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咏史下·关羽(陈普)

羽血未乾蒙陨命,蒙妻正哭妾分香。


天地有心诛汉贼,但迟数月取襄阳。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关羽在中国的网络论坛上,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关羽在古代已经被神化,即便没有被神话,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也是一个受到敌人认可的名将,包括后来的晋朝,也用关羽、张飞来形容猛将;但是根据《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来看,关羽有影响力的胜仗并不多,又有一些战役记录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而且还有败仗。关羽最有影响力的战役当属“襄樊之战”,可惜最后失败,不仅没有攻克襄阳、樊城,反而丢掉荆州,导致蜀汉国力大幅度下降。这是关羽身上的争议之处。不过在“襄樊之战”前期,关羽打得相当不错,“水淹七军”擒获于禁,导致曹操已经考虑迁都。关羽前期的胜利为什么会迫使曹操产生迁都的想法呢?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襄樊之战”的时代背景

“襄樊之战”发生于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是刘备集团紧随着“汉中之战”以及“房陵上庸之战”之后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当时刘备先是斩杀了夏侯渊,后面又利用“敛众拒险”以及骚扰后勤补给的方法,击败了曹操,暂时稳定住了对汉中地区的控制。汉中以东是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也就是所谓的“东三郡”。“东三郡”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四面环山的地区,对北伐的作用显然不如汉中平原,不过“东三郡”再往东就是荆州的襄阳和樊城,襄阳也是位于襄阳以南的江陵的关羽下一步北伐的目标地。于是刘备又令孟达和刘封控制了“东三郡”,这个时候刘备的事业可以说是顶峰期。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曹公果引军还……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

《云别传》:“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云兵随忠取米。”

刘备在西线的战场上取得了胜利,已经达到了“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前提条件,随后控制“东三郡”,打通从汉中到襄阳的由西向东的通道,给关羽出兵襄阳提供了两面钳击的机会。曹操虽然放弃了汉中,但仍然坐镇在关中。于是关羽在这个时期发动了“襄樊之战”,希望一举攻克襄阳、樊城,完成《隆中对》中“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另一个条件,同时控制汉水流域,将成都平原、汉中平原以及荆州更加紧密地联合在一起。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的胜利

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关羽进攻襄阳和樊城,除了襄阳、樊城内的守军以外,曹操一方先是有两支军队可以作为外援,一支是庞德的军队,一支是于禁的军队。其中庞德的军队要早于于禁的支援,驻扎在樊城以北;另外于禁率领七军支援樊城的曹仁。结果在这个时期,遭遇了连天的霪雨天气,导致汉水暴涨。关羽就利用这个天时,将庞德和于禁的军队可以说是全部消灭。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庞德的军队数量不是很清楚,看看于禁的损失人数。于禁损失人数小编在《三国志》当中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为三万。按照《通典·兵一·立军》中的说法,古代一军的人数有多种说法,有12500人一军;有3750一军;有3200一军;还有中军4000,偏军2800或者2400的,说法不一。按照数量最低的说法,那么于禁损失的七军的兵力也超过了两万人。况且在《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也提到了关羽俘虏于禁“人马数万”,可以证实《华阳国志》中的说法。三万人对于曹操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损失。况且这仅仅是于禁部,还有数量不明的庞德部。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

《三国志·魏书·庞德传》:“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遂为羽所杀。”

《三国志·魏书·于禁传》:“秋,大霖雨……禁等七军皆没。”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羽尽禽禁等,人马数万。”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庞德和于禁的覆灭,导致樊城和襄阳在外已经是孤立无援的状态。另外由于汉水的浸泡,也导致城墙遭到破坏。此时樊城内部境况岌岌可危。曹仁只有几千人守城,粮草也即将告罄,内部也出现弃城的声音。如果樊城被关羽攻克,汉水被关羽控制,那么襄阳大概率也会顺利被拿下。所以小编说,关羽在“襄樊之战”前期取得了巨大胜利。只不过曹仁、吕常顶住了压力;曹操还有徐晃等源源不断的援军;孙权又调转枪口偷袭荆州,最后导致关羽不但没有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反而丢掉了荆州,自身也战死。

《三国志·魏书·满宠传》:“樊城得水,往往崩坏,众皆失色。”

