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创业路上一匹“迟到”的黑马

于刚,中国最大的网上超市——1号店的董事长。他曾是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掌管180亿美元亚太区的采购,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是亚马逊全球供应链副总裁。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职场高管为何在知天命之年毅然决然地放弃让人羡慕的工作,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创业?他如何在中国电商混战格局中,让1号店奇葩绽放,稳步增长?他又如何在1号店背后股东格局一片迷雾的格局中发起进军“虚拟市场”的号角?关于于刚,关于1号店,我们想知道的太多。

于刚:创业路上一匹“迟到”的黑马

高管创业:

你不放下,怎么重新开始

关于改行创业,对于刚影响最大的人应该是刘峻岭。2007年的一天,当时任Dell全球采购副总裁的于刚循例与中国区总裁、分管销售的刘峻岭边吃午餐边议事。席间,刘峻岭劝说于刚一起创业。“他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我们应该一起做一件更大的事业。”在于刚的提议下,两人决定创立1号店,用了4个月的时间做市场调研与商务计划,最终将其定义为“一家品类丰富、包罗万象的店”。

于刚说:我自己最烦逛街,创建1号店,就是为了将来中国数以亿计的人都可以不再去超市,在家里足不出户搞定一切。在2008年7月,1号店正式上线。创业初期,他与刘峻岭事必躬亲,挤在一间10平米的房子里办公,自己设计LOGO,在招聘网站上发广告,去印刷厂印销售目录,再去地铁站和小区发放,去仓库里拣货、盘点甚至亲自送货。和其他电商网站不同,1号店的特色不是卖书,不是卖家电,也不是做平台。从创立伊始,网站就旗帜鲜明地亮出特色:售卖生活日用品。即便是现在,1号店已经进军数码家电与图书,但大多数人提起它来,对1号店的印象仍是那个卖牙膏和大米的网站。

在创业的过程中,于刚曾四面碰壁。他有屈辱,也有挫败感,这是真正的从零开始,他说,“你‘放不下’,怎么重新开始?”

于刚回忆,记得有一次是去跟一个超市合作,结果去见那个超市的店长,说好了时间,但去了以后,说要我等着,等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最后等了他将近两个小时才见面,而且见面连道歉都不说一声。还有一次到工商局去谈一个事情,一个很年轻的工作人员,他让我站在那个地方,不让我坐,训我像训他孙子一样。当时确实有一些挫折感,但放宽了心,就会觉得这只是创业之路的插曲而已。

对于从外企高管到普通创业者的角色转变,于刚觉得没有什么难以接受的。于刚说当时心态很好的,已经做了这种思想准备,就知道要从零开始,真正的从零开始,以前的一切辉煌都是历史。

股东格局:

用自己的股权换来企业长远的利益

于刚说,现在1号店售卖的商品超过90万种,快销品仅为10%左右,销售份额30%左右。全年营业额由2008年的417万元达到2011年的27.4亿,1号店已经开始向着梦想中那个无所不包的大超市方向前进。

其他问题也接踵而至。最近有一些媒体报道说,平安集团以八千万美元的实际出资额,占了1号店80%的股权。后来于刚又以6500万美元,把20%的股权转让给沃尔玛。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评论,“这是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因为1号店没钱了。”

对于媒体的报道,于刚表示:首先我不知道媒体这些数字是怎么来的,我们签了保密协议,我是不能违反保密协议的,我还是要遵守我们的道德底线。平安确实入资,而且在我们早期时入资,对我们有很大帮助,给我们很多的价值,所以这些数据是完全不可信的。我们的价值是远高于这个价值这是一点,而且我们没有任何一家把股票卖给谁。不过,平安员工拿到过只能在1号店上消费的福利卡,而平安信用卡持卡人的积分可以在1号店上换取商品,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刨掉平安直接或间接带来的进项,对1号店来说,损失一定不小。除此之外,平安一度还想利用拿到网上售药资质的1号店,搭建自己的平安药网。但碍于市场尚不成熟,医保卡也不能在网上使用,网上药业困难重重。

随后,沃尔玛也入资1号店,他们希望通过1号店进入中国的电子商务。“现在回头看起来,我们选择平安和选择沃尔玛,是做了非常正确的决策。平安和沃尔玛都是最优秀的公司之一。沃尔玛在60年内做成全球最大的企业,几百万员工,他要做成这么大的规模,不是说靠运气做成的,有很多我们从沃尔玛可以得到的价值。”于刚表示。

于刚不愿谈及在现在的股权结构中,他和刘峻岭到底还持有多少股份,他说,“中国电子商务的竞争常在短短几年间便见分晓,速度头等重要。我们不将自己是否控股和股份的多少放在首位,而是更看重事业能做多大和企业能走多远,是否能为顾客、社会、股东、员工创造价值。用自己的股权换来企业长远的利益是我们心甘情愿的。”

发展前景:

进军虚拟超市,正确的选择

所谓虚拟超市,就是一种基于虚拟技术的超市购物体验。消费者只要通过相关的手机程序,对看中的货品用手机摄像头进行扫描,很快就能获取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并能直接在手机上订购。

今年7月,1号店在上海的70多个地铁站点和北京近500个公交站台推出了虚拟超市——“无限1号店”项目。用户只需免费下载掌上1号店的客户端,对着相关广告上的产品二维码进行扫描,即能通过手机完成一系列购买。

据于刚介绍,这个创意最早起源于博客上的一个小视频。受到这个视频的启发,他提出了这种尝试,针对没有时间逛超市购物、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群体,1号店的团队利用三个星期时间,做出了相关产品。

事实上,不断放大的网购市场以及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已经让电子商务厂商看到了手机购物市场的巨大潜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购市场金额达5231亿元,这一庞大金额几乎全由中国4.57亿网民创造,而8亿多手机用户的贡献只有41亿元。除1号店外,包括京东、淘宝等在内的电商企业,纷纷搭建起自己的手机购物平台,包括WAP和客户端模式。

当谈及电商行业中虚拟超市未来的发展前景时,于刚表示:前景非常乐观,对于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还是非常的迅猛,它的成长,你很难看到一个行业,可以这样翻倍的成长,这是很难得的。我觉得我们都很幸运,刚好卷入到这个快速发展的洪流之中,我们又选择了一个正确的行业,正确的商务模式来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