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太陽藥企,即將在中國市場拉開帷幕……

知藥客報道

今日,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跨國藥企阿斯利康與印度太陽藥業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將負責太陽藥業多款腫瘤產品在中國的引進與推廣,首批將引進兩個腫瘤品種。

事實上,這不是太陽藥業第一次就中國市場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今年8月16日,太陽藥業與國內藥企康哲藥業達成合作許可協議。根據該協議,太陽藥業授予康哲藥業旗下子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對7種仿製藥的開發與商業化產品的獨家權利,該許可有效期為產品在區域內首次上市銷售起算二十年。

如果說以上算是太陽藥業在中國市場的試水之舉的話,那麼本次與阿斯利康的合作顯然就表示這家印度藥企對於中國市場的信心較之前已經倍增。

當然,更值得玩味的是就在本次合作的前幾天,印度政府還以傷害本國經濟為由決定退出RCEP(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係協定)的談判,民間企業與政府之間對於區域經濟看法迥異,也顯示出了民營企業有著更為獨到的眼光和靈活的手段來獲取自己的利益。

印度第一,太陽藥業自身困難重重

今年5月9日,太陽藥業的創始人迪利普·尚維在接受美國彭博社採訪時說,“(中國市場)未來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機遇。” 實際上,尚維說出這句話的背景是太陽藥業正在面臨著一個沮喪的現實。

雖然貴為印度第一大藥企,但近幾年太陽藥業本身的業績卻在不斷下滑,根據太陽製藥2018年報顯示,其年收入為38.37億美元,同比下降15.13%,淨利潤為3.04億美元,同比下滑近70%。於是找尋新的有價值市場就成了這家印度藥企龍頭的燃眉之急。

印度太陽藥企,即將在中國市場拉開帷幕……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太陽藥業自身的產品也受到了其他國家藥監機構的質疑,例如印度太陽藥業在中國獲得的批文產品中多為原料藥,其中包括有美沙拉秦、環丙沙星、西司他丁鈉、亞胺培南、比卡魯胺、阿託伐他汀鈣、酒石酸美託洛爾、普瑞巴林等多款產品。不過目前這些產品在華的銷售並不順,甚至曾經發生過產品注射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被國家藥監局在中國暫停銷售的事件。

據尚維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介紹,這家印度最大的製藥公司將在6至9個月內開始擴大在中國的業務。他說,預計在華業務將在未來3年內為該公司40億美元的總銷售額貢獻“一定比例”。進展來得很快,尚維是在5月份接受採訪的,僅僅一個月之後,太陽藥業與康哲藥業的第一次合作協議就簽署完成。至此,太陽藥業走出了真正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步。,而現在與阿斯利康的合作更可以看做進一步在中國市場紮根。

阿斯利康能為太陽藥業帶來什麼

根據官方通稿,在本次太陽藥業與阿斯利康合作中,阿斯利康扮演的是一個類似中介的角色,由阿斯利康負責把太陽藥業的抗腫瘤藥產品引入國內市場,太陽藥業董事會董事Kal Sundaram說:“阿斯利康的領導地位將有助於讓中國的患者和醫生使用並獲益於我們的產品。”

本次把抗腫瘤藥產品引入對於太陽藥業來說還有另外一層意義,目前太陽藥業在華獲批的品種皆為一些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原料藥,並且此前還受過NMPA召回調查,如若本次透過阿斯利康在華的渠道將一些具有高度價值的抗癌藥引入國內,將能夠極大提升太陽藥業甚至整個印度藥企在華的品牌價值。

印度太陽藥企,即將在中國市場拉開帷幕……

實際上,除了太陽藥業之外,也有其他的印度藥企在華佈局,在9月下旬舉行的“4+7”帶量採購擴圍的中標結果中,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印度藥企瑞迪博士實驗室以6.19元/片的價格中標了奧氮平片(10mg規格)。

瑞迪博士實驗室的中標顯示了印度仿製藥產業自身的實力,同胞企業在中國的藥品集中採購中中標也鼓勵著太陽藥業在華的進一步佈局,畢竟誰也不能判定在下一次帶量採購中就不會出現太陽藥業的身影。

印度藥企的短板在哪裡?

當然,對於中國市場,以太陽藥業為代表的印度藥企還需很多短板需要補足,銷售團隊的建設就是非常重要一點,本次太陽藥業與阿斯利康合作,由阿斯利康負責太陽藥業抗腫瘤產品在華的銷售就是囿於這一點。

長期以來,受於成本限制,印度藥企在華並沒有建設銷售團隊,甚至就太陽藥業在中國也僅僅有一個駐上海代表處,完全沒有一個獨立的子公司架構,這對企業本身的發展極為不利。

印度太陽藥企,即將在中國市場拉開帷幕……

當然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問題是,一旦開始大規模在華組建銷售團隊,那麼對於成本也會水漲船高,進而可能會威脅到自身產品在華的定價策略,這也是以太陽藥業為首的印度藥企需要考慮到問題。

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有利有弊,未來如何取捨還需這些企業細細思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