《三国志·魏书·曹仁传》:“仁人马数千人守城……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襄樊之战”对曹操的威胁

在关羽“水淹七军”之后,曹操提出一个想法,那就是迁都,将汉朝都城从许都北迁到河北。小编刚刚也提到了,于禁和庞德虽然失败,但曹操仍然能够派出援军支援襄、樊前线,那么曹操为什么会考虑迁都这种十分消极的决策呢?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一、曹操面临的内忧外患

如果仅仅是关羽的威胁,那么曹操商议迁都实在有点小题大做了。关键是建安二十四年这一年,对曹操来说实在是处于多事之秋。在“襄樊之战”之前,曹操在“汉中之战”中失利,不仅个人威望受到了巨大打击,为维持战争而调动的民力也促成了关中地区的叛乱;另外除了关中以外,在靠近许都的梁县、郏县也发生了叛乱。用满宠的一句话说:“自许以南,百姓扰扰。”

《三国志·魏书·胡昭传》:“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狼等遂南附关羽。”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另外曹操玩的那一套“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存在弊端。他利用汉天子刘协为自己吸收了大批人才,但也导致曹操的阵营当中存在拥刘派。在建安二十三年(即公元218年),在许都已经发生一次内乱,曹操的心腹丞相长史王必就死于这次内乱中。许都是汉天子所在地,汉天子的影响力比较大,此时正处于这种危险形势,曹操当然不想在自己的统治范围内再生祸端,将都城迁徙到自己长期经营的河北,更有利于对汉天子以及拥刘派的控制。

二、关羽的兵力威胁

在《隆中对》中的规划是,关羽取得襄阳之后继续进攻宛城,然后继续北上进攻洛阳,屏障刘备取得的关中。不过这毕竟是一种计划,况且曹操也不太可能知道刘备的计划。事实上从宛城既可以北上进攻洛阳,也可以向东北方进攻许都。而当时梁县、郏县已经有呼应关羽的武装力量,一旦襄阳、宛城被拿下,即便关羽不对许都出兵,国都长期面临敌军兵锋的威胁也必定会迫使曹操迁都。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至于曹操的援军,与关羽发生交战的是徐晃,还有徐商、吕建、殷署、朱盖等人。其中徐晃、徐商、吕建的兵力不太清楚,殷署、朱盖大概有一万多人,但是徐晃的军队可以确定的是大多是新兵,而且人数并不多,战斗力不足,也体现出曹操当时兵力上的捉襟见肘。关羽的大军此时并没有受到特别大的损失,如果徐晃这支军队再度被击败,那对于曹操来说无论是兵力上还是士气上都是巨大的打击。关羽取得襄阳、宛城后进军许都对曹操来说威胁实在太大了。

《三国志·魏书·徐晃传》:“晃所将多新卒……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太祖前后遣殷署、硃盖等凡十二营诣晃。”

《三国志·魏书·赵俨传》:“俨谓诸将曰:‘……我徒卒单少。’”

三、孙权的威胁

曹操面对的威胁,可不仅仅是刘备和关羽,还有时刻威胁淮南和徐州的孙权。事实上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孙权正在打合肥,只不过没打下来而已。但孙权的威胁是始终存在的,淮南地区的军队也不便去支援襄阳、樊城。如果孙权这个时候能和关羽一起作战,铁了心攻取合肥,占据淮南,或者攻略青、徐,那么曹操的情况会更加不利。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结果孙权选择向曹操臣服,以便攻取关羽的荆州。这个时候曹操终于松了一口气,张辽、臧霸等人也能抽出手来支援西方。不过这已经是曹操提出迁都而被否决之后的事情了。

《三国志·魏书·温恢传》:“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

《三国志·魏书·张辽传》:“会权称籓,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

《魏略》:“建安二十四年,霸遣别军在洛。”

《三国志·魏书·蒋济传》:“欲徙都……司马宣王及济说太祖曰…………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关羽“水淹七军”一事,究竟有多大威力,让曹操考虑迁都?

小结

“襄樊之战”可以说是三国时期一次规模和影响都比较大的战役,关羽在前期也取得了巨大的优势,并且和一些起义军联合起来,南北呼应。这个时候对曹操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关羽没有认识到孙权的野心和对荆州的渴望,也没有处理好对下属和对盟友的关系(尤其是前者),更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才落得一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通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