过程中,工厂一边唉声叹气,一边密切关注市场价格的走势,一旦价格迎来由弱转强的转折点,减产势头就会放缓,而一旦价格持续下跌,大面积忍痛减产就会汹涌来袭。

减产过后的工厂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价格不见起色,这意味着下游需求急剧恶化且短期内难有起色,同时也意味着减少的产能面临着长期无法复产的风险,更糟糕的是仍在生产的产品还有可能继续亏损。产能过剩的产业在下游情况十分恶劣时而大面积倒闭关停的实例在近十年内可谓不少,许多工厂在寒冬中等待春天的黎明,倒在了至暗至冷的皑皑白雪中。

硅锰6517现货3个月下跌1500元/吨,11月招标环比10月下跌1000元/吨,跌幅之大令人汗颜,且短期内硅锰市场上下游环境实属“水深火热”,当前大家只能寄望于减产救市,尽管减产很难很痛,但是不减产更难更痛,利润起飞的时候大家一往无前地只顾生产,但是利润不会一直飞,等它崩塌的时候就是谁跑得快谁就越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