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上一期我們聊了三國故事中非常常見的武將單挑到底是不是真的,引出了呂布曾經真正在戰陣之上單挑的戰例→_→

本期我們再來聊聊三國時期和呂布大有關係的一位,甚至可以說是呂布一生當中關係最為要好的鐵哥們,他就是東漢末年的將領張楊。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張楊是雲中郡人(今內蒙托克托縣),年輕的時候以勇武聞名幷州,並出任武猛從事一職。而呂布是五原郡九原人(今內蒙包頭市九原區),同樣“以驍武給幷州”。

可以看得出,張楊和呂布二人都是來自邊陲大草原上的好漢,而兩人又都是以武力值聞名於世,而他們倆又同時受到幷州刺史丁原的信任和重用,張楊是武猛從事,呂布是主簿。

所以兩人因為出身也好,老鄉也好,同事也好,反正在相處的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兩人關係極佳。

“楊素與呂布善——三國志”

所以才在後來的各種危機情況下,張楊對呂布都是不離不棄,伸出援手。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當然另一個猜測是呂布這個人性格張狂,但是張楊雖然以勇武聞名,其實個性非常軟弱,沒有啥威嚴。(史料記載,有部下叛變後,張楊竟然是通過痛哭感化對方……)因此兩個同樣是勇猛型武將才關係不錯,要都和呂布一樣的性格,估計雙方早就鬧翻了。

張楊雖然現在貌似不怎麼知名,但是他的官職起點還是很高。

靈帝時期設立西園八校尉,我們熟悉的曹操、袁紹等人都入選了,袁紹是中軍校尉,曹操是典軍校尉……但是不論袁紹還是曹操,都要聽靈帝親信太監蹇碩(上軍校尉)的話,而蹇碩上軍校尉的二把手代理軍司馬就是從幷州帶著隊伍過來的張揚。

但是好景不長,大將軍何進誅殺了蹇碩,又派張揚去幷州募兵,張揚這一去沒想到就是天下大亂……

何進沒多久就死於動亂,而隨著董卓的進京,呂布在舞臺中央開始大顯身手,先是直接反手賣了舊主丁原轉而投奔董卓懷抱。後來又賣了董卓直接和王允共秉朝政,每一次出賣都是伴隨著升官加爵,呂布先後被封為執金吾(丁原舊職)、溫候(王允舊職),儀比三司,可以說迎來了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而此時的張揚則因為情勢不妙投奔袁紹,後來又被匈奴單于於夫羅所脅迫,董卓還在的時候給張揚隨便封了一個建義將軍、河內太守。於是張揚就以河內為根據地緩慢發展。

但是上天並沒有給所有人一個緩慢發展的機會,直接按了快進鍵。

先是李傕郭汜聽從賈詡意見,率領西涼兵打跑了呂布,誅殺了王允,掌控了天子,開始了關中混戰;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可以說普天之下,恐怕只有張揚這個老兄弟才會接納呂布吧?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的時候引用了《英雄記》裡的一段記載,說張揚和部下將領都收到了李傕郭汜二人懸賞呂布的懸賞令,看到呂布如今在河內,於是許多人都打算拿呂布人頭去換錢。

呂布察覺後直接跟張揚講:

我是你的老鄉啊,你現在殺了我不但少了一個外援,還汙了你的名聲。還不如賣我一個好,你還能得到李傕郭汜的高官厚祿。

張揚本來就不想殺呂布,就乾脆對外宣傳說,答應李傕郭汜的要求,已經準備殺呂布了,別人就別瞎動手,而實際上張揚把呂布這個小老鄉完全保護起來,免得別人動手。

英雄記曰:楊及部曲諸將,皆受傕、汜購募,共圖布。布聞之,謂楊曰:"布,卿州里也。卿殺布,於卿弱。不如賣布,可極得汜、傕爵寵。"楊於是外許汜、傕,內實保護布。

雖然如此,但是呂布內心不安,後來離開張楊先投奔袁術被拒,後投奔袁紹,但是呂布在袁紹麾下也沒有絲毫顧慮,最後惹怒了袁紹,袁紹打算除掉呂布。呂布這時候有了袁術的前車之鑑,還是很小心,眼看情勢不妙乾脆又帶著弟兄們投奔河內張揚去了。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後來呂布得到了張邈、陳宮等人的幫助,直接挖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後來和曹操打了幾年失利了,於是轉頭又挖了劉備的牆角,佔了徐州。

呂布一度打算和已經稱帝的袁術結成親家,自己女兒當皇后,自己成為皇帝老丈人……可惜這一美夢直接被下屬破壞。

而呂布得罪慘了曹操和劉備這兩位舉世梟雄,又因為拒絕和袁術聯姻,而失去了袁術這個最大的外援,於是只能在白門樓殞命了。

就算這個時候,張楊依然想著呂布。

張揚在漢獻帝東歸的路上立下了大功,在漢獻帝等公卿大臣吃不上一口飯快餓死的時候,是張楊帶著吃的慰勞漢獻帝他們,還給漢獻帝修建宮殿,要是張揚此時憑藉自己的兵力,完全可以挾持漢獻帝當一回曹操。

但是張楊這個時候卻說:天子有這麼多大臣輔佐,我作為武將應該捍衛邊疆,在京都待著有啥意思?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大家聽聽,要是張楊有一丁點政治手段,有一丁點大局觀,他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嗎?

漢獻帝很感動張楊可以這樣說,於是就拜張楊為大司馬,雖然這時候漢室衰微,但這可是東漢武將序列中數一數二的高官了,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不為過。

謂諸將曰:"天子當與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楊當捍外難,何事京都?"遂還野王。即拜為大司馬。——三國志

但是等到曹操保衛呂布,呂布敗亡在即的時候,張楊還是想著呂布。

這個時候直接去救援肯定來不及了,張楊於是打算圍曹救呂,於是“出兵東市,遙為之勢。”但是張楊部下表示我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應當支持曹操,有的認為應當支持袁紹。

在看到張楊鐵了心要幫助呂布進攻曹操,張楊手下親曹操的大將楊醜於是直接兵變,殺了張楊準備投降曹操。

雲中張楊:呂布唯一的鐵哥們,官居大司馬,卻為救呂布被部下反殺

楊醜不知道的是,他雖然順利的除掉了張楊,但是自己也給部下開了一個很壞的頭。

楊醜的部下眭固覺得曹操不靠譜,還是袁紹靠譜,於是也照貓畫虎殺了楊醜,帶兵投袁紹去了。

但是眭固這個人字白兔,殺了楊醜後帶兵北上,駐紮在射犬這個地方。有隨軍巫師跟眭固說,您字白兔,這個地方叫射犬,兔子見了獵狗,這要趕緊跑才行啊,我們還是趕緊離開這個地方吧。

眭固眭白兔不聽,結果就被曹操派的軍隊趕上,在射犬大戰一場,眭固果然戰死了,張楊從西園八校尉開始積累的這些精兵全部便宜了曹操。

而呂布死後,手下的親信將領也大都投降了曹操,這些降將中最著名的就是張遼了,可以想見當年雲中、五原等地,英才何其多也,可惜除了張遼,其他人都不得其時啊!

圖/網絡

裴松之註解三國志之《三國志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三國志二公孫陶四張傳第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