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迴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當發現大腸裡有息肉的時候,不免會有點擔心,生怕自己未來是不是就該得腸癌了。其實,並非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會演變成腸癌的。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那麼,到底哪些大腸息肉會發展成腸癌呢?我們又該如何發現腸息肉的存在,如何應對呢?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大腸息肉是大腸黏膜表面凸起的隆起狀贅生物。通俗來說,它就是長在腸道里的肉疙瘩。當腸道的黏膜發生慢性炎症的時候,局部黏膜就有可能因而增生肥厚,隆起變成息肉。大腸裡不時會出現一些良性腫瘤,其中發病率最高的良性腫瘤便是腸道息肉。

大腸息肉可以分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而非腺瘤性息肉又可以再細分為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非腺瘤性息肉並不會發生癌變,但腺瘤性息肉就有癌變的可能了。所以,在擔心息肉是否會變為腸癌之前,先弄清楚大腸里長的是哪一種息肉。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有數據表明,95%的腸癌都來自於腺瘤性息肉。發現自己有腺瘤性息肉的人,就該多注意,向醫生諮詢是否有做手術的必要。不做手術的話,也要定期檢查,觀察息肉的變化。

腺瘤性息肉有癌變的可能,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就一定會演變成腸癌。一般而言,從腺瘤性息肉演變成腸癌,一般需要經歷5~15年的時間,主要看個人體質。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應該說,大部分的腸道息肉是沒有什麼症狀的。他們都是在做身體檢查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腸子里長了息肉,一小部分人在息肉長得比較大的時候會有便血、黑便、腹瀉、腹痛等症狀。

有時候,長在直腸的息肉會從肛門處脫出。脫出的息肉,憑肉眼可見,狀似肉球。

既然大腸息肉沒有什麼特殊症狀,早期要發現息肉就只能依靠醫學手段。檢查是否有大腸息肉的常用手段是腸鏡。

胃鏡腸鏡這些檢查檢查腸胃健康狀況的工具,總會讓人有點生畏,認為過程會很痛苦。但能照腸鏡,並可能用腸鏡上切除對人體不利,甚至可能癌變的組織,已經比開腹做切割手術要好很多了。而且,現在也有無痛腸鏡技術。無痛腸鏡,是讓患者先服用一些鎮靜藥物,或在必要時做麻醉,然後再進行腸鏡檢查。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有數據顯示,16282個腸鏡檢查個案中,有371個個案中發現了大腸癌,大腸癌檢出率達2.28%;檢查出大腸腺瘤息肉等的案例達到1500個,佔全部個案的9.21%。在這些個案中,大腸癌的發病年齡在20~88歲之間,其中有28人的發病年齡在20~40歲之間,佔所有大腸癌案例的7.62%。

從上面數據看,患大腸癌的概率並不能小看,應給予一定的重視,而措施就是定期檢查,尤其是上了一定歲數之後。

根據最新的指南,成年人在45歲之後,就應該開始做腸鏡檢查。如果腸鏡發現有腺瘤性息肉,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不切除,可在5年或10年以後再做腸鏡複查。這是因為如上文所述,息肉惡變所需要的時間是5~15年,5~10年間再複查比較適合,無需年年檢查。

腸息肉,離大腸癌有多遠?醫生回應:5-15年,早切早安心

不過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或有慢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即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患腸癌的概率比一般人高,整體發病年齡會比較早,所以腸鏡檢查的時間就要有所提前。

發現有大腸息肉,其實不用太慌張。先明確息肉的類型,再看數量和集中程度等,再決定是否切除。做腸鏡和息肉切除的技術都相當成熟,患者不必太過擔心。

[1].《警惕大腸息肉變腸癌》.新華社.2018年12月24日

[2].《關於結腸息肉你該知道的事》.健康報.2018年04月21日

[3].《大部分結腸息肉是良性的》.生命時報.2017年11月17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